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双奇口服液总多糖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总多搪的含量。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在1.99~9.95μg·m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28%;3批样品所测得的总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87、2.95、2.92mg·mL^-1。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双奇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刺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检测重金属砷的含量。结果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0%、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5h、液料比30:1。在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33.6%,样品中多糖含量为6.177%。桦褐孔菌多糖实际提取含量为5.993%,重金属含量降低。结论优化工艺提取率高,快速,重金属含量低,可用于桦褐孔菌的多糖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人参多糖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及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用薄层层析法对主要成分黄芪甲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甲甙的含量。结果:测定波长λ=554nm在50-450mg范围内黄芪甲甙呈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100.41%,RSD=1.71%. 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可做人参多糖口服液中黄芪甲甙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亮菌多糖的苯酚-硫酸比色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建立亮菌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结果 测定波长为490 nm,线性范围在3.1~15.6 mg·L-1,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0.99%.亮菌多糖的含量为68.72%,RSD为1.2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亮菌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正交实验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确定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方法 以亮菌多糖含量和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亮菌多糖的醇沉工艺.结果 亮菌多糖醇沉最佳条件:提取液浓度1/6g生药/ml,醇浓度80%,醇沉方式流入,醇沉6 h.结论 优化的亮菌多糖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汤韶明  刘玲  陶松  侯雄军 《江西医药》2012,47(10):925-927
目的建立补肾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结果本次试验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9.0139mg/ml。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可控制补肾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分别用水提取大孔树脂分离法、水提醇沉法、超声提取法提取多糖,比较三种工艺提取黄芪多糖提取率。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结果:水提取大孔树脂分离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为4.186%,舍量为26.19%;水提醇沉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为4.468%,含量为29.40%;超声提取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为3.420%.含量为30.95%。结论:水提醇沉法是黄芪多糖提取率及含量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清肝利黄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虎杖、菌陈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菌陈虎杖可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n=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线莲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金线莲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建立金线莲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线莲多糖,用SephadexG-100凝胶柱色谱纯化多糖;并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金线莲粗多糖生药量为37.45%,精制金线莲多糖(AFPS)含量为72.84%,AFPS生药量为27.14%,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40%。结论:金线莲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天花粉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从天花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天花粉多糖,用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天花粉中多糖含量0.8409%,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1。96%(n=5)。结论:天花粉多糖含量不是很高,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亮菌甲素与6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其荧光强度随溶剂pH值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亮菌甲素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及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后亮菌甲素的含量,采用pH测定仪测定其酸碱度变化,同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及澄明度.配置不同pH梯度的缓冲盐溶液,考察亮菌甲素在不同pH环境下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 本实验所建立的色谱条件对亮菌甲素注射液的检测专属性好,亮菌甲素在5.0 - 8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0.999 9).高、中、低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72%(RSD=0.17%)、103.98%(RSD=0.01%)、103.67%(RSD=0.25%);6种配伍溶液在24 h时测得的药物含量均在98.61% - 100.29%范围内.当溶液pH为5-8时,呈蓝色荧光黄色液体;pH为4-5时,肉眼观察微弱蓝色荧光;pH为2-4时,肉眼观察为无色透明液体,在紫外灯下可见微弱蓝色荧光.结论 亮菌甲素在不同pH值的溶媒中的荧光强度不同,荧光的强弱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该药物与6种常用输液配伍后24 h内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枉为D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0mmol乙酸铵水溶液-乙酸(45:55:0.5);柱温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1,线性范围0.05~10.00μg·ml^-1(r=0.9996)线性关系良好。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日内RSD分别为2.09%~4.22%,日间RSD分别为3.72%~5.04%。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4.38%~97.20%。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亮菌甲素琥珀酸单酯体内血药浓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由齐齐哈尔第二制药“亮菌甲素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恩娟  曹健  黄林清 《中国药房》2006,17(11):850-851
目的:探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亮菌甲素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方法: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亮菌甲素事件”出发,分析当前我国药品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根源。结果与结论:制药企业应重视其社会责任,药品的监督管理不能缺位,应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从药品生产质量、注册审批、流通秩序、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等全方位实施有效管理,才能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巍  龙燕 《黑龙江医药》2004,17(4):253-254
目的:建立黄芪多糖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论合格;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暂定本品含量以葡萄糖计,每m1不少于7.0m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特非那定口服混悬剂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满足儿科抗过敏治疗的需要,建立特非那定口服混悬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CMCNa作助悬剂,羟苯乙酯作防腐剂,单糖浆为矫味剂,按照制备口服混悬剂的一般方法制备特非那定口服混悬剂;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特非那定的含量。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9.1%,RSD为0.7%。结论:特非那定可以制成口服混悬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报告两种亮菌甲素微囊混悬剂在大鼠im后的药动学,并与溶液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亮菌甲素微囊平均吸收时间6.9h,为溶液剂的30倍;生物利用度为溶液剂的136%.预计须要达到稳态浓度为10μg/ml时,im微囊混悬剂60mg/kg时的给药间隔为4h,微囊B囊壁成分增加了油酸乙酯,但药动学参数与微囊A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闵春艳 《抗感染药学》2007,4(4):166-168
目的:提高金蝉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蝉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Diamongil C_(18)柱(4.6mm×200mm,5μm)为填充柱,柱温35℃,以甲醇:1%冰醋酸(37:6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本法所采用的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200 gg/mL,平均回收率为101.18%,RSD为2.37%。结论:所建立之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蝉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pH对亮菌甲素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亮菌甲素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亮菌甲素在pH3时最稳定,而在强酸及中性偏碱条件下不稳定,pH8时的t0.9仅为2h。  相似文献   

19.
周桂芳  夏建洪  凌明 《中国药房》2007,18(24):1876-1877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肠肛舒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35:65:1),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4nm。结果:芍药苷和黄芩苷分别检测浓度在0.025~0.25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7和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和97.0%,RSD分别为1.43%和1.20%(n=9)。结论:本法可同时测定肠肛舒口服液中芍药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可为制定肠肛舒口服液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黄蛭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黄蛭口服液中的大黄、水蛭、牛蒡子进行定性鉴别,以凯氏定氮法测定制剂中总氮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大黄中的大黄酚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黄、水蛭、牛蒡子的TLC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大黄酚的检测浓度在1.696~8.4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1.37%(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黄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