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鲍国波 《海峡药学》2010,22(3):141-142
目的观察催产素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孕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针20单位静脉滴注及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50例仅在胎儿娩出后单用催产素针20单位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产后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产后2h出血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产妇产后催产素联合卡孕栓应用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简称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将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于第三产程胎头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对照组于第三产程胎头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u。观察产后2h的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后出血分别为156±58ml及265±72.6ml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 同时按产后2h出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观察组产后出血1例,占1%,对照组产后出血4例,占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论:①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机理:卡孕栓是前…  相似文献   

3.
李绍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89-119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舌下含服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舌下含服卡孕栓组)90例和对照组(宫体注射催产素组)90例.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及对熙组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2.68±1.21)min和(7.02±3.26)min,产后2h内出血量分别为(324.6±62.4)ml和(446.8±87.6)ml.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三产程时间缩短6.3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 1.37,P<0.01);产后2h内出血量减少147.4 ml(u=1 0.78,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舌下含服卡孕栓的缩宫作用强于宫体注射催产素,能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2h内出血量.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采用舌下含服的方法更简便、省时.  相似文献   

4.
卡前列素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秀兰 《中国药业》2009,18(13):56-5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栓(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及宫体注射催产素20IU,对照组70例仅宫体注射催产素10IU,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8.9min,较对照组缩短4.6min;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150.7mL,较对照组减少97mL。结论卡孕栓具有比催产素更强的缩宫作用,可用于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或单独使用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30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3组,A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肌注,B组给予卡孕栓舌下含服,C组给予卡孕栓舌下含服联合催产素肌注,记录三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 C组产后出血率低于A、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A、B组(P〈0.05);C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A、B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单独用药,联合用药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891例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500μg配合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配合催产素组、单纯静脉滴注催产素组,3组均于胎儿娩出后宫壁肌注催产素20 U,比较剖宫产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500μg配合催产素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内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胎儿娩出前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出血效果很好,减少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且应用简便,安全,用量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项佳华 《海峡药学》2011,23(11):156-157
目的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正常分娩的足月产妇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卡孕栓组)和对照组(催产素组)。实验组63例,于胎儿娩出后经直肠置入卡孕栓1粒(1mg);对照组65例,于胎儿娩出后肌注催产素20u,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较,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而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均少于催产素。结论与催产素相比,卡孕栓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120例足月妊娠的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胎头娩出后,实验组产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对照组产妇胎肩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结果: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较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结论:米索前列醇能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简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0.5 mg)联合缩宫素对足月单胎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足月单胎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对照组100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观察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两个时间点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比单用缩宫素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物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容丽玉  甄瑞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55-1356
目的 :观察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60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各200例。卡孕栓组于胎儿娩出后向直肠置入卡孕栓1枚 (1mg) ,米索前列醇组于胎儿娩出后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 ,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三组的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第三产程时间。结果 :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 :卡孕栓组 (151±48)ml、米索前列醇组 (149±52)ml、缩宫素组 (224±50)ml。产后出血发生率:卡孕栓组与米索前列醇组产后出血均3例(1.5 %) ,缩宫素组10例(5.0 %)。第三产程时间 :卡孕栓组 (6.35±3.11)分钟、米索前列醇组 (6.42±3.00)分钟、缩宫素组 (8.56±3.34)分钟。卡孕栓组与米索前列醇组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卡孕栓组及米索前列醇组与缩宫素组对比 ,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而出血量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有高度显著性 (P<0.01)。结论 :卡孕栓与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强于缩宫素 ,能缩短第三产程 ,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更显著 ;而且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对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山西大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于胎头娩出时缩宫素20U入壶、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并于胎儿娩出后配以手法按摩子宫;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10U入壶、10U加500mL液体中,伤口缝合完毕1mg卡孕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赖慧超  吕岚 《江西医药》2010,45(9):912-913
目的探讨卡孕栓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剖宫产者4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0例和对照组240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孕栓1mg,两组在胎儿娩出后均向子宫肌层注入催产素20u,静脉滴注催产素20u,观察两组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术后2h的平均出血量实验组为209ml,对照组为277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实验组为286ml,对照组为456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促进子宫收缩明显,能较好的预防产后出血,舌下含服给药方便、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卡孕栓用于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卡孕栓不同给药方法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360例,对卡孕栓均无禁忌证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0例,分别为舌下含服卡孕栓组,直肠置入卡孕栓组,两组都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对照组120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并计算术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情况。结果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平均出血量,实验组中舌下含服及直肠置入给药分别为(204±54)ml、(261±61)ml、(211±51)ml、(270±50)ml;对照组为(310±65)ml、(355±60)m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1);而实验组舌下含服与直肠置入给药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卡孕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并且有方便、快速、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产后大出血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预防产后出血,我院对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舌下含服卡孕栓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大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1996~2000年初产妇,孕周37-42周,平均39周,单胎,头位,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无难产因素,全部为自然动产者。 1.2 方法 将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其中A组为舌下含服卡孕栓组,卡孕栓为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每枚1mg。总计200例。B组为臀部肌肉注射催产素组,总计186例。给药方法为A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舌…  相似文献   

15.
周敏霞 《海峡药学》2014,(11):136-137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者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阴道分娩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防治产后出血,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观察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比较,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6.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卡前列甲酯栓产妇中,共计3例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200例,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点滴催产素10IU,宫壁肌注催产素20IU.实验组在同一时间加用卡孕栓1mg直肠给药.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卡孕栓和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孕栓与催产素合用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显著,作用强于单独使用催产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200例,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在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化卡孕栓1mg,对照组在同一时间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宫体注射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结果 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24h出血量实验组289.3ml,低于对照组359.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含化卡孕栓能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作用强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85-87
目的探讨卡孕栓在剖宫产术中不同时机含服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选择更好的运用时机。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60例孕产妇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和20U静脉滴注,缝合结束后予卡孕栓1mg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80例,在胎儿娩出立即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和20U静脉滴注,同时予卡孕栓1mg舌下含服预防产后出血。统计两组160例产妇,不同时机含服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血色素下降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能更有效减少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9.
卡孕栓不同时间给药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时卡孕栓不同时间置入直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可能有出血因素经阴道分娩产妇300例随机分成3组。A组100例,宫口开全并见胎头的产妇,用卡孕栓1粒(1mg)置入直肠内(深度6cm为宜);B组100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用卡孕栓1粒(1mg)置入直肠内(深度6cm为宜);C组100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催产素10IU。比较3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总量及产后出血的例数。结果:C组与A、B组比较,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总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后出血2例(2%),B组产后出血5例(5%),C组产后出血9例(9%)。结论:卡孕栓置入直肠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良好,胎儿娩出前用药优于娩出后用药。  相似文献   

20.
闫华 《淮海医药》2006,24(2):140-140
目的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非高危妊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卡孕栓对产后2 h内出血量的影响.观察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阴道放入1枚孕栓(1 mg),对照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 u.结果观察组第三产程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2 h内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卡孕栓具有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