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33名军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军人心理健康症状问卷 (SCL - 90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和生活事件量表 ,对某部 2 33名基层军官进行心理测评。结果 :基层军官SCL - 90量表各因子项总均分为 1 .5 7± 0 .4 8,较军人常模 1 .6 3± 0 .30为低 ,其中强迫、敌对、恐怖因子分值更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积极型和中间型应对方式的军官 ,与两极型和消极型应对方式军官比较 ,其SCL - 90各因子评分具有降低趋势。此外 ,基层军官SCL - 90各因子分值与人格特征的N分、P分呈正相关 ,与E分、L分呈负相关 ;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紧张总值呈负相关 ,但与正性生活事件总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军人平均水平 ,应对方式、个性特征及负性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对本院手术室115名医务人员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血源性暴露者的自觉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测量表(PCL-C)评价血源性暴露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情况,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价血源性暴露后的应对方式。结果 115名手术室医务人员研究期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96人(83.48%)。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SCL90总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47.92%(46/96)。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积极应对评分与国内常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源性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积极应对与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恐惧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敌对、恐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与PTSD总分、症状再体验、麻木回避、高警觉呈正相关。结论 本院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情况较差,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高,应加强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
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军校研究生的自我和谐现状,并探讨其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军队工科院校38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军校研究生与大学生常模比较,其不和谐性低于常模,灵活性高于常模,刻板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军人群体比较,不和谐性、灵活性高于军人群体,刻板性低于军人群体。军校研究生自我不和谐性、刻板性与SCL—90各因子和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灵活性与积极应对方式、SCL—90的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军校研究生自我和谐水平高于地方大学生和军人群体,促进自我和谐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积极灵活的方式应对问题。  相似文献   

4.
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驻岛礁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6名驻岛礁军人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驻岛礁军人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地方常模,而且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军人常模;(2)驻岛礁部队军人在面对应激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多,消极应对方式较少;(3)他们所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弱正相关(γ=0.153),消极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γ=0.567),与抑郁因子相关程度最高(γ=0.569);(4)进一步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R^2=0.318),尤其是以下4种消极应对方式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分别是试图忘记整个事情,通过吸烟喝酒、服药和吃东西来解除烦恼,幻想可能会发生某种奇迹改变现状和接受现实。结论驻岛礁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地方人群和军队总体水平,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宜昌市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其特征。方法采用SCL一90问卷,对宜昌市内6所二级医院的400名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测试。使用sPSSStatisticsBase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被试医护人员的SCL一90各因子均分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p〈0.001),女性医护人员的SCL一90各症状因子(除偏执因子项)均分均高于男性医护人员(p〈0.05),护师人员SCL一90各症状因子(除强迫症因子项)均分均高于医师人员(p〈0.05)。结论宜昌市医护人员心理问题不严重,SCL一90各因子均分显著低于中国成人常模。  相似文献   

6.
某部科技干部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炮兵部队科技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第二炮兵256名科技干部进行测评。结果科技干部心理异常检出率为8.6%,焦虑、强迫、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军常模(P〈0.05,P〈0.01);精神质因子分低于全军常模(P〈0.01);个性基本呈正态分布:积极应对方式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全国常模(P〈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因子分之间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结论第二炮兵部队科技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部分人员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强迫,与精神质、神经质和消极应对方式等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海勤人员心理健康评定量表,为海勤人员心理健康评估提供检测方法和手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抽取1 218名海勤人员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不同群体常模进行比较。海勤人员心理健康量表内容包括身体关注性、抑郁性、焦虑性、紧张性、性格倾向性、情绪稳定性、掩饰性。结果海勤人员症状因子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和全国同年龄组常模,低于军人组常模和新兵常模。结论通过量表的测量海勤人员整体心理素质水平较好,海勤人员心理健康量表可以反映海勤人员的心理适应度和个性行为倾向性,判定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面对应激采取的应付方式. [方法]对1 1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一般资料、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3部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被检错后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SCL-90: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幻想、退避5个分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01),自责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相关性:SCL-90各项因子均分与解决问题分、求助分呈负相关,与自责分、幻想分、退避分、合理化分呈正相关.[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心理正常情况下多能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但在一定心理不适情况下求助愿望偏低,易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管理者应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深度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选取我校100名学生作为主要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CSQ)进行初步资料的获取,对比其与全国青年组常模心理素质的差异.结果 护生症状自评量表所得分值明显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焦虑因子外,护生其他心理应对方法所得分值均低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相反低,在消极方面的应对途径多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结论 从目前形势来看,我国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持续走下坡路线,学校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与组织者,应充分挖掘护生内在性格特征及心理变化规律,运用不同方式改善护生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某导弹部队官兵心理应激状态、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并探讨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对某导弹部队440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 (1)该部官兵心理应激原始分为15.72±3.17,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应激T分≥70的有11人,占2.5%。(2)人格特征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11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而在恃强性、怀疑性、幻想性和世故性4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3)应付方式各因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4)相关分析提示,心理应激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各因子间普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敢为性、幻想性和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该导弹部队官兵心理应激水平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表明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人格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官兵比较外向开朗、善于交际,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应对方式上更偏向于采取成熟、积极的应付方式。人格特征、应付方式与其心理应激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3所重点院校6800名学生进行自评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280份。SARS流行期间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为7.3%。文科学生(OR=2.00)、对防治SARS措施不了解(OR=1.91)、认为控制SARS措施无效(OR=2.25)、对战胜SARS没有信心(OR=3.57)是SCL-90阳性症状检出的危险因素,女性(OR=0.77)、研究生学历(OR=0.38)、封闭式管理对学习和个人生活无影响(OR=0.54)是SCL-90阳性症状检出的保护因素。结论 SARS流行期间,大学生心理状况受到SARS的知识和态度的影响,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典"时期铁道工程一线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出现场管理人员 88人, 用自编一般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进行现场调查,并对调查结 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DS、 SAS总粗分与正常人群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 SCL- 90总均分及各项因子 分均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非典"时期,铁道工程一线管理人员存在明显抑郁、焦虑症状, SCL- 90中抑郁、焦虑因子分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明显差异可能是由调查表自身缺陷所致,应重视对"非典"时期铁 道工程管理人员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典"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辖区可随访到的55名"非典"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和性别、住院时间长短及是否知晓传染源对SCL-90量表各因子分的影响.结果"非典"康复患者的SCL-90因子得分接近正常."非典"康复患者中女性在精神病性因子和强迫因子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5),其余各因子分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长短不同的患者SCL-90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是否知晓传染源对患者SCL-90各因子分无显著性影响.结论经过近1年的康复后,"非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趋近正常.性别可能是影响患者康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SCL-90症状自评表对某院25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源表中5个维度的平均分依次为2.40±0.60,2.47±0.78,2.27土0.79,2.26士0.58和1.73±0.57;SCL-90症状自评量表90项总分大于等于160分的45人,占17.5%;筛选症状阳性的89人,占3,1.6%;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的偏回归系数β=-1.019,Wald=8.777,P〈0.01,OR=0.361。结论:某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造成的压力较大;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的均分对SCL-90症状阳性有预测作用,在护理专业及工作问题维度压力大的护士更有可能出现SCL-90症状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高职高专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大一新生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相关分析表明SCL-90各因子与EMBU的父母严厉惩罚、父亲过度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父母偏爱与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母亲偏爱与SCL-90中的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意义的正相关。结论高职高专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2844名学生及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进行SARS流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1)SARS流行期间公众心理健康状况较全国常模差。(2)不同类群公众在SARS流行期间心态变化不尽相同,产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不同。结论(1)SARS流行期间公众的心理危机问题值得关注。(2)SARS及其它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的心理危机干预非常必要,但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ARS期间应激状态下医学院校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采取危机干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和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 ,对 40 7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 - 90筛查学生心理问题阳性率为 60 .0 %;4种气质类型中抑郁质组各种心身症状最多 ,胆汁质组次之 ,且 2组学生SCL - 90各项评分均高于常模 (P <0 .0 5) ;粘液质组、多血质组SCL - 90大部分评分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应激状态下 ,抑郁质组、胆汁质组学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入院、出院以及目前3个时间段SA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自拟一般状况调查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16名SARS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性追踪调查。结果 与入院时心身状态相比,患者在出院时总体状态较稳定,但恐怖程度明显加重;与出院时心身状态相比,患者目前总体状态较好,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的程度明显减轻,而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的程度减轻不明显。结论 SARS患者在各期均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应持续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SARS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可能的原因,为防止SARS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方法对2003年SARS流行期间SARS专病病房收治的 213例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213例SARS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1人次,共46例次;本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 55%;明显高于我院常年医院感染率(P<0.01);调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4.00 %;激素使用率69.10%.病原菌培养阳性13例,占本组医院感染41.94%,共查到致病菌株76株, 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耐药菌占有较高的比例. 结论 SARS流行期间患者合理用药,对防止医院感染特别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二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建立规范隔离病区,制定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消毒方法,采取严格病人管理,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护人员防护等综合控制医院感染措施。结果避免了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有效预防了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的交叉感染。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针对SARS的传播特点,制定科学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对控制SARS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