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龙成  潘英  欧阳敏 《预防医学论坛》2014,(7):476+499-F0002
目的了解资阳市梅毒发病趋势、分布特征,为制定控制梅毒等性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对资阳市2005~2012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梅毒病例5180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4.74/10万,近年来我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数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占58.09%,女性患者远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1.37;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6.71%。结论资阳市梅毒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资阳市2011-2014年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梅毒报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4年间梅毒报告病例数共计4 074例,其中2011年897例,2012年1 316例,2013年997例,2014年864例。发病年龄集中在15~65岁,共占78.74%。≤19岁、20~29岁、30~39岁年龄组,各年男性梅毒报告病例数低于女性;40~49岁、50~59岁、≥60岁年龄组,各年男性梅毒报告病例数高于女性。近年来隐性梅毒增幅较大,其构成比从2011的53.96%上升到2014年的57.75%,农民和家务及待业所占比例较高,占报告总病例数的70.70%。结论 2011-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梅毒发病数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I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2013年梅毒流行特征, 为制定有效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对2005—2013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出的5 093例梅毒感染资料进行统计分折。结果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病例 5 0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3, 以Ⅰ期梅毒与隐性梅毒为主,构成比分别占 9.66%和82.1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最高(13.66%), 其他依次为商业服务(12.64%)、不详(11.84%);发病年龄以20~40岁和>60岁年龄段人群居多;梅毒患者的血清固定率为27.86 %, 其中Ⅰ期、Ⅱ期、隐性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 18.1%、28.6%、53.3%。结论梅毒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隐性梅毒人数逐年增加, 梅毒血清固定问题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梅毒为临床中常见传染性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同地区梅毒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分析梅毒疫情对制定预防措施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2013-2016年新疆乌苏市梅毒发病流行特征,为评估现行防治策略及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3-2016年乌苏市上报的176例梅毒患者信息进行分析,采用SPSS22.0对梅毒发病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乌苏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7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3/10万,各年发病率平稳,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4,P=0.002。乌苏市Ⅰ、Ⅱ和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分别占24.4%、35.2%、1.7%、4.5%、34.1%。农民和工人这两种职业发病率较高。城市发病率与农村未见差异,χ~2=0.041,P=0.841。结论 2013-2016年新疆乌苏市梅毒总体发病率平稳,防治工作有一定成效,但尚需重点干预重点人群与高危人群,以便对梅毒疫情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西融水县近年来梅毒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融水县2005—2012年梅毒病例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融水县报告梅毒病人2582例,全县2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从27.73/10万上升到126.85/10万,2012年较2011年有所下降,发病率为73.25/10万,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数的21.02%,无死亡病例。结论融水县梅毒发病呈现从县城向农村扩散的趋势,并以性传播为主,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广东省平远县2010-2014年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平远县近5年梅毒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平远县共报告梅毒病例364例,年均发病率为32.48/10万,城区发病率(40.09/10万)高于偏远地区(13.23/10万)(χ2=50.543, P=0.000)。病例报告以隐性梅毒(75.27%)为主,农民高发(61.81%)。20~39岁女性梅毒发病构成(43.85%)显著高于男性(14.12%)(χ2=38.714, P=0.000),但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构成(63.84%)显著高于女性(34.76%)(χ2=30.778, P=0.000)。 结论 平远县梅毒疫情报告发病率较高,应结合艾滋病防制网络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10年峨眉山市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峨眉山市共报告梅毒病例3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73/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6.9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21.65/10万;2010年居8种性病之首;以Ⅰ期梅毒为主,隐性和胎传梅毒逐渐增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共155例,占总病例数的50.8%,疫情向普通人群扩散;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该年龄段共发病194例,占总病例数的63.61%;文化程度中学占绝大多数,共193例占总病例数的63.28%;传播方式以非婚性接触。结论 峨眉山市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青壮年农民为发病的主要人群,应为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四川省高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县2001-2013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3年高县共报告梅毒559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9.13/10万;其中2001年发病率最低(0.20/10万),2012年发病率最高(20.75/10万),年均增长45.7%,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52.16,P0.05)。以早期显性梅毒(Ⅰ期、Ⅱ期)和隐性梅毒为主,分别占54.38%和41.68%;其中2001-2006年以早期显性梅毒为主(66.67%),2007-2013年以隐性梅毒为主(60.82%)。男性发病率(8.07/10万)低于女性(10.20/10万),城区发病率(10.08/10万)高于农村(8.88/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6、134.82,P值均0.05)。发病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72.81%),职业主要为农民(54.74%)、家务及待业(12.1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11-12月为发病高峰(24.87%)。非婚性接触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54.72%)。结论高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防病宣传,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筛查范围,规范诊治,遏制梅毒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灌云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灌云县2005-2013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灌云县共报告梅毒932例,年均发病率9.90/10万,9年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14,P0.01)。以早期显性梅毒(I期、II期)为主(占68.13%),其次为隐性梅毒(占27.58%)。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城镇发病例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病例年龄多为18~35岁(占54.8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7.64%)。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占94.53%)。结论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梅毒筛查、规范诊疗是当前预防控制梅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梅毒在我地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解吉林地区梅毒流行现状及趋势,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将吉林地区1993~1997年间163例梅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淮安市梅毒、淋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淮安市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淮安市共报告梅毒6 199例,报告发病率从2.10/10万上升到20.84/10万;报告淋病2 736例,报告发病率从12.24/10万下降到3.39/10万。梅毒、淋病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49岁组,男女比梅毒为0.78︰1,淋病为7.5∶1。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结论2005-2013年,淮安市梅毒发病增长迅速,淋病呈现下降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甘肃省张掖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张掖市2005-2013年梅毒的三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1 5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62/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隐性梅毒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6.55%;6个县区中发病率较高的是甘州区21.54/10万、肃南县19.88/10万,较低的是山丹县6.07/10万、民乐县3.05/10万;男女性别比为1.11:1; 70~79岁组、60 ~ 69岁组发病人数较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4.50%、21.69%;发病人数较少的是0~9岁组、10~19岁组,分别占发病总数的0.20%、0.65%.1月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12.18%,10月、11月最少,各占6.51%.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 张掖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2011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要进一步规范诊断报告标准,开展高危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控制疫情传播.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北仑区1995~2005年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中梅毒对人的健康危害相对较大,为了解近年来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制订防治对策,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现就宁波市北仑区1995~2005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11—2020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宜昌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宜昌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8 1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76/10万,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11年的17.3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4.49/10万(APC=6.82%,95%CI:2.34%~11.49%,P<0.05),从2018年的24.49/10万下降到2020年的17.55/10万(P>0.05)。主要以隐性梅毒为主,为5 837例(72.00%),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3/10万。7月份病例数达到高峰,为836例(10.31%),2月份病例数最低,为433例(5.34%)。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分布为秭归县(28.51/10万)、西陵区(25.01/10万)、当阳市(23.73/10万),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92,P<0.01)。男女性别比为0.72∶1。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人群,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梅毒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0年喀什地区报告的梅毒病例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各年度变化百分比,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2005-2020年喀什地区共报告各类梅毒病例75 331例,报告病例数由2005年的720例增长到2020年的4 275例;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19.57/10万增长到2020年的93.86/10万,分2个阶段,2005-2014年报告发病率由19.57/10万上升至188.17/10万,年均上升28.24%,2014-2020年报告发病率由188.17/10万下降至93.86/10万,年均下降12.58%。一、二、三期梅毒和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均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18年起占比超过一期梅毒,成为主要流行类型;男女性别比为0.97∶1(37 097∶38 234);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以20~49岁组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5.65%(41 921/75 33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所有报告发病总数的71.15%(53 595/75 331),且农民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35.00%上升到2020年的79.04%。结论 2005-2020年喀什地区梅毒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应该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加强青壮年、农民和育龄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提高梅毒筛查和检测水平,做到早发现、规范报告和治疗,以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正>梅毒是一种极大危害人群健康的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危人群中疫情上升迅速。1994年以后增加更快,特别是近3年,国家性病监测信息系统显示我国梅毒的发病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黑龙江省2009-2011年每年梅毒报告病例则以平均每年12.44%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李莹  赵丽 《职业与健康》2011,27(6):657-659
目的掌握沈阳市梅毒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梅毒相关疫情数据。结果 2004—2009年沈阳市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1.23/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季节高峰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7∶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务及待业、不详、其他3项职业报告梅毒病例数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96%、21.66%、15.15%,职业高峰明显;20~49岁年龄组占67.31%,呈典型的青壮年高发趋势。结论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梅毒的流行趋势;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规范诊治梅毒病例,防止疫情漏报和误报。  相似文献   

20.
东阳市1989-200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阳市1989年报告发现首例梅毒,20世纪90年代后期梅毒病例数和发病率呈大幅增长和高发态势,流行形势十分严峻。为掌握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现对1989-2008年东阳市梅毒疫情作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