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收集2019—2023年江苏省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分析全省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疫情和当前防控措施,探讨下一步防控策略。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以及江苏省疟疾疫情数据库,收集2019—2023年江苏省疟疾病例信息,采用统计软件Stata 12.0和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3年江苏省网络直报疟疾共534例,各年分别为244、90、32、36和132例,均为实验室确诊境外输入疟疾病例。2020—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输入性疟疾病例明显减少,多次出现疟疾病例零报告月。534例疟疾病例中,绝大部分为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和东南亚等国家务工、商务、国际学生或旅游归国人员。病例从发病到初诊的中位数及最小、最大天数分别为1(0,12)、1(0,8)、0(0,6)、0(0,10)和1(0,18)d,患者初诊时间差异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检验,P=0.03)。相较于隔离点外,医学观察隔离点内的疟疾病例能在更短时间被确诊(Fisher确切检验,P=0.007)。共报告重症疟疾...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5—201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本地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全区输人性疟疾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发病季节不明显,病例以男性为主,男女性别比为4.33:1,70.83%的患者年龄为20—39岁,境外经商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所患疟疾以恶性疟为主。结论广州市白云区输人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疟疾监测,有效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孟州市疟疾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总结孟州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为全面实现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目标及开展考核评估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孟州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规划、计划、技术方案、疫情报告数据、防控措施和效果等资料,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消除措施、保障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经60多年的反复防控,孟州市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疟疾发病率从最高的123.23/万(1964年)降至1982年的1/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病例报告。疟疾防控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基本消灭、后期巩固监测和消除疟疾4个阶段。2010年以来建立了消除疟疾机制、年血检率达1%以上,疟疾监测网络健全,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发现及时,疫情处置规范。结论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孟州市已连续8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经省、市组织考核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境外输入性疟疾会持续存在,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及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黄石市1951—2021年疟疾流行特征、防控策略、措施及取得的效果,为进一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51—2021年黄石市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疟疾流行情况、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绘制“半对数”线图、表格展示历年发病情况和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结果 1951—2021年黄石市共报告疟疾527 78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07/万。疟疾防治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疟疾高流行阶段(1951—1979年)、实现基本消灭疟疾阶段(1980—1999年)、巩固防治成果阶段(2000—2010年)、消除疟疾阶段(2011—2021年),不同流行时期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在疟疾高流行阶段,大力开展普查普治,强化对现症病人管理;实现基本消灭疟疾阶段,采取突出重点、分类防治策略;当发病率降到1/万以下,采取疟疾监测为主措施,包括传染源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疫点处置、流动人口疟疾管理、蚊媒监测等,通过积极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1989年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1999年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水平,2015年通过省级消除疟疾验收。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及对外交流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淮安市实施消除疟疾综合防控措施情况,评估措施效果,为消除疟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淮安市2010—2015年疟疾疫情、现症病人处理、高危人群休止期根治、"三热"病人血检、疫点处置、疟防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等数据分析,判断淮安市综合防控措施对消除疟疾的效果。结果 2010—2015年淮安市共网报疟疾病例267例,其中22例为本地间日疟病例,245例为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199例为输入性恶性疟,占74.53%,2例死亡病例。高危人群休止期服药1 430例,正规服药率99.93%。共血检"三热"病人303 016例次,血检阳性231例,阳性率0.08%。处置疟疾活动性疫点117处,室内滞留喷洒1 389户。培训疟防人员4 542人次,居民健康教育受益人数13 222 607人次。结论淮安市6年来消除疟疾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显著,已连续4年无本地病例,建议今后消除疟疾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疟疾流行情况的调查分析,掌握疟疾流行趋势,提出可行的防控依据,确保消除疟疾工作圆满完成。方法对华坪县1953年至今的疟疾发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疟疾防控措施及消除疟疾工作的落实情况。结果华坪县从1953年—2014年全县共收报疟疾病例12314例,年平均发病率503.49/10万,发病情况呈现三个流行周期,整体发病呈下降趋势,1986年以后全县无本地感染发病病例,2010年以后全县无病例发生,2015年10月17日—19日经云南省消除疟疾专家组现场考核评估,我县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结论华坪县疟疾防控工作经过全县医务人员的长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到2011年以后全县无本地及输入性病例发生,按照《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年—2020年)》的要求,2015年提前达到消除疟疾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达州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评价消除措施,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达州市历年疟疾疫情资料和防控材料,对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防治过程和评价消除措施。结果 1981—2013年达州市疟疾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994年发病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006年以后无本地感染病例,流行周期不复存在;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防治过程分为控制疟疾流行、控制传染源为主、基本消除疟疾、巩固并消除疟疾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论达州市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标准;但输入性病例风险存在,应完善长效防控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流动人员的疟疾防治工作,加强消除疟疾后监测并及时处置输入性疫情,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昌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南昌市消除疟疾工作,为制订消除疟疾达标后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昌市疟疾流行特点与防治历程,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南昌市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地方性传染病,1950—2015年间疟疾年发病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1950—1954年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1955—1962年略微下降(P0.01)后上升到1969年的最高发病率6 899.50/10万(P0.01),1969—1976年从高点下降(P0.01);1977—1985年开展大规模抗疟后年发病率急剧下降(P0.01),1987年发病率已降至10.01/10万,1988—2009年发病率继续下降(P0.01),2010年后年发病率均在0.5/10万以下。整个防治历程经重点防治、全面防治、基本消除疟疾、灭疟后监测阶段和消除疟疾5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南昌市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江西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达标评估工作,全市疟原虫血检56 586人,平均年度血检数达到总人口2.52‰,血片复核率为10.62%,发生的91例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媒介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结论南昌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期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焦作市疟疾流行概况及防治历程,总结焦作市消除疟疾工作经验,评价疟疾防治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达标后的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焦作市1950—2016年疟疾防治规划、计划、技术方案、疫情报告数据、防控措施和效果等资料,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消除措施、保障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疟疾曾经是严重危害焦作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寄生虫病之一, 经过60多年的反复防控,全市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疟疾发病率从最高185.19/万(1954年)降至1984年的1/万以下,2010年起无本地病例报告。全市疟疾防控工作经历了控制流行、基本消灭、基本消灭后监测、消除疟疾四个阶段。消除疟疾阶段焦作市按照《河南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要求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建立了消除疟疾机制,年血检率达2‰以上,疟疾监测网络健全,发生的43例输入性疟疾疫情均及时有效控制。结论焦作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7年无本地疟疾病例报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后期的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韩来春 《医学动物防制》2014,(2):236-236,F0003
目的通过对肥城市历年来疟疾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疟疾在当地的流行特点,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年报表相关资料对肥城市1952—2011年疟疾发病流行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肥城市已成为低疟流行区,疟疾发病特点有明显变化,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结论输入性疟疾病例是今后的防控重点,加大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和信息发布沟通机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严把病例的规范治疗关是疟疾防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控制措施和防控效果,为制定消除疟疾后监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田阳县1951-2014年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血清学、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对在不同疟疾发病阶段采取的不同防控措施进行效果分析。结果田阳县1951-2014年来共报告疟疾病例68 417例,年均发病率为38.12/万,经反复防治,疟疾疫情得到全面控制。2004年起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2014年8月经自治区、百色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1951-2014年田阳县疟疾病例全部是输入性病例,加强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回归人员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输入性病例是疟疾防控后期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林琳  张颖  周荣荣  杨玉凤  张玉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0):1006-1010
目的 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日照市疟疾流行特征和防治历程,总结防控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应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巩固疟防成果。方法 收集日照市1951—2019年疟疾防治资料,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总结分析每个时期疟疾的流行情况、采取的防控措施及效果。结果 1951—2019年日照市累计报告疟疾519 057例,2004年以前均为本地感染的间日疟,2004年以后以输入性恶性疟为主占69.44%(50/72),其次是间日疟占19.44%(14/72)。整个防治经历了建国初期散发流行、疟疾暴发与控制、基本消灭疟疾、巩固防治成果、消除疟疾五个防治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986年疟疾发病率从1961年的15 396.01/10万下降到1/10万以下,1988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目标,1994年后未再出现本地感染病例,2016年通过消除疟疾的省级考核。结论 日照市已达到消除疟疾目标,但疟疾传播和流行因素依然存在,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持续保持消除疟疾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宜昌市疟疾流行规律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消除疟疾策略及措施,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1951—2015年疟疾疫情及防治数据、报表及文件、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 1951—2015年全市共报告疟疾436 934例,死亡358例,发病率在2 549.22/10万(1954年)~0.18/10万,历经控制流行、消除疟疾前、消除疟疾3个防治阶段。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年)全市112个疟疾镜检站疟原虫血检107 523人,年度血检数均达到总人口1‰以上,发现疟疾90例(其中1例为2000年最后1例本地感染临床病例)均在24 h内报告,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1/10万以下,均在3 d内进行流调,及时规范抗疟治愈出院,发生在传播季节的59例7 d内疫点有效处置率100%,疟史休治58人次及扩大化疗重点人群161人次。监测发现本地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所辖13个县市区及市级均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及评估。结论宜昌市经过多年疟疾防治,连续保持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及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农架林区疟疾流行规律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估消除疟疾策略及措施,为其他地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及开展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神农架林区1977—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神农架林区20世纪70年代曾经发生过疟疾流行,1977年发病率高达306.74/10万。从1978年到1983年疟疾发病率大多在60/10万~70/10万之间,20世纪80年代末疟疾发病率迅速下降,90年代中期疫情有所反复,2000年达到基本消除水平。2010年开展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神农架林区进一步建立健全疟疾防治网络和疟疾监测系统,规范疫情报告与处置,加强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强化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部门合作,圆满完成消除疟疾的各项任务。2010—2015年,全区疟原虫血检共计2 673人次,年均疟原虫血检总数均大于辖区人口数的3‰,疟疾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39/万,2011年起均为输入性病例,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防治工作经历控制流行、常态化管理、消除疟疾3个阶段。结论神农架林区经过多年疟疾防治,保持连续5年无本地疟疾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及防控。  相似文献   

15.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近年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呈不断增加趋势,非洲、东南亚为我国输入性疟疾病例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对全球疟疾流行现状及我国输入性疟疾流行状况进行综述,为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海南省2006~2010年疟疾的流行情况。方法选取海南省2006~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上报告的所有疟疾病例及相关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共报告疟疾病例9 847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3.63/10万;疟疾患病的男女比例约为3:1;疟疾病例以31~45岁年龄段最多,构成比为43.76%;疟疾病例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2.48%。结论海南省疟疾的防控措施得当,疟疾发病得到有效防控,自2006年以来疫情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仙桃市疟疾流行历史及防治历程,评估消除疟疾工作效果。方法收集仙桃市1950—2014年疟疾防治与消除疟疾工作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从医疗卫生基础条件、防控措施及效果、工作保障等方面评估全市消除疟疾工作。结果疟疾曾是仙桃市常见病、高发病,1974年全市共报告病例158 004人,发病率达到13.65%。经过有效防治,疟疾发病逐年稳步下降,至1994年,全市疟疾发病降至100人,发病率首次降至1/万以下,达到0.66/万,2010年,报告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2015年4月,经省卫计委考核评估,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结论仙桃市疟疾的消除,有赖于政府对疟疾防治工作的重视、医疗卫生防疫事业的进步及坚持不懈的科学防控,劳动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疟疾的早日消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唐山市1950年以来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为科学制订和适时调整消除疟疾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唐山市1950年以来疟疾病例资料进行研究,评价防治策略和防治效果。结果自1950年以来,唐山市根据不同流行阶段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和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疟疾发病率由1954年的29.35/10万降至目前无本地感染病例,所辖14县(市、区)区全部达到了国家卫计委颁布的消除疟疾标准。结论唐山市自1950年以来,根据疟疾不同流行阶段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是有效的,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行的,来往于东南亚和非洲等高疟疾流行区的劳务输出归国人员是消除疟疾阶段的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疟疾流行概况与防治历程,总结评价武汉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效,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武汉市1953—2015年疟疾防治疫情数据、报表、文件、工作计划、防治策略与措施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总结,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3个方面对消除疟疾工作进行评估。结果疟疾曾是危害武汉市人民健康的重要寄生虫病,建国后曾有过三次较大面积的流行,1976年发病率612.99/10万,为有疫情数据记载的历史最高峰。全市防治工作经历调查摸底、维持防治、控制流行、巩固监测和消除疟疾5个阶段。消除阶段(2010—2015年)武汉市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到位,注重队伍建设,健全监测网络,落实防控措施,疟原虫血检231 125人,年度血检数平均达到总人口3‰以上,区级血片复核率为5.28%,年报告发病率均控制在0.8/10万以下,2010年报告的最后1例本地感染病例及之后全部302例输入性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媒介监测发现远城区农户和牲畜棚仍有较低密度的传疟媒介中华按蚊。结论武汉市经过多年防治,已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巩固工作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防止引起继发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西德保县1995~2011年疟疾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监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5~2011年疟疾监测数据、疟疾疫情和疟疾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1年全县共检出疟疾123例,年发病率从1995年1.32/万下降至2008~2011年均为0。常住户口发热病人血检280 897人次,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0.002%。流动人口血检6 920人次,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为1.69%。检出输入性疟疾病例数占全县疟疾病例总数95.12%(117/123),其中外出回归本地居民检出的病例数占输入疟疾病例总数97.44%(114/117)。结论输入性疟疾是巩固防治成果的主要威胁,加强输入性疟疾监测和管理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