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8-2014年百色市流动人口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4年百色市12个县(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资料、防治工作年报及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百色市2008-2014年共报告疟疾病例48例,年均发病率为0.171/10万.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例,为2008年报告;输人性疟疾病例47例,占病例总数的97.917%;输入性疟疾死亡病例2008年报告l例,元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2008-2014年百色市共血检流动人口发热病人47 820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45例,阳性率0.094%;血检疟原虫阴性,临床诊断为疟疾有2例;外出务工回归人员疟原虫阳性率远高于外来人员(x2=29.432,P<0.0l);病例分布于百色市50%(6/12)的县(区),其中隆林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61.702%(29/47);病例全部为男性,主要集中于20~49岁年龄组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3.617%(44/47);工种以修电站、水利和挖矿、淘金为主,两者占病例总数的80.851%(38/47);病例无明显季节分布;病例感染来源非洲、东南亚占病例总数的93.617%(44/47).结论 百色市疟疾发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加强对外出非洲和东南亚高疟区务工返回人员的疟疾监测和管理是消除疟疾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10个疟疾防治试点,几年对“四热”病人进行血检了94458人次,检出阳性3649例,阳性率3.86%,年均发病率71.9/10万,1997年发病率381.8/10万比1992年发病率1547.0/10万下降了53.34%或72.16%,在10个试点中除了群英与毛阳点外余各点均在不同程度下降。居民疟原虫调查共调查了23371人次,带虫率1.11%。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6年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疟疾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2006年疟疾流行情况分析。结果2006年苏州市报告疟疾病例97例,发病率为0.1153/10万,报告流动人口病例90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40岁之间,男性63例占报告病例的64.95%。结论苏州市应该针对不同目标人去制定疟疾防制措施,探索和选择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疟疾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和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保山市2003-2008年共有确诊的疟疾病例15 762例,发病率为108.63/10万,占总报告传染病的36.95%,位居报告传染病之首;死亡31例,死亡率为0.21/10万,病死率为1.97%.其中间日疟11 128例,占总发病数的70.60%;恶性疟3 675例,占23.32%;混合感染93例,占0.59%;未分型866例,占5.49%.发病以外源性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4.87%.发病最高的是腾冲县,共发9 021例,占全市发病数的57.23%,发病最低的是昌宁县,共发37例,占0.23%. 2005年发病最高,共发3 940例,占各年份发病总数的44.58%.通过认真完成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疟疾项目和常规疟疾防治的各项工作内容,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从2003年的2 585例下降到2008年的1116例,下降率为56.83%.结论 保山市2003-2008年的疟疾疫情自2005年回升以后每年都有所下降,说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可以继续按照目前这种主要围绕血检、现症病人治疗、休止期根治、流动人口管理、主动病例侦察、内源性疫点处理、重点人群发放预防药和进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防治,以进一步降低疟疾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青神县疟疾疫情的实际情况,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防治方法 与对策.方法 分析1998-2010年疟疾疫情报告数据并进行等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青神县1998-2010年疟疾疫情总发病人数170例.其中本地病例共63例,均为间日期疟;输入性病人数107例,其中恶性疟37例,间日疟70例.死亡人数1例.2005、2006两年,出现了疟疾发病的高峰期,达到近10年最高值.2009和2010年,疟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为0.5/十万和1.5/十万.发病男女比例为1.61,发病年龄以21~4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占23.12%;以农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37.06%、62.943%.全年各季节均有发病,每年7~10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占全年病例总数的69.43%.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血按蚊.结论 青神县疟疾疫情处于稳定的低水平,今后防治工作重点要加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流动人群管理,增强疟防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疟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3年广东省疟疾流行特点,为全省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广东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3年广东省本省疟疾疫情的病例为106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17例,恶性疟79例,三日疟2例,卵形疟8例;死亡病例1例,疟疾年发病率为0.1001/10万。全省15个地级市中的38个县(市、区)有疟疾报告病例,深圳(28例)和广州(26例)共报告疟病例54例,占全省总数的50.94%(54/106);全省6个地级市和83个县(市、区)无疟疾病例报告。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性别比为14.14:1(χ2=23.841,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0岁,共有10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5.28‐(101/106),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以商业服务、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农民这四类人员为主,共有57例,占总数的53.77%(57/106)。2013年广东省报告疟疾149例(包括106例本省籍和43例外省籍和外国籍人士)显示,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疟疾病例主要输入来源为非洲和亚洲,分别为133例和11例,分别占总发病数的89.26%和7.38%,其余洲输入5例,占3.36%;输入疟疾病例最多的国家为加纳(29例)、占19.46%,其次为喀麦隆17例、占11.41%,第三是尼日利亚16例、占10.74%。结论 2013年广东省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是2013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比2012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多,应该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控,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7.
8.
江苏省2007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7年的疟疾流行态势,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江苏省2007年疟疾病例的发病季节、性别和职业、发热病人血检和复发情况,对重点地区进行按蚊密度调查。结果2007年江苏省报告疟疾940例,发病率为0.130/万,比2006年上升了22.56%;本地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08%,外地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1.18%,二者之间有极其显著差别(P〈0.01);全省复发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36%。结论部分地区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偏低,复发病人较多,以及中华按蚊数量明显增加,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回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临沭县地处鲁东南,属山东省疟疾主要流行区,1960年和1971年曾两次暴发流行。1980年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深圳龙岗区的疟疾流行特征,并对疟疾防治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自1993年来龙岗区疟疾流行资料及采取的防控措施等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外来暂住人口发病为主(80.98%),15~44岁人群发病人数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8.43%;经连续多年采取各种综合防治措施后,疟疾控制后期,疟疾发病率(x^2=4120.415,P=0.000)和“四热”病人的血栓阳性率(x^2=4644.65,P=-0.000)均显著低于疟疾控制期。结论龙岗区疟疾发病已维持在较低水平,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与监测以巩固疟疾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12.
<正> 大鹏镇地处深圳市东部沿海,东西临大亚湾和大鹏湾海域,山峦起伏,年平均温度22.4℃,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适于传播人疟的按蚊生长,一直是深圳市抗疟重点镇。由1993年至今,经过卫生防疫人员的不懈努力,大鹏镇常暂住人口中疟疾发病率由1993年发病187例,发病率164.5/10万,降至2000年的0,呈逐年降低(图1)。 相似文献
13.
凤山县气候温暖,多雨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22℃,适宜蚊虫生长,是以恶性疟为优势虫种,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先后发生过3次疟疾暴发流行。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后,1989年常住居民疟疾发病率降至4.1/10万,1990年开始加强疟疾三级管理与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91~2009年西盟县疟疾发病及流行情况,评价发热病人疟疾血检措施的落实情况。方法将历年收集的疟疾疫情资料,现症病人、发热病人血检监测结果、居民带虫结果及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9年共报告疟疾疫情病例7 760例,其中间日疟7 271例,占93.70%,1991年发病率为39.02%;2009年发病率为1.80%;2009年与1991年发病率比较,下降95.39%。发热病人疟疾血检阳性8 216例,阳性率5.43%,其中间日疟7 670例,占93.35%;西盟县以间日疟流行为主。阳性病例中当地居民当地感染占88.49%;以当地感染为主。疟疾病例数,居民带虫率、疟疾病灶点数均以1998、1999年为最高;当地居民外出人员的疟疾感染率为6.02%,外来人口血检阳性率为20.81%,其中外地和境外感染输入阳性率为24.76%。病灶点2009年与1991年相比下降93.33%。结论近年来西盟县的疟疾发病率呈大幅下降,疟疾流行严重的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鉴于西盟县存在适宜传疟媒介繁殖的自然条件和以内源性疟疾感染为主的实际情况,疟疾疫情长期存在和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桂林市2008-2016年输入性疟疾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疟疾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6年桂林市疟疾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桂林市2008-2016年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1 417人次,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共血检流动人口20 560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92例,阳性率为0.45%;病例均为输入性疟疾病例,4种疟原虫均有发现,其中以恶性疟为主,占59.78%(55/92),间日疟次之,占31.52%(29/92);病例分布于桂林市79.92%(10/13)的县(区),其中全州县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38.04%(35/92);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3.48%(86/92),主要集中于20~49岁组,占89.13%(82/92);病例主要从事工种为淘金/挖矿(90.65%);病例全年均有分布,其中4-8月份占50.87%(56/92);感染来源于非洲(占66.22%)和东南亚(占22.83%),其中非洲加纳占40.22%;2008-2016年报告恶性疟死亡病例2例,无输入性继发病例发生.结论 近10年桂林市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加强对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返乡人员的疟疾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输入性病例,是桂林市实现消除疟疾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指山区近年来恶性疟发病规律,为加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区内1993-1996年各年度恶性疟疾人管理卡的疫点处理登记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区内发病呈下降趋势,1996年恶性疟带贝发病及其在疟疾中苯抵粒保蛞韵潞停担プ笥业牡退健?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毛阳地区1993—1994年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省毛阳镇地处五指山腹地,历史上是疟疾高发区,经过持续12年以控制抗氯喹恶性疟为主的防治试验,至1992年已无当地感染的恶性疟[1],1994年带虫发病率(API)降至2.5%。,防治效果显著。但当地是以大劣按故为主要媒介兼有微小按蚁的疟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外地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和频繁流动;当地居民为发展生产,上山开荒种养和采伐狩猎等夜宿山突者也大量增多,从而增加疟疾的播散机会[1~3]。因此,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是巩固防治成果的一项关键性措施。现将1993~1994年毛阳地区流动人口感染疟疾和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4~2008年罗甸县疟疾防治效果及流行特征,为制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罗甸县疟疾疫情资料和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罗甸县年平均疟疾发病率从2004年2.05/万上升至2008年3.88/万,常住人口发热血检疟疾症状典型平均发病率从0.02%上升至1.54%,外来人口血检平均疟原虫阳性率从0上升至0.31%。结论:罗甸县疟疾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不稳定;移民安置点和流动人口是疟疾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暴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探讨控制暴发的措施.方法 收集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疟疾报告、个案调查、发热病人血检、暴发点漏报调查及年终全民普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南省永城市2006年发病2889例,发病率为222.7/10万,较上年的51.9/10万上升3.3倍.病例主要分布在马桥镇、李寨乡、新桥乡和双桥乡4个乡镇,共发病1825例,平均发病率为1067.3/10万,是永城市发病率的4.8倍,而发病数占永城市发病总数的63.2%.这36个暴发点集中在与安徽省交界的上述4个乡镇,共发病1265例,占4个乡镇发病总数的69_3%,平均发病率为1.8%,其中李寨乡的彭庄村发病43人,发病率达4.0%.分析暴发点的126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6(730/535),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92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23.3%(295/1265),5岁以下儿童占2.8%(35/1265);农民和学生发病分别占发病总数的73.4%(928/1265)和23.3%(294/1265).暴发主要在8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31个暴发点,占暴发点总数的86%.暴发点调查漏报率为5%.年终全民普查发现417例疑似疟疾病例.结论 永城市2006年出现疟疾暴发,疟疾疫情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云南省潞西市疟疾流行态势,评价防治效果,提示下一步疟防工作重点。方法收集2004~2008年潞西市疟疾疫情报表和疟疾防治工作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8年潞西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270例,占全市传染病报告数的37.27%,2004年疟疾发病率为264.89/10万,2008年发病率为51.87/10万,全市11个乡镇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境外人口发病占流动人口病例的比例由2004年的3.23%上升到2008年的50.70%。结论潞西市目前采取的抗疟措施有效,应加强疟疾病人服药的督导和开展疟史病人的清理复治,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