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目的:研究IL-1、IL-6和活化枯否细胞(Kc)产物对氏疟原虫红外期(EEF)发育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IL-1、IL-6或合用,3h后接子孢子(Sp);42h后观察EEF发育情况;建立大鼠肝细胞-约氏疟原虫体外培养模型,Sp接种后2h加IL-1、IL-6及激活后Kc培养上清,观察对EEF发育的影响。结果:IL-1组、合用组Sp发育率明显降低,IL-6组无明显下降;IL-1、IL-6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
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志愿者血液中分离出感染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系。融合率平均为45%,抗体阳性率为0.66%,用IFA和IPA染色进行免疫组化分析,4B2和8E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呈较强的阳性反应,与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3.
IFA检测体外培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寄生虫学教研室舒衡平,罗树宏,刘多,付冉定关键词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显微镜检查,荧光;细胞,培养的间日疟的复发机制迄今未能阐明。随着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研究的深入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免疫荧光试验(Indir...  相似文献   

4.
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志愿者血液中分离出感染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d小鼠,获得5株杂交瘤细胞系。融合率平均为45%,抗体阳性率为0.66%。用IFAfoIPA染色进行免疫组化分析,4B2和8E3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呈较强的阳性反应,与约氏疟原虫红内期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庆大霉素诱导建立大鼠肾性贫血模型并以此观察本所研制的基因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应。连续16d给大鼠皮下注射庆大霉素,病理学研究证实大鼠肾脏组织学结构已发生破坏;实验室指标显示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红系各指标显著降低;ELISA法不能测出血清中的红细胞生成素(EPO),表明大鼠已发生功能衰竭和肾性贫血。经连续5d皮下注射rhEPO,血清EPO水平上升,网织红细胞(Rc)、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迅速好转,其中以Rc最为敏感,提示经EPO刺激后人鼠骨髓造血功能增强,其效应强弱与rhEPO用量相关。实验结果证实rhEPO对肾性贫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用葡萄球菌肠毒素A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脾细胞所获得的γ-干扰素(IFN-γ),于接种约氏疟原虫子孢子前5h静注于Wistar大鼠体内,子孢子接种42h后肝内红外期(EEF)数量显著减少,其子孢子发育率仅为对照组的7%~20%,但EEF的大小及成熟度均未受影响。大鼠接种子孢子后2h给IFN-γ共孵40min,然后超速离心洗脱IFN-γ后再接种于大鼠,则红外期的密度、大小、成熟度也均类似于对照组。结果提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细胞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luo-3负载感染恶性疟原虫(Fccl株)红细胞及正常红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测定,根据荧光强度不同表示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分别为正常红细胞的1.83和2.99倍,呈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骨外尤文氏肉瘤一例范明李日乐江苏省宝应县肿瘤介入诊断治疗中心(江苏,225816)附属甘泉医院病理科(上海,200065)关键词病理;尤文氏肉瘤中图号R738.6骨外尤文氏肉瘤(ExtraskeletalEwing’sSarcoma,EEW)十...  相似文献   

9.
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异多克隆抗卡氏肺孢子虫囊壁抗体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卡氏肺孢子虫,被荧光抗体标记的肺胞子虫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6μm,为特异的苹果绿荧光色的囊壁。受检标本经PronaseE溶解包裹在肺孢子虫包囊外的糖蛋白等物质,其检出效果优于不用PronaseE方法者,亦优于传统的Grocott和Giemsa染色法。本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13A2,制备兔抗血清,经BALB/c-IgG-Sepharose4B和13A2McAb-Sepharose4B柱提纯,得到抗独特型抗体(Ab2)。免疫双扩散试验和ELISA试验表明:抗独特型抗体仅与13A2McAb反应。4i试验显示:当恶性疟原虫抗原浓度为80μg/ml,对13A2Id-Antil3A2Id系统产生81%的抗体结合抑制率,而伯氏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抗原检测,抗体结合抑制率分别为27%和2.5%。兔抗血清中抗Ab2抗体(Ab3)滴度为1:640,提示此抗独特型抗体可替代原始抗原诱生抗恶性疟抗体。  相似文献   

11.
~(99m)TC标记的EIgM测定正常大鼠枯否氏细胞补体受体清除功能EvaluationoftheclearancefunctionofKcCRwith~99mTC-labelledEIgMinnormalrats陈平,韩本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找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推测其功能.方法 分别提取约氏疟原虫感染大鼠(IL)和正常大鼠(UL)肝脏总RNA,根据疟原虫基因A T含量高(>70%)的特点,设计可选择性扩增约氏疟原虫基因的G C含量为40%的引物,采用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DD-PCR)技术进行扩增,筛选差异片段,经TA克隆后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找到6个与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PyHs4、PyHs5、PyHs6、PyHs7、PyHs8、PyHs9);其中PyHs4与约氏疟原虫乙酰葡萄糖胺磷酸变位酶(phosphoacetylglucosamine mutase,AGM)具有相似性,PyHs5与约氏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3(erythrocyte membrance protein,PyHs5)具有同源性,PyHs6、PyHs7、PyHs8、PyHs9为功能未知基因.结论 应用DD-PCR技术成功扩增了与约氏疟原虫红外期发育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的重组表达进行功能和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为钩体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采用纯化的强毒017钩体39kd疏水外膜蛋白(OmpL39)疫苗免疫豚鼠,对其免疫力进行检定并观察该疫苗对神经体液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OmpL39在豚鼠体内能产生高效价的阳性抗体(MAT>1:3,200),免疫力合格;在免疫应答期,OmpL39疫苗对豚鼠外周血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有明显影响,其中5HT、DA、NE明显降低,5羟吲哚乙酸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OmpL39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明显影响,其中红细胞cαb受体粘附酵母菌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因子促进率上升,抑制率下降,两者比值显著增大(P<005)。提示:在免疫应答期OmpL39除了增强体液免疫外,还能刺激机体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对神经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可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已经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S361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A。活菌以2×10 ̄9cfu(conolyformunits)经口服免疫新西兰家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于首次免疫或加强免疫后都可检测到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并可诱发出针对融合蛋白和恶性疟原虫抗原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活菌苗免疫后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糖对人红细胞醛糠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红细胞醛糖学原酶(aldose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DEAE-纤维素(DF-52)柱层析法,将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及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部分纯化,测定其活性,并对其性质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1)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Km值下降约为6~7倍;(2)糖尿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酶活性升高程度与血糖值正相关;(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PO)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方法:以大劣按蚊/约氏疟原虫模型,利用聚丙酰凝胶电泳后的酶底物显色法,比较、分析血餐后5、7、11、15d时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和感染组3组的雌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的单酚氧化酶(MPO)和双酚氧化酶(o-DPO)活性;同时观察感染组约氏疟原虫的感染度及其卵囊黑化比率。结果:感染组的血淋巴MPO和o-DPO酶活性明显高于不吸血组和吸正常血组(P<0.05);但是随着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比率的增高,感染组血淋巴MPO和o-DPO活性逐渐下降。另外,吸正常血组的MPO和o-DPO酶活性明显高于不吸血组(P<0.05)。结论:吸血和约氏疟原虫的感染均能激活大劣按蚊前酚氧化酶级联反应,而大劣按蚊血淋巴酚氧化酶可能在大劣按蚊对黑化约氏疟原虫卵囊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血糖对人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ldosereductase,AR)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法,将正常人、糖尿病患者及体外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部分纯化,测定其活性,并对其性质作进一步分析。结果①高浓度葡萄糖孵育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Km值下降约6~7倍;②糖尿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酶活性升高程度与血糖值正相关;③高糖时醛糖还原酶不仅对多种底物的Km值(包括葡萄糖)显著下降,而且对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ldosereductaseinhibitors,ARIs)的抑制不敏感。结论①高血糖时ARIs的用量需加大,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②(DE-52)柱层析法测定红细胞AR活性准确、方便,可以作为判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情及评估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我们构建的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复合抗原融合蛋白的工程菌EscherichiacolipWR-C/JM109和pWR-CAC/JM109进行发酵培养,收集菌体经超声波破菌、硫酸铵分级沉淀、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后,纯度可达82.0%。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保持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用等电聚焦技术测定纯化蛋白等电点分别为8.40和8.25.用Dot-ELISA法测定纯化蛋白的免疫原性,证实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与小鼠抗恶性疟原虫抗体及疟区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蛋白加弗氏佐剂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可与4种工程菌表达产物发生特异免疫反应,并可识别恶性疟原虫海南株和云南株红内期抗原。说明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为具有恶性疟原虫抗原活性的重组复会抗原。  相似文献   

19.
锌对大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哺乳期开始建立大鼠缺锌(ZD)和高锌(ZE)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研究微量元素锌对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ZD组和ZE组胸腺、脾脏静止期(G0、G1期)细胞明显增高,而增殖期(S+G2+M期)细胞及增殖指数明显降低,与自由喂养组(AL)及配对组(PF)组比差别非常显著。(2)ZD组及ZE组胸腺、脾脏细胞内RNA及蛋白质含量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及cAMP/c  相似文献   

20.
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各期的形态特征.方法用皂化和低渗技术,使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溶血变成鬼形细胞,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红内期疟原虫形态结构.结果鬼形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形态结构完整,呈现红内期各期疟原虫的特征性结构,如红细胞膜源性纳虫空泡,指环样早期滋养体,"褡裢"(brassiere)样早期裂殖体,裂殖体表面新生芽体和葡萄串样晚期裂殖体的外形;早期滋养体的胞口、食物泡和结晶样的疟色素颗粒,晚期滋养体的核质与核膜的增生,及其增生核膜的衍化;裂体增殖过程中先行的团块样核分裂及其随后的芽体等头端结构的形成.结论鬼形细胞技术有可能成为红内期疟原虫形态生物学及其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