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对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有关诊断和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均由B超和CT检查确诊,29例患者中肿瘤大于4cm者,28例行单纯性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是RAML,无恶变,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其余7例肿瘤小于4cm的RAML作随访观察3~5年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B超和CT检查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很大的价值,治疗上以单纯性肾肿瘤剜除术为主,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磊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12-114
目的:掌握肾错构瘤的临床与病理,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断符合率。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明确诊断后,根据肿瘤大小和病变的程度,31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病变较重的患者行肾切除。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76.8%,CT为86.7%,MRI为84.2%。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2年,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家族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肿瘤剜除术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 2 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所有病人根据病变大小及症状分别采取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 ,分析它们的诊断 ,治疗方法的选择 ,鉴别诊断的依据 ,随访了解所有病人的预后。结果  2 8例患者中肿瘤切除术 10例 ,肾部分切除术 12例 ,4例行肾切除术 ,2例患者观察 ,2 3例获随访 ,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检查明确诊断 ,根据病变大小和症状可分别选择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 ,应尽量避免行肾切除治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2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所有病人根据病变大小及症状分别采取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分析它们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鉴别诊断的依据,随访了解所有病人的预后。结果 28例患者中肿瘤切除术10例,肾部分切除术12例,4例行肾切除术,2例患者观察,23例获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CT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变大小和症状可分别选择观察,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及肾切除术,应尽量避免行肾切除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程  杜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77-1277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7.7%(28/36),CT诊断准确率83.3%(30/36),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主,对于病变小无症状者采用定期观察,病变大者,则采取肿瘤切除、肾部分切除或肾切除术。结论 应提高对肾血管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水平,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76例行手术治疗的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行肾切除术,2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0例行肿瘤剜除术(开放手术34例,经后腹腔镜行肿瘤剜除术6例).本组病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RAML.平均随访52个月,仅1例肿瘤局部复发.无继发性出血.结论 根据肿瘤直径大小、部位及有无症状综合考虑,确定手术时机;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RAM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镜下对直径较小的RAML行单纯剜除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含脂肪成分,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单侧10例,双侧3例。单侧多发1例,双侧多发1例。12例边界清楚,1例破裂出血呈边界不清。肿瘤最大者15cm×20cm×22cm,最小者0.7cm×0.5cm×1cm。CT诊断率为100%(13/13)。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例患者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肿瘤直径2.0~4.5 cm.对侧肾功能正常者5例,2例对侧肾功能轻度受损;对侧肾脏有结石者3例,对侧肾脏有囊肿者1例.术后病理:5例为肾脏透明细胞癌(T1N0M0),2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4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300 ml,术后1例出现尿漏,2周后自行愈合.术后所有透明细胞癌病例短期随访3~15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肾脏肿瘤,尤其是直径小于4 cm肾癌的一种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相龙彬 《淮海医药》2004,22(2):97-99
目的 探讨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 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及 CT表现。结果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既可单侧单发 (占 6 6 .7% ) ,也可单侧多发 (占 8.3% )或双侧发病 (占 2 5 % ) ,部分可伴发神经皮肤综合征 (占 1 6 .7% ) ,肿瘤大小不一 ,可发生瘤体出血 (占 33.3% ) ,部分病例可无临床症状。 1 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 1 1例 CT诊断正确 ,1例误诊。结论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 ,肾的单发或多发的软组织肿块内有脂肪密度是诊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关键 ,必要时可结合其他检查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何艳  邱建明 《贵州医药》2008,32(3):274-27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RAML)是最常见的肾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种组织成份构成.本文就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错构瘤,对照其术前超声及CT、MRI检查结果,探讨超声、CT、MRI对RAM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均行B超和螺旋CT检查,B超诊断正确率为66.7%(10/15),螺旋CT为86.7%(13/15),术前未确诊2例.3例出血量少的保守治疗,2例行患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2例行选择性动脉栓塞术,8例行肾切除术.结论:B超和螺旋CT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治疗以手术和选择性动脉栓塞为主.  相似文献   

12.
谢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251-2252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直径小于3cm的小肾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15例(46.8%),腰痛6例(15.6%),血尿2例(6.2%),腰痛伴血尿3例(9.3%),无症状6例(18.7%)。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2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证实2例。结论:小肾癌多为偶然发现.其早期诊断主要依靠B超、CT、肾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手术视患者具体情况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保留肾单位手术:小肾癌病理分期低,肿瘤体积小,预后较好,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3.
吴育栋  李刚  王江  王勇  牛远杰 《天津医药》2016,44(6):748-751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小肾癌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 年 1 月— 2015 年 7 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 18 例特殊小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 B 超、 CT 平扫及增强检查, 并进行手术治疗。分析肿瘤直径、 病理类型、 病理分期、 Fuhrman 分级等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术前 CT 检查示 18 例患者肿瘤直径 2.0~4.0 cm, 平均 (3.1±0.6) cm。术前诊断 T1aN0M0 分期患者 5 例、 T1aN0M1 患者 4 例(肺转移 3 例、 脑转移 1 例)、 T1aN1M0 患者 3 例(CT 检查均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T3aN0M0 患者 6 例 (均有肾静脉侵犯或肾静脉瘤栓)。术后病理示 FuhrmanⅡ级 12 例、 Ⅲ级 5 例、 Ⅳ级 1 例; 透明细胞癌 15 例、乳头状癌 1 例、 混合细胞型 1 例(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伴肉瘤样变)、 肾肉瘤样癌 1 例(Fuhrman Ⅳ级)。4 例(T3a, FuhrmanⅡ级)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 其余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随访 6~48 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 22.5 个月, 死亡 4 例 (2 例初诊肿瘤直径分别为 3.8 cm 及 4.0 cm、 1 例肾肉瘤样癌、 1 例脑转移), 失访 1 例, 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小肾癌伴肿瘤直径≥ 3.0 cm、 Fuhrman Ⅲ/Ⅳ级、 肉瘤样癌、 转移等高危因素者为高危小肾癌。高危小肾癌具有异质性, 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 早期侵犯肾周组织甚至转移。应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肾破裂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例自发性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3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单纯肾切除术1例;保守治疗5例.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自发性破裂最常见的原因;B超和CT联合检查最具诊断价值;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  相似文献   

15.
肾错构瘤29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施浩强  蒋云仙 《安徽医药》2005,9(9):675-676
目的提高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9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确诊率为65%(13/20),CT确诊率为70%(14/20).本组29例中,行错构瘤剜出术9例;行肾部分切除4例;2例双侧错构瘤行剜出术 肾部分切除术;肾切除10例;根治性肾切除1例;3例观察随访.结论 B超和CT为诊断肾错构瘤的首选方法.治疗上应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但原则上应尽量保存正常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直径<3cm小肾癌患者,其中,体检发现40例(76.9%),腰部酸痛10例(19.6%),血尿2例(3.8%);48例行超声检查,52例行CT检查,8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51例术前诊断为小肾癌,准确率98.0%,5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目前无癌存活51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34例。结论:超声、CT以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小肾癌的主要手段,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肾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结果发生于胃部15例,小肠14例,结肠1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均匀者10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5例,肿块内有钙化者3例,边缘清晰者22例,病灶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明显强化,CT值在40-10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良性10例,恶性20例,良性肿块直径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16例(16/20)。结论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肾实质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复查证实的肾实质小占位性病变(≤3cm)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33例中,18例为小肾癌,9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为不典型肾囊肿,1例为肾囊腺瘤,2例为肾脓肿。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肾实质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燕  刘浩  丁中  张锋  王刚 《淮海医药》2011,29(2):114-116
目的 综合分析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对36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36例患者中共有51个瘤体,其中单发25例,左肾12例,右肾13例,左右两侧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11例共26个瘤体.5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样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肾上髓样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随诊结果。11例有腰腹部酸痛,其中3例合并高血压,4例无自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B超、CT和MRI。结果15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6个月至7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诊断依靠B超、CT、MRI,确诊需经病理检查证实。症状明显或瘤体直径〉3.5cm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