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 ,对越来越高的发病率如何治疗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科 1999年 1月~ 1999年 10月收治母乳喂养儿 110例 ,日龄 2 0~ 40天 ,其中男性 6 6例、女性 5 4例 ,血清胆红素为2 0 5 .8~ 398.6 μmol/L ,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上述患儿均为足月儿 ,单纯母乳喂养 ,各项指标均符合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将 110例患儿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 6 8例 ,给以苯巴比妥口服 ;对照组 42例 ,不给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正常所需天数。结果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 5m…  相似文献   

2.
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时期较常见 ,其病因复杂而特殊 ,如不及时治疗及处理 ,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核黄症 )。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 ,目前常采取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 ,光疗、换血疗法 ,而光疗者必须实施专人守护。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82例在蓝光照射治疗时的监护工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科于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新生儿黄疸 2 18例 ,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 3 8例 ,Rh血型不合溶血 2例 ,母乳性黄疸 46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伴黄疸 96例 ,败血症 3 6例。 4例核黄症者胆红素为 85 3 5 μmol/L ,未结合胆红素…  相似文献   

3.
我科对 3 6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所致的新生儿黄疸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丽珠肠乐和 10 %硫酸镁口服 ,获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为我院新生儿科 1998年1月~ 1999年 5月期间住院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 65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日龄0 .79~ 2 6天 ,出生体重 (2 910± 2 80 )g。主要病因 :ABO溶血 8例 ,葡萄糖 6磷酸酶缺陷 1例 ,血管外溶血 (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 ) 6例 ,红细胞增多症 4例 ,母乳性黄疸17例 :早发性 5例 ,晚发性 12例。对照组2 9例 :男 16例 ,女 1…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母乳喂养的推行,母乳性黄疸发病率逐渐增高,作者应用思密达妈咪爱口服治疗母乳性黄疸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2月~2005年6月我院出生健康新生儿180例,患母乳性黄疸,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完全母乳喂养,生后3~8天出现黄疸,并持续不退大于2周。②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③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5.
朱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1):724-724
我院儿科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2月收治 94例黄疸患儿 ,其中 4 0例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4 0例中男 2 8例 ,女 12例。均为足月儿 ,出生时 1min Apgar评分均在 9分以上 ,体重平均3.2 5 kg,生理分娩 32例 ,剖宫产 8例 ,均为生后半小时开始母乳喂养 ,胆红素浓度 2 0 5 .3~ 342 .0 μmol/L36例 ,>342 .0μmol/L 4例。就诊时间最早 8d,最迟 4 0 d。1.2 临床特点。 4 0例均为足月母乳喂养儿 ,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退 ,黄疸程度以轻度至中度为主 ,>342 .0 μmol/L重度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间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新生儿病房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 392例高胆病例按其病因分成五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2例中高胆的病因依次为不明原因 136例 ,占34.6 9% ,围产因素 88例 ,占 2 2 .4 5 %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75例 ,占 19.13% ,感染性黄疸 5 5例 ,占 14 .0 3% ,母乳性黄疸 38例 ,占 9.6 9%。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时间最早 (P<0 .0 0 0 5 ) ,而黄疸消退时间最晚 (P<0 .0 0 0 5 )。母乳性黄疸总胆红素值较其他各组有差异 (P<0 .0 0 0 5 )。结论 :除不明原因的高胆外 ,围产因素是高胆的主要原因。不同原因的高胆的临床特点不同 ,应熟练掌握其特点 ,早诊断、早治疗 ,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五组胆红素均值均高于胆红素脑病的临界值 ,建议修改高胆的诊断和干预标准  相似文献   

7.
我科门诊于1996年元月至1998年6月用鲁米那(Phenobarbitol),治疗母乳性黄疸10例,追踪随访结果显示效果 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为单纯母乳喂养;出生2d后出现的黄疸并持续2周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症状;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正常;除外其他病理性黄疸。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就诊日龄16d~1个月8例,2个月以上2例;均以皮肤黄染就诊,黄疸发生时间:生后3~4d6例,7d以上2例,偶然发现黄疸随即就诊2例;均为足月儿;第一产9例,第二产1例;出生体重2.75~4kg;生后单纯母乳喂养,吃奶好,奶量充足;生长发育正常,无其他症状。实验室检查:10例患儿均作如下检查:血清胆红素均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正常;其中胆红素85.5~171mmol/L4例,256.5mmol/L4例,308mmol/L以上2例;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均正常;肝功正常,肝胆B超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母乳喂养中高达34%,日本为10%~15%,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统计。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64例,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特点:①以母乳或母乳喂养为主;②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③无贫血及其它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肝功正常;④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及肝功能有障碍等所致的黄疸且无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⑤实验室检查: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包及红细胞计数正常,仅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⑥停服母乳2~4天黄疸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9月收住的93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7例(占29.03%)、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均23例(各占24.73%)、ABO溶血病11例(占11.83%)、原因不明5例(占5.38%)、肝炎3例(占3.22%)、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占1.08%)。②7天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天后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①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ABO溶血病。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病程而异。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自 1992年在全国大规模推行促进母乳喂养和创建爱婴医院行动以来 ,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 ,随之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明显的提高 ,有报道母乳性黄疸占 82 .7% [1] 。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特征是指发生在健康的足月母乳喂养儿中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的高胆。为减轻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运用干预的手段即增加新生儿早期的液体摄入量 ,取得一定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 1999年 7~ 10月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分娩过程顺利 ,无胎儿宫内窘迫症及出生Apgar评分 10分 ,无头颅血肿、体重大于 2 5 0 0g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索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母乳性黄疸 5 4例随机分两组 ,思密达组及光疗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检测新生儿大便中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 (β -GD)的活性浓度 ,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 思密达效与光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每日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36 2 6± 10 12 )。平均疗程 (4 82± 1 10 ) ,7天治愈率 10 0 % ,均在门诊治疗 ,不需中断母乳喂养 ,无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 ,不中断母乳喂养 ,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普及母乳喂养。β -GD不单纯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2月本院收住院治疗的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93例黄疸的发生因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8.0%),母乳性黄疸(16.6%),新生儿溶血病(15.0%),新生儿感染因素(14.5%),母孕期胎儿肝脏损伤(11.4%),先天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等(14.5%)。治疗主要有蓝光照射,输用白蛋白;祛除病因如换血治疗,抗感染,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等以及各种辅助治疗。19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治愈和好转184例。 结论 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多样,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是最常见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3.
张赛芳 《中国校医》2003,17(5):472-472
20 0 0~ 2 0 0 2年 ,我们对门诊就诊的 1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 ,采用思密达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把经过详细体检和必要检验 (血常规、肝功能、HBsAg) ,除外了新生儿肝炎、甲状腺功能低下、胆汁黏稠综合征等 ,符合母乳性黄疸特点[1] 的 35例患儿 ,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治疗组 18例 ,其中男 12例 ,女6例 ;就诊时日龄最小 8d ,最大 4 0d ,平均 2 5 .7d ;血总胆红素最低 172 μmol/L ,最高 32 6 μmol/L ,平均 2 6 2 .4 μmol/L。双号为对照组 17例 ,其中男 10例 ,女 7例 ;日龄最小 16d ,…  相似文献   

14.
唐元明 《工企医刊》2001,14(4):24-25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期间,共收治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7例患儿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完全母乳喂养,生后2天~8天出现黄疸,并持续不退>2周;(2)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除外病理性黄疸;(4)停喂母乳2天~4天黄疸迅速减轻,再哺乳后又加重。  相似文献   

15.
54例母乳性黄疸综合征患儿均为母乳喂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2~8天,生后半月未消退,胆红素测定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肝功正常,生长发育正常.33例终止母乳喂养2~4天,黄疸明显减轻。随访3月余,黄疸在1个月内消退者19例,1~2个月消退者27例,2~3个月6例,3个月后黄疸未完全消退者2例。  相似文献   

16.
孔凡玲 《职业与健康》2003,19(9):183-18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 ,其发生有增多趋势 ,有学者分析可能与剖宫产增多有关。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辅助疗法 ,能迅速降低血中间接胆红素含量 ,从而阻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采用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 9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8例中男 5 2例 ,女 46例 ,体重≥ 2 5 0 0g 89例 ,低体重儿 9例。入院时血清间接胆红素均 >2 0 5 μmol/L ,其中 >3 42 μmol/L者 3 2例。新生儿溶血症 14例 ,核黄疸 7例 ,死亡 4例 ,脑瘫 1例。均予以药物治疗 (供给白蛋白 ,纠正酸中毒、肝酶诱导剂、中药 …  相似文献   

17.
我们对 1614例足月正常分娩的正常新生儿根据不同喂养方式 ,黄疸出现的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选取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在我院正常分娩 1~ 7天的足月新生儿 1614例 ,母乳量充足的 816例进行纯母乳喂养 ,其中男 44 7例 ,女 3 69例 ;3 7~ 3 8周 2 15例 ,3 8~ 41周 60 1例 ;体重 >2 5 0 0g 2 5 7例 ,>30 0 0g 3 3 5例 ,>3 5 0 0g 2 0 4例 ;母乳量不足的798例进行混合喂养 (添加代乳品 ) ,性别、孕周、体重无明显差异。两组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及黄疸程度进行比较。2 结 果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黄疸例数 …  相似文献   

18.
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提倡 ,越来越多的母亲用母乳喂养宝宝。随之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约占 1% [1] 。母乳性黄疸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标准 :①生后母乳喂养 ;②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③肝腺无肿大 ;④排出败血症、窒息、新生儿溶血症及葡萄糖苯酸转移酶缺乏症等[1,2 ] 。 2 0 0 2年 6月~ 12月期间 ,于我科就诊的母乳性黄疸的患儿有 74人 ,为了寻求一种较之传统的消退黄疸方式时间更短 ,且副作用更小 ,更加安全可靠的方法 ,我科用“妈咪爱”散剂进行了尝试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妈咪爱”散剂含有 1 5× 10 8个活菌 ,其中肠链球菌 1…  相似文献   

19.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近年来 ,我们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情况下 ,采用口服思密达加葡萄糖液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4 3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儿童保健门诊 ,78例黄疸患儿均为母乳喂养 ,其黄疸发生在出生后 2~14d  相似文献   

20.
李淑明 《现代保健》2008,(33):13-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对2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中,母乳性黄疸73例,多因素混和50例,围产因素42例,感染因素23例,原因不明10例。治愈189例,未愈11例。结论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