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乳腺实性肿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高频二维声像图为基础,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将137例乳腺实性肿块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成四组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纤维腺瘤组与病理符合率93%;乳腺癌组与病理符合率81%;乳腺增生组与病理符合率87%;其他组超声诊断未明确,病理学结果良性肿块69%,恶性肿块31%。结论:根据高频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将乳腺实性肿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能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特征更进一步加深认识,不断提高超声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88例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位置、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进行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肿瘤形态及血流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本组88例中,超声诊断乳腺癌16例,良性病变72例;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17例(诊断符合率94.12%),良性病变71例(诊断符合率98.61%).1例乳腺癌误诊为炎性肿块.结论 乳腺病变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高频超声诊断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房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65例乳房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特征与手术病理对照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165例乳房肿块的高频超声检出率为100%,良性肿块132例,超声符合率96.2%(127/132)。乳腺癌33例,符合率82%(27/33)。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乳房肿块符合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7例乳腺良性肿块和44例乳腺癌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病灶的声像图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93%。良、恶性肿块在二维灰阶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灰阶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成像的典型表现,可以判断其性质,对一些非典型病例,还应结合病史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诊断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实性肿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8例乳腺实性肿块高频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08例乳腺实性肿块中,乳腺癌7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2%(69/74);乳腺纤维腺瘤7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8%(74/78);乳腺增生结节5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51/56)。结论肿块的形态、纵横比、钙化分布、供血状态、阻力指数、肿块超声测值与扪及测值之比及腋下异常淋巴结对乳腺实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囊实性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根据病灶中囊性与实性所占的比例,对52例经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性或恶性囊实性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曲线下面积(ROC)评价超声对乳腺囊实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52例乳腺囊实性病变中超声显示以囊性为主15例,有规则或不规则实性厚壁或囊壁局部隆起,呈乳头样突入囊腔内;以实性为主27例,实性病灶内少许囊性区域或实性病灶周围液性无回声带环绕;囊实混合性10例,病灶内囊性及实性成分大致相等,相互混杂。超声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2例中良性(40/52,76.9%)多于恶性(12/52,23.1%),良性与恶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良性病变可见上述各类声像图表现,但恶性囊实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实性为主内含少许囊性区域。超声诊断乳腺囊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对乳腺囊实性病变有诊断意义(P〈0.001)。结论乳腺囊实性病变的声像图有多种表现,正确认识不同表现的囊实性病变,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价值,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对296例共327个乳腺肿块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探及双乳及双腋下,并记录声像图,最后分析超声诊断。结果296例中,乳腺肿瘤36例。已作出病理诊断。40例为乳腺纤维瘤,215例为乳腺小叶增生结节,5例误诊。结论乳腺癌具有典型声像图,形成肿块,见穿入血流,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对于乳腺癌早期、弥漫性未形成肿块或单纯钙化、较小的超声未显示。  相似文献   

8.
乳腺黏液癌的超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乳腺黏液癌及其亚型的声像图和病理特征分析,阐述超声对乳腺黏液癌敏感性低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56例的超声和病理资料,用统计学方法比较黏液癌单纯型和混合型的声像图特征和诊断敏感性。结果本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59%(33/56),误诊率为41%,其中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11%(6/56),仅提示乳腺实性占位或误诊为其它良性病变者30%(17/56)。乳腺黏液癌病理显示肿块约半数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癌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富含黏液;超声检查乳腺两亚型癌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肿瘤生长缓慢,约半数肿瘤的声像图酷似纤维腺瘤,因此超声检查对乳腺黏液癌诊断的敏感性低。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识别与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回声紊乱中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高频超声图像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探讨超声对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高频超声检测的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归纳228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分为5类:增生性斑块形成137例、导管扩张或/和增生性囊肿形成4l例、乳腺弥漫性回声异常27例、增生性结节或包块形成17例、乳腺囊实性混合回声异常6例。超声诊断结论以图像特征分类结合相应病理改变分为: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组织增生;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乳腺囊实混合性增生。诊断符合率83.3%。结论 本组乳腺良性增生病灶的超声特征分类与其病理结构相关,超声对乳腺性增生病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肥大症的声像图与病理特点。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8例临床扪及乳头深部有包块的男性患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中49例做手术切除,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男性乳腺肥大症声像图有特异性.在无感染情况下与病理符合率为100%.伴有继发感染时与病理符合率93%。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男性乳腺肥大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是男性乳腺肥大症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非肿块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经超声检查评估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4a类及以上的乳腺非肿块样病变患者93例,共计93个病灶。所有病变均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应用四格表计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手术病理结果提示,恶性病灶47个,良性病灶46个。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提示恶性病灶43个,良性50个。穿刺活检漏诊4个恶性病灶,术前超声均提示为BI-RADS 4b,术后病理证实3例为导管原位癌和1例为浸润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敏感度为91.4%(43/47),特异度为100.0%(46/46),假阴性率为8.6%(4/47),诊断准确性为95.7%(89/93)。 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非肿块样病变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但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二维、彩色及弹性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资料。结果:16例乳腺叶状肿瘤均为单发,术后病理诊断为良性8例,交界性4例,恶性4例;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的平均直径为30、41、38 mm;16个肿块中,12个呈分叶状,4个呈卵圆形;16个肿块均边界清晰,2个恶性叶状肿瘤局部包膜不完整;12个肿块内见裂隙状无回声区和高回声分隔,肿块后方回声均增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中分别有7、3、4例的血流呈II~III级。弹性超声图像显示,15个肿块內见横向分布的红黄色条纹;8个肿块内红黄色条纹大于10条;2个交界性肿瘤及2个恶性中央见红绿相间,周围为蓝色,呈"戒指征"。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中分别有7、3、2例弹性评分为1分,分别有1、1、2例弹性评分为3分。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多为分叶状,边界清晰,内见裂隙状无回声及高回声分隔,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丰富;典型弹性超声图像可见大量横向红黄色条纹。如乳腺叶状肿瘤包膜不完整、弹性评分3分或见蓝色"戒指征",应考虑交界性或恶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双功能多普勒对乳房肿块的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回顾分析了98例乳房肿块的彩色多普勒检查,乳腺恶性肿瘤52例,良性肿块4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血流信号的检出率69%,良性肿块是30%,恶性肿瘤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1)。但良性肿块血流信号的特征与恶性肿瘤可以相类似。因此,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脉冲多普勒(PD)+二维声像图才能提高乳腺肿块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小肿瘤(直径≤2.0cm)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特点,评价其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小肿瘤126例回顾性分析,将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CDFI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频二维超声对乳腺小肿瘤的形态、边界、包膜、有无微小钙化等方面,良、恶性肿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良性肿瘤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的占46.2%,多为0~Ⅰ级,而乳腺癌中占89.6%,且以Ⅱ~Ⅲ级多见;腋窝探及转移性淋巴结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论将乳腺小肿瘤的高频二维超声及CDFI特点,结合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综合分析,可显著提高小乳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导引下真空辅助旋切乳腺病灶活检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45例患者共45个乳腺可疑病灶行MRI导引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在45个乳腺可疑病灶中,经MRI导引下真空辅助旋切活检43个(43/45,95.56%)病灶成功取样并获取病理学诊断,2个(2/45,4.44%)病灶未获取病理学诊断。穿刺操作用时(45.87±8.41)min。5个(5/45,11.11%)活检病理为恶性的病灶,均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38个(38/45,84.44%)活检病理为良性的病灶,6个月后MRI随访均未见恶性表现。根据活检病理结果指导14例(14/45,31.11%)患者调整了治疗方案,其中5例(5/45,11.11%)恶性肿瘤患者得以早期确诊,9例(9/45,20.00%)疑似恶性的良性肿瘤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45例患者活检术后均无感染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RI导引下真空辅助旋切乳腺病灶活检安全、有效地完成乳腺可疑病灶取样,对乳腺可疑病灶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翠京  张彦  史秀云  白玲  范雪  张康 《临床荟萃》2012,27(2):106-107,113,F0003
目的 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客积成像(ABVS)、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和脉冲多普勒(PDU)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ABVS、CDFI和PDU对77例患者获手术病理证实的93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结果 良性32例共44个病灶,恶性45例共49个病灶,ABVS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72.7%,准确度为79.6%.应用CDFI诊断敏感度为61.2%,特异度为61.4%,准确度为61.3%;应用PDU诊断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79.5%,准确度为72.0%.联合应用ABVS、CDFI、PDU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87.8%,特异度95.5%,准确度91.4%.结论 联合应用ABVS、CDFI、PDU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08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本组良性肿块55.55%(60/108),其中:纤维瘤27例,纤维瘤伴导管扩张5例,单纯囊肿10例,乳腺增生病16例,脂肪瘤2例,(1例纤维瘤、1例腺病瘤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6.66%(58/60);本组恶性肿块44.44%(48/10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3例,浸润性髓样癌8例,单纯癌15例,乳头状癌1例,大汗腺癌1例,其中1例单纯癌被超声漏诊;诊断符合率97.91%(47/48)。结论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典型的声像图改变,高频超声结合血流显像诊断符合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初步探讨其病理特征。方法:对96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X线钼靶检查,分析比较病变的边缘特征、钙化等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6例患者中术前钼靶X线诊断为乳腺癌40例,良性病变56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42例,良性病变54例。钼靶X线正确诊断90例,正确诊断率为93.75%。分析X线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乳腺良恶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X线钼靶检查是诊断乳腺病变的有效手段,良恶性病变在肿块边缘、钙化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不同征象是以不同的病理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高频彩超、超声弹性成像及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9例乳腺肿块的高频彩超、钼靶X线、超声弹性成像及高频彩超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对诊断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准确性93.24%、敏感性89.6%、特异性90.6%,略高于钼靶X线的89.9%、89.7%和84.4%.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5.9%)但特异性较差(62.5%).高频彩超+弹性成像组合得到最高的敏感性93.1%,但特异性提高不明显,仅为65.6%.超声弹性成像的AUC值0.958,高于钼靶X线、高频彩超和高频彩超+弹性成像三者的AUC值(0.921、0.827和0.887),弹性成像与高频彩超和二者结合的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7、0.041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提高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