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HC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选择98例丙型肝炎患者,均经临床各项检查确诊,其中活动期78例,非活动期118例.正常对照为60例体检健康者.常规采取256例待检者的静脉血并分离血清,对血清中的HCV- IgG、HCV- IgM和GOR抗体采用ELIS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抗HCV- IgG、抗HCV- IgM和GOR抗体三项指标中,HCV-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活动期丙肝组为100%,非活动期肝炎组为89.8%.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71.8%,在非活动期丙肝中GOR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55.9&,高于HCV- IgM抗体.结论 GOR抗体与HCV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HC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血清中SARS相关冠状病毒抗体产生规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血清中 SARS病毒特异性 Ig M、Ig G抗体产生的规律。方法 :随机选取32例 SARS患者 5 5份血清标本 ,应用 EL ISA分别检测抗 SARS病毒 Ig M、Ig G抗体。结果 :Ig M抗体阳性率为 5 6 .4 % ,平均出现时间为 (5 .88± 2 .6 2 ) d,其中 2例患者在发病后第 2天即出现阳性 ,平均消失时间为 (14 .2 5± 2 .97) d;Ig G抗体阳性率为4 1.9% ,平均出现时间为 (11.4 0± 4 .2 0 ) d,其中 2例患者在发病后第 3天即为阳性 ;Ig M和 Ig G抗体的总体阳性漏检率为6 .2 5 %。结论 :SARS患者于发病后 3~ 7d血清中出现特异的 Ig M抗体 ,可用于实验室诊断 ;同时进行 Ig M和 Ig G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发病 8~ 14 d左右的实验室排查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 SARS临床排除病例与 SARS病例心肌酶谱和体液免疫的特征 ,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临床排除病例与 SARS病例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 IFCC)推荐方法、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EL ISA)、双抗原夹心 EL ISA分别检测 18例 SARS临床排除病例和 4 5例 SARS病例入院第 2天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 AST)、乳酸脱氢酶 ( L DH)、肌酸激酶 (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 MB)、羟丁酸脱氢酶 ( HBDH)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 ,补体 C3、C4、C反应蛋白 ( CRP)的含量 ,以及血清抗 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 :SARS临床排除病例组 AST活力显著低于 SARS病例组 ( P<0 .0 5 ) ,L DH、HBDH活力也显著低于 SARS病例组 ( P<0 .0 1) ,CK、CK- MB活力与 SARS病例组无显著差别 ( P>0 .0 5 )。 SARS临床排除病例组 CRP含量显著低于 SARS病例组 ( P<0 .0 5 )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补体 C3、C4含量与 SARS病例组差异不显著 ( P>0 .0 5 )。间接 EL ISA检测 SARS临床排除病例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均为阴性 ,SARS病例组特异性抗体 Ig G阳性 32例 ,Ig M阳性 19例 ,累计阳性 34例 ;双抗原夹心 EL ISA检测 SARS临床排除病例特异性抗体阳性 1例 ;SARS病例组特异性抗体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北京地区随机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人工合成主要表面糖蛋白(Re-combinant 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调查抗Pjr Msg、Ig G、Ig M和Ig A抗体水平,探讨人群感染Pj情况。方法利用原核表达的Pj r Msg可溶抗原,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调查266例北京地区随机人群血清抗Pj r Msg Ig G、Ig M和Ig A抗体的检出情况。结果北京地区266例随机血清,抗Pj r Msg Ig G、Ig M和Ig 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2.5%(113/266),41.7%(111/266)和0(0/266)。其中同期Ig G阳性Ig M阳性、Ig G阳性Ig M阴性、Ig G阴性Ig M阳性和Ig G阴性Ig M阴性的检出率分别为17.3%(46/266)、25.2%(67/266)、24.4%(65/266)和33.1%(88/266)。40~50岁组的抗Pj r Msg Ig M抗体检出率为62.8%(59/94),分别高于20~29岁组的32.9%(28/85)(χ2=15.895,P=0.000)和30~39岁组的27.6%(24/87)(χ2=22.522,P=0.000)。结论北京地区成人抗Pj r Msg Ig G与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5%和41.7%,人群感染Pj后的Ig G或Ig M抗体阳性率高达66.9%,Ig A抗体没有检出以及Ig M抗体在高年龄组中检出率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免疫性抗体的检出率与疾病的相关机理。方法对89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进行抗核抗体(ANA)、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膜抗体(LMA)、类风湿因子(RF)等自身抗体检测。结果①丙型肝炎伴ANA、ENA抗体等6种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RF的阳性检出率最高(30.34%)。②急性丙肝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43.75%;慢性丙肝组阳性检出率36.9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5,P>0.05)。③单纯抗-HCV阳性的58例中自身抗体阳性者25例,检出率43.10%;HCV RNA阳性的31例中9例抗体阳性,检出率29.03%。结论HCV感染过程中机体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效果。方法 :采用巢式反转录PCR检测健康人、普通发热患者、不同时期 SARS患者痰标本中的 SARS病毒核酸即 R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法检测上述几组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结果 :SARS患者住院 6 d~ 5 7d期间 ,采用巢式 RT-PCR检测痰 SARS病毒基因 ,5 6例患者中 34例阳性 ,阳性率 6 0 .7% ;而采用间接 EL ISA检测血清抗 SARS病毒抗体 ,5 6例患者中 32例阳性 ,阳性率为 5 7.1%。两种方法均阳性的有 15例 ,均阴性的有 6例。2种病原学诊断方法检测2 0例正常人和 15例发热非 SARS患者 ,结果均为阴性。住院 6 d~ 13d组 (92 .3% )巢式 RT- PCR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 EL 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7.7% ) ;住院 >35 d组巢式 RT- PCR基因阳性率 (36 .8% )则明显低于 EL ISA特异性抗体阳性率 (94 .7% ) (P<0 .0 1)。结论 :痰中 SARS病毒基因检测可用于 SARS的早期诊断 ,这对于提前确诊和治疗SARS患者 ,以及尽早排除疑似病例具有非常关键和现实的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但对SARS早期诊断和鉴别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莱姆病螺旋体 PD91 重组外膜蛋白 C(r Osp C)检测莱姆病特异性抗体Ig M的效果 ,为莱姆病的早期特异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r Osp C经纯化、定量后 ,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 ,检测早期莱姆病患者和莱姆病疫区工人血清 Ig M,并与其他检测方法比较检测效果。结果 用 r Osp C EL ISA和全菌蛋白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 12例早期莱姆病患者血清 Ig M,其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6 6 .7% (P>0 .0 5 ) ;r Osp C EL ISA、全菌蛋白 EL ISA检测 98份健康人血清 Ig M,特异度分别为 10 0 %和 96 .94 % (P>0 .0 5 ) ;用 r Osp C EL ISA、全菌蛋白 EL ISA和 IFA检测 2 10例莱姆病疫区工人血清 ,其阳性率分别为 5 .2 4 %、8.5 7%和 7.6 2 % ,3种检测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r Osp C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其用于我国早期莱姆病患者的临床检测和莱姆病流行病学调查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曹琳 《当代医学》2021,27(6):132-134
目的探究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C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站无偿献血的188份标本为研究对象,收集无偿献血筛查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中HCV-核心抗原水平,另采用荧光定量检测法测定血清中HCV RNA水平。以HCV R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分析HCV-核心抗原及HCV RNA检测应用价值;比较HCV RNA不同水平的HCV-核心抗原阳性率;比较不同性质HCV-核心抗原与HCV R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结果。结果HCV RNA阳性检出率为53.72%(101/188),高于HCV-核心抗原的34.57%(65/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核心抗原检测CHC灵敏度为62.38%,特异度为97.70%,准确度为78.72%,阳性预测值为96.92%,阴性预测值为69.11%;HCV RNA水平越高,HCV-核心抗原阳性率越高,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核心抗原阳性组HCV RNA阳性检出率及病毒载量水平均高于HCV-核心抗原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在CHC诊断中具有较高特异度,可缩短窗口期,为CHC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寻找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肾病综合征出血热 (HFRS)方法。方法 采用碘化钠 -异硫氰酸胍 -氯仿法抽提病毒核酸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不同病程中 HFRS患者血清中的汉坦病毒感染情况 ,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特异性 Ig M抗体。结果  84.7%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其中病程为 1周内者检出率为 10 0 % ,1~ 2周者为 6 0 % ,超过 2周者为 33.3% ,而特异性 Ig M的总检出率为 70 .0 5 % ,病程在 1周、1~ 2周、超过 2周者检出率分别为 6 4%、90 %、6 6 .6 %。结论 RT-PCR和 ELISA都是 HFRS的特异性诊断方法 ,两者可相互补充 ,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10 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 (CSF)中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 Ig M抗体 ,为对比同时也检测了该组病毒特异性 Ig G抗体 ,并与血清相应抗体结果比较。其中 13例阳性 ,占 12 .4%。结果表明 :检测 CSF中单纯疱疹病毒 Ig M抗体 ,可以快速确定其疱疹病毒性脑炎 ,方法简单易行 ,具有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GOR是与HCV感染密切相关的宿主细胞单拷贝基因产物,本文报告了GOR抗体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阳性的阳性率为9.42%(13/138)其中HBsAg阳性者为6.32%(6/95)抗HCV阳性者为0%(0/3),HBsAg抗HCV均为阳性者87.5%(7/8),HBsAg抗HCV为均阴性者为0%(0/32);在其它非肝癌肿瘤者中为14.29(4/28),而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血透患者病毒感染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与方法:对4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五种肝炎相关病毒(HBV、HCV、HEV、HGV和CMV)标志物进行了检测。结果:以单项抗-HCVIgG检出率最高,达58.1%;抗-CMVIgM检出率次之,为41.9%;其持依次为HBsAg30.2%,抗HCVIgM25.6%,抗-HBc18.6%,抗-HBs16.3%,抗-HGVIgG9.3%,HBcAg7.0%,抗HBe4.7%,抗CNMV-IgG4.75,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多肽抗体(GOR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以丙肝病毒GOR二段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抗-GOR的ELISA法,结果: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9%、9.1%,阳性血清用兔抗-GOR作阻断试验。其抑制率与兔抗-GOR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抗HBV-IgG、抗HCV-IgG、抗CMV-IgG、RF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性。经对60例慢性丙型肝炎、48例抗HCV-IgG阳性的无症状HCV感染者、63例慢性乙型肝炎、41例肝硬化、32例肝癌、12例白血病、39例血透患者检测,其GO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52.1%、14.3%、31.7%、28.1%、50.0%、43.6%。结论:此法敏感、简便、快速,抗-GOR与丙型肝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血后病毒性丙型肝炎患者,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稳定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献血员及健康人群血清中抗HCV-IgM,观察抗HCV-IgM与肝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自建的检测HCV-IgM的ELISA法,结果:健康人群的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P〈0.005),输血后丙肝炎患者及活动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献血员血清抗-HCV-IgM与HC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献血员血清836份。以HCV混合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微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M单克隆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ELISA检测血清抗-HCV-IgM。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抗-HCV-IgG,以PCR检测血清抗-HCV-IgG或抗-HCV-IgM阳性样品中的HCV-RNA。结果2-巯基乙醇破坏试验及HCV抗原抑制试验结果显示,以所建立的ELIAS检测到的为HCV特异IgM,批内变异系数为3.47%,批间变异系数为7.06%。836份献血员血清中,有2份抗-HCV-IgG阴性而抗-HCV-IgM和HCV-RNA均阳性。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ELISA可较好地用于检测血清抗-HCV-IgM、献血员筛选及防止丙型肝炎传播。  相似文献   

16.
李铮  白雪帆  边惠洁 《医学争鸣》2001,22(8):691-695
目的 以合成肽为抗原建立新型特异性检测抗汉埋病毒IgG和IgM的ELISA。方法 用多肽合成仪合成汉坦病毒核衣原壳蛋白(aa17-66)50个氨基酸残基的核心序列,以此为抗原,通过实验发现这一序列具有较强的抗原性,首次建立了以合成肽为抗原的新型特异性检测抗汉坦病毒IgG和IgM的ELISA,测定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23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9份,正常人血清11份。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20份HFRS血清IgG阳性,21份HFRS血清IgM阳性,本方法的相对敏感性为86%和91%,相对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3%和95%。结论 本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易行,是适于基层医疗单位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HCV核心抗原(C33肽)与鼠血清白蛋白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二株McAb。此二株McAb除与免疫抗原有较强的抗原-抗体反应外,与HCV核心抗原CP10也有很好的反应;但与HCVNS3、VS5及核心区CP9抗原无反应性。在竞争ELISA中对抗HCV-IgG阳性血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分析HCV感染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性中和抗体。 方法以分泌表达HCV包膜E2蛋白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293T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CV E2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HCV E2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32份HCV抗体阳性的慢性丙肝患者血清,然后用免疫荧光分析血清与HCV全长包膜蛋白表达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的结合反应,再用5株HCV假病毒(HCVpp)及两株细胞培养产生的HCV(HCVcc)为模型分析血清的病毒中和活性。 结果32份HCV抗体阳性血清中,26份血清可检测出E2抗体,阳性率81.3%。其中HCV RNA阳性的12份血清均为E2抗体阳性,E2抗体水平与HCV RNA水平负相关。HCV E2抗体阳性血清对5株HCVpp以及两株HCVcc的感染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中和活性与E2抗体水平相平行。结论HCV感染可诱导保护性体液免疫应答,丙肝患者血清中存在交叉中和抗体,提示开发能诱导广泛交叉中和抗体的丙肝疫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作者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5例血液透析(HD)患者的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进行了检测,发现13例抗-HCV阳性,15例HCVRNA阳性,共17例患者(37.8%)HCV标志物(抗-HCV和/或HCVRNA)阳性。将这17例HCV标志物阳性患者与28倒闭性患者作了比较,结果表明,HCV标志物阳性患者的透析时间、输血次数和输血量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1)。对15例HCVRNA阳性患者的HCV基因型的分析表明,13例为Ⅱ型,Ⅲ例为Ⅲ型。本研究表明,HD患者丙型肝炎的感染率很高,这与血液透析时多次接触血液、血液透析器具以及输血次数和输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IgG抗-NS5抗体与α-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以重组HCV抗原及NS3、NS5区段多肽作为抗原,以EHSA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血清IgG抗-NS3、抗-NS5、抗-HCV抗体及其滴度.结果α-干扰素治疗有效组的抗-NS5抗体的阳性率为80%(8/10),无效组为20%(2/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组抗-NS5抗体滴度显著性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抗-NS3、抗-HCV抗体阳性率及抗体的滴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IgG抗-NS5抗体可以作为α-干扰素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