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静脉注射(IV)和动脉内(IA)溶栓联合治疗可能会比单独使用任一种方法更具有优势。对62例非随机的、NIH卒中量表评分≥10分并且符合IV溶栓标准的患者进行IV/IA溶栓治疗。50%的患者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死亡率为18%,症状性脑内出血的发生率为8%。该组的IV/IA溶栓治疗显示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注射和动脉内溶栓联合治疗@Flaherty M.L.$Univ. of Cincinnati Medical Center, 231 Albert Sabin Way, Cincinnati, OH 45267- 0525, United States Dr. @Woo D. @Kis…  相似文献   

2.
对232例无风险因素到存在5种风险因素的年轻(年龄<50岁)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随访6年,其迟发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或心肌梗死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2.1%、6%、19%、26%、30%和67%(P<0.001)。对于无卒中危险因素的年轻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必要进行长期药物次级预防。是否所有年轻缺血性卒中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次级预防@Naess H.$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aukeland University Hospital, University of Bergen, N-5021 Bergen, Norway Dr. @Waje-Andreassen U. @Thomassen L. @谢琰臣…  相似文献   

3.
背景:有关临床试验外的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优点的资料有限。目的:在德国大样本的卒中患者中采用静脉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治疗缺血性卒中,对其数据库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其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设计和机构:对德国卒中登记研究组织内的225家社区医院和大学医院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的队列研究。将2000~2002年间1658例给予tPA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主要观察指标:院内死亡率。结果:166例(10%)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中67.5%的患者在7d内死亡。tPA治疗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年龄每增加10岁,校正…  相似文献   

4.
根据一项国际性卒中试验的结果,在卒中发生之后使用肝素没有明显临床效果时立刻投给阿司匹林,可使死亡和伤残减少1%,这效果虽小却值得注意。此项大规模的急性卒中治疗试验总共包括19 435例疑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人,这些病人被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300毫克/日)、肝素治疗组(5000国际单位或12 500国际单位每日2次)、阿司匹林加肝素组、或者在开始出现症状48小时内不进行治疗组,治疗一直进行到病人出院或持续14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是否与专门的多学科医疗服务、不同的医院病房、治疗方案和专家有关。方法:对来自加利福尼亚所有非联邦急诊医院的资料(1998和1999年)进行回顾,其中包括患者出院管理数据库和住院信息、出院后1年的死亡率资料以及医院对于卒中护理结构元素的调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检测专门的多学科卒中医疗服务、卒中病房、治疗方案和专家队伍对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同时检测与非教学医院相比,教学医院的上述护理元素如何影响患者的预后。结果:受调查医院的应答率为67.5%(257/381),提供了61541例…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CT片高密度征提示脑内血栓形成。本研究旨在确定上述征象的可逆性是否能够提供更进一步的预后信息。方法:本研究作为正在进行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共获得18例接受静脉内注射阿昔单抗和肝素治疗患者的基线及随访期影像资料。对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差异性.结果 青岛地区三级医院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60.77%,其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市级医院最高(65.18%),县级医院次之(63.37%),乡镇医院最低(29.76%),差异有显著性.以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使用最为广泛,分别占服用他汀类药物总数的68.79%和15.50%.结论 青岛地区急性期缺血性卒中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较低,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干预,进行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组47例,未继发癫痫发作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cle,NIHSS)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有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OR=5.519,P=0.048)、病灶在皮质(OR=0.263,P=0.006)、NIHSS高(OR=0.873,P=0.046)3个因素为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论:具有缺血性卒中亚型为心源性脑栓塞、病灶部位在皮质、NIHSS高等因素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易继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一个基于全州医院的卒中登记中心评估静脉注射(IV)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使用情况,以确定可使用该药治疗患者中与使用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改良的分层取样方法以获取16所医院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过前瞩性地确诊病例和收集数据以确定所有入院超过6个月的急  相似文献   

10.
探讨缺血性率中患者血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龄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分析动脉狭窄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吸烟、酗酒等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盖异有显著性.结果高血压是本组缺血性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脂代谢异常、吸烟、粮尿病等.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年 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狡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动脉狭窄危险因素众多,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狭窄的关键. 缺血性卒中患者311例,行  相似文献   

11.
背景和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 R I)选择合适的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新兴方法。尽管对CT所选患者进行发病3h内给予静脉内(IV)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的效果已经被证实,但仍然没有随机、双盲M R I试验的研究。回顾摘要:一部分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对急性卒中患者行溶栓治疗前进行M R I筛查。与CT试验相反,M R I初步研究显示发病至6h的治疗仍有效。本文对导致目前基于M RI的溶栓试验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在5个卒中治疗中心评估应用M R I的标准,按照这些治疗中心的临床医师的个人观点,本研究提出许多有关临床的和M …  相似文献   

12.
吴祥雄  刘开祥 《华夏医学》2021,34(2):195-198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致死、致残率较高,尤其是急性大血管闭塞缺血性卒中更凶险.机械取栓术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再通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减少致残、致死率.尽管闭塞的血管再通成功,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笔者就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发病率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6月在第921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统计分析PSD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2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有75例(33.6%)发生卒中后抑...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卒中与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抗凝治疗在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在我国,缺血性卒中是卒中的主要类型,约占卒中总发病率的 70%~7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各种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增加,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将逐渐增高.由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远高于出血性卒中,因此 ,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是卒中防治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巴伦西亚Requena总医院的Dr.Miquel Angel Martinez-Garcia及其同事在Chest杂志上报告,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可预防缺血性卒中后新的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作者解释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新发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但还需进一步证实。研究人员评价了CPAP对51例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或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接受治疗情况,就其就诊及治疗延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1例,对其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后3 h内于我院就诊患者为36例(15.6%);延迟就诊组与及时就诊组患者的职业状态、脑卒中史、医疗保险、发病模式、发病地与我院的距离、首诊医院、到达首诊医院采用的交通工具、是否呼叫急救车、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各项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医院非我院、未呼叫急救车、居住地与我院的距离及在职人员,其就诊延迟危险因素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脑卒中史及NIHSS较高的患者,其就诊延迟的危险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患者就诊危险性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各个时间段均与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的要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情况门诊就诊组与急诊科就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公众对卒中知识及早期就诊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急诊急救系统的宣传使用,加强卒中单元规范化建设对急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至脑血管检查的时间,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有临床症状、发病2周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 000例,统计分析发病至脑血管检查的时间,探讨影响患者脑血管检查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有237例(11.8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没有进行任何脑血管方面检查(包括在此次发病前进行过脑血管检查的患者).患者从发病到进行脑血管检查的时间≤2 d 494例(24.7%);≤3 d 717例(35.85%),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检查时间主要与患者入院时间、医生重视程度、医院基础设施、患者首诊医院、患者职业及医疗保险情况有关.结论 TCD是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检查的主要手段,其次为颈动脉彩色超声、MRA和DSA.建议对TIA、小卒中和分水岭梗死患者,最好尽快、同时行TCD、颈动脉彩色超声、MRI及MRA检查,以争取临床尽快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亚型中,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起病急骤,其脑梗死体积较大,神经功能损害通常较重,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所谓CCE,是指由来自心脏的脱落栓子阻塞脑供血动脉,从而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占整个缺血性卒中的20%.以往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处理、治疗原发病和使用抗凝药,防止病情进展及再栓塞,但疗效欠佳.很多存活的患者出院时,仍遗留严重语言障碍和肢体瘫痪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首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入组在神经内科就诊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经CTA或MRA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有入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脑梗死分为缺血性卒中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Cox回归模型确定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256例符合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完成随访,30例(11.7%)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饮酒习惯(P=0.028)、吸烟(P=0.00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45)、缺血性心脏病(P=0.002)、抗高血压药物(P=0.036)和他汀类药物(P=0.016)使用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HR=0.410, P=0.043)、吸烟(HR=2.253,P=0.0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0.327,P=0.029)、缺血性心脏病(HR=8.566,P<0.001)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 不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吸烟和既往有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缺血性脑中风,目前对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4种治疗方法,分别是卒中单元,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而卒中单元是处理脑卒中病人最有发展的办法之一。卒中单元是一种管理脑血管病的新模式,是指在医院的一定区域内,如卒中病房中,组织神经专科医生与专职的物理治疗师、心理医师、语言康复师、专业护理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或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健康教育、以改善预后、提要疗效的卒中病人管理模式。并把卒中病人的管理延续到出院之后的家庭医疗和社区医疗,形成卒中病人管理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