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戴二黑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5):F0002-F0002
戴二黑,《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特邀编委,第二、三届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 1963年4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博士学位。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副院长,为石家庄市政协第七至十一届委员,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理事,河北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检验医学管理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委员,《河北医药》编委、《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等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对本院4218例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的不合格标本按标本类型、不合格项目和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分析出的不合格原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在4218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有384例,占9.1%。其中不合格比例最高是痰液、尿液和血液标本3类标本,分别占不合格标本数的22.66%、20.57%和19.01%。不合格原因中最多的是容器使用错误,占24.7%;其次为运输方式错误,占20.1%。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发生率较高,需要结合发生原因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4.
以发展应对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跨越世纪 ,已走过 2 5年的历程。 2 0世纪末 ,周惠平教授曾以“临床细菌学面临的挑战”一文[1 ] ,提出临床细菌学检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企盼着我国微生物检验的新发展。经过短暂的 4、5年 ,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正以发展来应对面临的挑战。临床微生物检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融入 ,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检验水平的提升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 ,快速检验等多项新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检验范围的明显扩展 ,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技术的推行 ,以及一批具有高学历的或经国外培训的高素质人…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微生物检验的新型技术发展很快,如PCR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极大地丰富了临床微生物的检测手段,缩短了检测时间,大大促进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发展。但仍然不能取代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及免疫学检验这些传统的检验技术,它们在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于临床需求,非常有必要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工作。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动态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识、保存、运送、处理、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直至临床医师的理解和应用,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检验失败。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制定持续性的改进计划,是现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痰液作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查出患病率更高,并且,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开展微生物检验前进行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临床检验工作正常运行 ,必须实行全面质量控制( Toc)和全过程质量控制。绝大多数的报道一般均注重分析前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而在 Ross和 Boone报道指出实验室错误分布频率为分析前 46 %、分析中 7%、分析后 47% ,而英国Mario的报道中 ,分析后错误频率为 1 8.5% ,一般报  相似文献   

8.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其认可在我国目前主要根据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GL23: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来进行的。本文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不同阶段,针对学习认可文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现场评审、分析前质量控制、建立危急结果回报制度、持续改进质量和管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与讨论,以促进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作为医学实验室的认可领域之一,其认可在我国目前主要根据CNAS-CL02: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CNAS-GL23: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来进行的。本文根据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不同阶段,针对学习认可文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现场评审、分析前质量控制、建立危急结果回报制度、持续改进质量和管理体系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论述与讨论,以促进我国临床微生物检验领域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对照组)采集的600份微生物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微生物检验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实验组)我院自行制定并应用临床微生物质量管理措施,探讨应用效果。结果:影响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检验人员素质、检测仪器与试剂、患者生理因素、标本留取方式以及标本留取时间,实施微生物质量管理措施后,我院申请信息错误率、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率、容器应用错误率显著降低。结论:微生物检验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徽生物学及徽生物检验》学是集基础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实验教学内容着重于细菌学检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与临床细菌学检验还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缩短这一差距,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即能很快地将已掌握的各种徽生物学的鉴定知识运用到临床检验中去,准确检出病原徽生物,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为此,我们在结合基本技能考核的同时,采用模拟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2.
范欣  王贺  郭晶 《协和医学杂志》2013,4(3):237-237
2013年5月24-26日,第五届北京协和微生物与临床论坛暨国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力建设学术沙龙在京隆重召开。 此次论坛由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学杂志》、《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微生物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北京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临床、检验、药剂及感染控制等专业的医护人员齐聚一堂,与美国、澳大利亚及京、港、台、澳四地的临床和微生物学知名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遵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第3版教材以“临床微生物学导论”作为桥梁,保证教学从医学微生物学向临床微生物过渡。本教材的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和临床病毒学等三篇是主体内容,应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微生物的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性性和微生物检验等四方面,其中确定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是本书的特色。根据临床要求,强调了标本直接检验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篇可在临床专业实习阶段,结合国内外的进展与本医院的实际 状况进行消化。  相似文献   

14.
浅谈做好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已成为检验工作的核心。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涉及到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标本分析和结果的报告与反馈等阶段,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就如何做好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粗浅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微生物检验专业最近一年与临床沟通的案例,采用病例介绍和案例分析,研究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的重要性。通过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微生物检验人员针对特殊病例特殊标本,改进检验流程,找到临床久治不愈的疑难感染病例的真正病原微生物:分枝杆菌、毛霉和放线菌;临床及时修订治疗方案,避免了误诊误治及延误病情。因此,加强临床与微生物检验相互沟通,开拓微生物检验人员的检验思维,发扬医务人员锲而不舍的专业精神,对临床疑难感染病的治疗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配备显微镜、摄像系统等硬件设施,设置血培养血量的评估环节,在审核界面可以随时调取临床相关信息,实现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等各个环节的检验信息传递及质量控制。结果改变了微生物检验原手工操作流程,自动记录了每份标本全流程各节点的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和操作者,提高了检验质量。结论基于LIS,实现了对微生物检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重视临床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加强临床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质量。方法对检验报告单的分析、解释、发出,以及检验结果的登记存档等工作加强管理,把握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结果通过以上各环节质量控制的操作,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使每张报告单都保证其完整、准确,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报告。结论重视并做好检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检验医学近年来蓬勃发展,我省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逐渐为临床感染诊断和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省临检中心”)从1989年开始开展全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微生物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这期间省临检中心先后举办了多次的培训班和提高班,使全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检验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质量控制意识得到提高。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的合格率已达90%以上,但是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7):I0001-I000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ISSN1673-4130 CN50-1176)原名《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1980年创刊,是由卫生部主管、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性国家级期刊,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检验医学成果和发展动态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国际范围内先进医学科学信息和有特色的临床经验,以广大科研人员、临床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等检验医学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对从事检验医学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认真学习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对于新增加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篇幅,笔者提出检验物流的管理是质量管理核心问题,并根据尿液分析前质量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给出了八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