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选择监利县江滩和汉阳县河滩各一个试区进 行了感染性钉螺调查方法的研究。 一、不同距离设框调查监利县江滩试区(8249亩)以行距5m,框距1、5m设框对检出感染钉螺的结果显著地高于10m;汉阳县河滩试区(826亩)以行距5m,框距5、10及20m设框对检出感染钉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监利县长江江滩、江阳县东荆河河滩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省江河滩人畜上洲活动频繁,野粪污染严重,感染性钉螺遍及全洲,鉴于经济与人力等情况,对这类易感地带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本文初次提出了以天天、月月、季季、年年有人畜到达的等级记录,进而使易感地带的人畜常到趋向量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监利县长江江滩,江阳县东河河滩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省江河滩人畜上洲活动频繁,野粪污染严重,感染性钉螺遍及全洲,鉴于经济与人力等情况,对这类易感地带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本文初次提出了以天天、月月、季季、年年有人畜到达的等级记录,进而使易感地带的人畜常到趋向量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湖沼型洲垸亚型流行区的沮漳河西岸枝江段面河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的分布状况,结果河滩有螺面积214万m~2,共调查9247框,活螺框出现率14.40%,活螺密度0.68只/0.11m~2,感染螺框出现率2.54%,感染螺密度0.042只/0.11m~2,钉螺感染率6.13%。不同环境、不同段面螺情各异。96.89%的钉螺和96.13%的感染性钉螺集中分布在距河堤150m以内的洲滩。从而明确了区域性灭螺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钉螺在自然状态的分布规律,苏德隆、陈祜鑫、陈其焘等专家已作了研究,阐明钉螺在水网、湖沼和山区3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分布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但对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报道甚少.作者曾在1991年提出,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与相对聚集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揭示这规律,指导防治工作,我们于1992年春,选择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的洲滩进行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研究.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江下游地区感染性钉螺滩地血吸虫病传染源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江下游地区感染性钉螺滩地血吸虫病主要传染源,为加大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力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9年江苏省扬中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并选择沿江3个易感区域为研究观察区,分别于2009年5-11月在观察区内开展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现况调查。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螺情;采用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和Kato-Katz法调查观察区内当地常住居民和渔船民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顶管孵化法检查观察区内散养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观察区内野鼠等野生动物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哨鼠法测定观察区内水体血吸虫感染性。结果 2007-2009年扬中市分别检查当地居民45300、17400人和16800人,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37%、0.48%和0.44%,未发现粪检阳性者。2009年共检查易感地带居民2124人,血检阳性率为0.6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检查当地渔船民220人,血检阳性率为3.1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对观察区内散养的798只羊进行检查,未发现粪检阳性。观察区内易感滩地每年均能发现感染性钉螺,钉螺感染率曾高达1.49%。共捕获7只野鼠,均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共投放300只哨鼠测定水体感染性,哨鼠总感染率为0.33%。结论本次调查未发现当地人畜及野生动物血吸虫病传染源,当地感染性钉螺的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1985~1987年,我们选择监利江滩和汉阳县河滩各一个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村作为试区进行本研究。 监利县江滩试区选在沿长江干堤边的红光村,钉螺面积1602亩。汉阳县河滩试区选在江集、成功河堤的新邦村,钉螺面积828亩。两个村的人口都在1400以上,血吸虫病感染率较高,1985年调查,分别为37.2及19.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荆州市湖沼地区无牛村和有牛村血吸虫病传染源与感染性钉螺形成的原因,为制定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公安县和监利县无牛村和有牛村有螺环境,对螺情、人畜病情、野生动物保虫宿主(鼠)感染情况、野粪污染情况等开展调查;对无牛村采用哨鼠法测定水体血吸虫感染性。采用秩相关分析对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密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牛村4处环境未发现阳性野粪,哨鼠疫水测定未发现感染性;有牛村12处感染性螺点累计收集野粪374份,野粪平均密度为0.02~0.29份/100m2,阳性野粪平均密度为0~0.01份/100m2,感染性钉螺密度为0.001~0.040只/0.1m2,感染性钉螺与阳性野粪的分布地点一致,其密度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rs=0.1235,P〉0.05)。公安县和监利县垸内有牛村人群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87%和1.37%,公安县垸外人群平均感染率为1.23%,未发现病牛。野鼠调查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耕牛和病人是当地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野鼠成为主要传染源的可能性较小;有牛村耕牛仍为荆州市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血吸虫病是当今世界危害仅次于疟疾的人类寄生虫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947亿[1]。血吸虫病在世界上至少已流行2 300年以上,20世纪初,人们才掌握了血吸虫的生活史,发现钉螺(Oncomelania snail)为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并且发现血吸虫病的流行与钉螺的生态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3]。因此,对有螺地区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及分  相似文献   

10.
黄冈市地处长江中游北岸,辖团风、黄州、涕水、蕲春、武穴、黄梅等6个县(市、区),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建国后,通过积极防治,于1970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0年全市实现了无螺。但从1983年开始,烷外螺情逐年回升,为此,我们对1984年一1995年以来江洲滩钉螺增长和螺情变化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调查方法1螺情监测全市选择监测点29个,对境外江洲滩及烷内可疑环境进行螺情监测,每隔一年,由市里统一考核监测效果。2普查钉螺每年春、秋两季采取系统抽样方法,进行全面的螺情调查,确定钉螺面积,并将捕获的钉螺全部解…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波阳县1982—1991年用等距离设框抽样法系统抽样并解剖钉螺,观察其感染情况,对鄱阳湖草滩的感染性钉螺分布进行了纵向观察,结果为:查出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草滩面积达7618.7万m2,占有螺草滩总面积的48%,其地理分布为沿湖岸线连成片状,查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贵池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区近3年有螺环境调查数据,绘制感染性钉螺分布电子地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贵池区现有钉螺面积2934.8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0.76hm2.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89.52%,呈片带状分布,感染性钉螺面积占99.92%,钉螺孳生和感染严重,其中以湖滩分布为主;内陆环境点多、散,且环境复杂.钉螺分布以三类流行村为主,主要沿长江、秋浦河、升金湖和九华河流域分布,主要植被是杂草,与居民点距离大多较近,无新发现及复现钉螺.结论 贵池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明显减少,钉螺分布呈徘徊态势,形势依然严峻.要提高查螺质量,加大螺情监测和血防执法工作,重点打击感染性螺点和易感环境,结合综合治理,压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江苏省江滩地区感染性钉螺(以下简称阳性钉螺)的现状分布和消长规律,为控制成批急性血吸虫感染(以下简称急感)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县(市、区)为单位,随机抽检5—10个有螺滩,每滩采样5—10个点,每点捕捉钉螺50--100只,然后由专业人员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钉螺的自然感染情况,同时对查出的阳性钉螺滩块及螺点即时进行药物杀灭。结果 5年共检测沿江有螺滩467个(条块),捕捉钉螺169 200只,检出阳性螺滩(条块)102个和阳性钉螺433只,覆盖于12个县(市、区),已占全省沿江县(市、区)的75.0%(12/16)。结论 经连续5年的观察,江滩阳性钉螺面积和阳性钉螺的螺口数呈逐年增长态势,存在着发生成批急感的潜在威胁。因此,加强江滩和通江河道的治理,提高阳性滩地的灭螺覆盖率和灭螺质量以及反复查治江滩散养畜牧的是今后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湖沼地区湖北钉螺不同调查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确定一种比较好的现场抽样与钉螺调查方法。方法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14个滩地中随机选择一个滩地作为研究现场,分别设计常规调查、个人重复调查、交叉重复调查和交叉复核随机抽检调查4种方法收集钉螺数据,从调查的钉螺密度和钉螺漏捡率两个角度分析评价不同调查方法的优劣。结果个人重复调查、交叉重复调查和交叉复核随机抽检调查3种调查方法得到的钉螺密度经Kruskal-WallisH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7,P=0.144),两两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它们与常规调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09.00,P<0.01);交叉复核随机抽检调查的漏捡率(0.57%)、交叉重复调查(5.24%)和个人重复调查的漏捡率(10.26%)经Kruskal-WallisH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4,P<0.01),并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叉复核随机抽检调查的漏捡率最低。结论交叉复核随机抽检调查的效果最好,可用于现场的定量钉螺调查研究中。湖沼地区常规调查的数据应当慎重地用于钉螺相关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浙江省山丘型地区的光壳钉螺对外省及本省异地虫株均不敏感,感染率为0%—2.1%.微肋钉螺对外省湖沼型及本省平原水网型地区嘉善县虫株感染率为1.0%—30.6%;对本省开化县虫株则极为敏感,感染率达22.7%—64.0%.浙江省平原水网型地区嘉兴和嘉善县光壳和肋壳钉螺对外省及本省异地虫株均极敏感,感染率达24.0%—64.6%.浙江省山丘地区钉螺较多,而对外地虫株感染性较低,对外地输入传染源的检测和治疗,可望有较高的防止血吸虫病传播的效率、平原水网地区钉螺少,而对外地虫株极易感,检测和消灭残存钉螺是防止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沼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特点,为制定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荆州市2006~2010年9个县市区上报的阳性螺点资料,采用秩相关分析对感染性钉螺分布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感染性螺点处数逐年减少,年间比较下降率为1.37%~37.35%。感染性螺点分布以沟渠为主,处数构成比87.89%~90.85%,沟渠和河滩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高于其他环境。感染性螺点主要分布在居民点500 m范围内,距居民点100~400 m范围内感染螺平均密度最高,经秩相关分析,感染螺平均密度与居民距离呈负相关。结论感染性螺点分布以沟渠为主,居民点500 m范围内有螺环境为高危易感地带。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与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与特点。方法2007年收集安徽省钉螺调查的数据和各感染性螺点的GPS定位数据,建立感染性钉螺分布空间数据库,用ArcGis9.1绘制电子地图,分析全省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结果2007年全省查出331处感染性钉螺环境,其中湖沼型流行区占62.5%,山丘型流行区占37.5%;现有感染性钉螺面积682.6hm^2,其中湖沼型地区占85.5%,山丘型流行区占14.5%。江滩和沟渠分别是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最多的环境;97.2%的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于未控制村和疫情控制村。草是感染性钉螺分布最多的植被,其次为芦苇与树林。结论全省感染性钉螺的分布与水系的分布关系密切,湖沼型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在长江的两岸江滩、洲滩及其支流水系的河滩、湖泊的湖滩,山丘型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在河流、灌区或多种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云南钉螺星割裂状分布,以坝区为主.钉螺面积以田居多,其次是灌溉沟.坝区钉螺主要分布在小的灌溉沟和稻田埂,山区钉螺主要分布在梯田高埂壁.春季是钉螺交配高峰期,钉螺平均寿命为10.59月.钉螺孳生环境比较稳定,扩散不明显.感染性钉螺则散在性分布在各类环境中,坝区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沟道,山区感染性钉螺主要分布在梯田高埂壁.全年均可查见感染性钉螺,但每年有1个高峰,阳性螺点的疫源性也相对稳定.云南感染性钉螺生存期平均逸蚴量为673条/只,阳性钉螺的寿命,从首次逸蚴算起,平均为171.6 d.感染性钉螺有转阴现象.根据云南钉螺生态学特征查灭螺工作可逐片、逐块推开,做到查1块、灭1块、巩固1块,且以春、秋2季各开展1次灭螺最好.云南钉螺孳生环境比较稳定,钉螺调查以历史有螺区为主,兼顾毗邻地带,不宜盲目扩大.阳性螺点灭螺应适当扩大范围,最好扩大到阳性螺点所在的整个自然片,阳性螺点实施灭螺后要经常开展监测或进行巩固性灭螺.  相似文献   

19.
室内实验条件下培养的感染性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主要来源。为了获取更多的尾蚴,许正元等报道了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逸蚴数量,同时也报道过雌、雄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量。但不同地区钉螺个体大小感染后获得的阳性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数量的关系报道比较少,为此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20.
荆州市感染性钉螺环境分布调查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查螺, 对粪检阳性病人可能的感染地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荆州市 2004-2010年有1 721处感染性螺点, 其中94.1%的感染性螺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500 m, 97%的粪检阳性病人自认的感染地点与最近居民点距离为400 m。采用问卷法调查粪检阳性病人有助于快速确定感染性钉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