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 1 971年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具有血管依赖性假设以来 ,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作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途径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血管新生是依赖于多因子调节的病理过程 ,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调节途径之一。一、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 :人VEGF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6 p2 1 3,由 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组成 ,全长约 1 4kb。由于mRNA剪接方式不同 ,可产生 5种不同形式的蛋白分子 :VEGF1 2 1 ,VEGF1 4 5,VEGF1 65,VEGF1 89,VEGF2 0 6。VEGF各异构体在体内表达量不同[1 ] ,生物学性质也…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 ,在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亢进 ,血管增生显著 ,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 ,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3例人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抗CD34单抗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测定血管新生,抗p53多抗标记p53蛋白.抗VEGF^165单克隆抗体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肺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新生,iMVD4~138.7(44.5±29)/×400,p53突变率为54%(34/63),VEGF的表达率为50.8%(32/63)。p53突变率与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病人性别、年龄等临床参数无关;VEGF与组织类型、临床分期、病人性别、年龄等临床参数无关。结论p53蛋白表达与VEGF和血管新生未见相关;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p53蛋白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实验、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内皮迁出与人血管内皮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和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VEGFR2及其下游的Src、FA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葫芦素D对VEGF诱导的鸡绒毛尿囊膜血管新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VEGF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环模型和划痕实验中血管内皮迁移。葫芦素D能够抑制VEGF刺激的VEGFR2、Src、FAK磷酸化。结论葫芦素D具有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新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及其下游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及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它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并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在调节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VEGF也是胚胎发育、软骨内骨形成、女性生殖系统、以及肿瘤和眼球内血管新生所必需的。另外,VEGF也可诱导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而出现高凝状态。目前,有许多临床实验正在评价VEGF在血管新生依赖性疾病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和抗血管新生药物用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剂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个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共同调控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表达和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良好的预后相关,对PEDF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VEGF及其受体是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因素 ,在抗肿瘤血管新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VEGF在许多肿瘤组织及培养的肿瘤细胞株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 ,其主要的作用途径是通过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flt 1和KDR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构建新生的肿瘤血管。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向的抗肿瘤血管新生主要是针对VEGF和受体作用途径的任一环节 ,阻断VEGF对肿瘤血管的作用 ,从而达到遏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这给临床上的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Folkman[1]于1971年提出的"肿瘤血管生成依赖学说"使人们对肿瘤生长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其中,研究较多、也最有价值的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VEGFR2)来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加速新生血管形成及增加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判断肿瘤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不同肿瘤在新生血管超微结构及其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表达方面的差异性.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新生血管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4、VEGF及其受体Flk-1/KDR在两组肿瘤中的表达特性.结果 恶性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放,基膜不连续,缺乏平滑肌成分.内皮细胞胞体大,细胞核大,畸形,核仁增大、边集,核质比例增大,胞质内吞饮泡多.较多的单个内皮细胞呈裂隙状,血管腔闭塞或明显狭窄.恶性组MVD高于良性组(P<0.05),微血管丰富区位于痛巢边缘.VEGF在乳腺癌性上皮细胞及癌周血管内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Flk-1/KDR在乳腺恶性肿瘤m管内皮细胞旱强阳性表达,VEGF及Flk一1/KDR尤其在癌灶边缘呈强阳性表达,良性组几乎不表达(P<0.05).结论 乳腺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超微结构及分子表达上具有异质性,VEGF或受体Flk-1/KDR可能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分子靶标,癌灶边缘可能是下一步进行乳腺癌分子影像观察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数值模拟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分泌量及分泌来源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围绕VEGF的分泌及其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肿瘤富血管区的过程,考虑细胞外基质的旁分泌作用以及对内皮细胞运动的趋触作用,以微血管密度作为定量指标,探讨VEGF的分泌量及不同的分泌来源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肿瘤增殖细胞区、VEGF高浓度区、富血管区三者统一,微血管密度与VEGF的表达有关,随着增殖细胞区域的扩大,即VEGF的表达越来越多,微血管密度也越来越大,但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VEGF不同分泌来源的比重与微血管密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模型探讨了VEGF分泌量及分泌来源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其中对VEGF的不同分泌来源的考虑可作为研究靶向VEGF治疗肿瘤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VEGF、p53表达与肿瘤血管新生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血管新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VEGF、p5 3在 76例乳腺癌组织和 2 0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对血管新生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评估VEGF、p5 3表达以及微血管计数 (MVC)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VEGF和 p5 3表达阳性分别为 6 1例 (80 3% )和 4 5例 (5 3 9% ) ,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 (P <0 0 0 5 ) ,VEGF的表达强度在原位癌和浸润癌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但是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无明显关联 (P =0 39) ,p5 3的表达强度与浸润或转移均无明显关联 (P >0 1)。良性病变组织、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的MV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癌组织的MVC平均为12 8 6± 4 3 7,且随着病变进展有明显增加的趋势。VEGF表达强度与MVC显著关联 (P =0 0 0 7) ,而 p5 3表达强度则与MVC无关 (P =0 34)。浸润性导管癌无论淋巴结是否转移 ,其VEGF、p5 3表达及MVC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VEGF与癌组织的血管新生及浸润生长关系密切 ,联合VEGF表达和MVC检测可提供预示乳腺癌恶性转归和预后更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是VEGF特异性的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亚家庭中的一个新成员,具有特征性的胞外区和酪氨酸激酶区,因其在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特别是在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中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概括了3种VEGF受体在体内的不同分布,分析了不同VEGF受体在碱基序列及蛋白质功能结构域的异同,并介绍了可溶性VEGF受体功能差异,以及在肿瘤及与血管生成有关等疾病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特异性表达CD34,CD133和VEGFR-2,具有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能。EPCs主要位于骨髓和外周血。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新生。肿瘤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不同因子的趋化作用下EPCs从骨髓动员至外周血循环,然后迁移和定居到肿瘤组织,经细胞因子诱导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新生。VEGF/VEGFR-2信号途径在EPCs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促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及血管新生抑制因子γ干扰素(IFN-γ)、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中的含量,以探讨血管新生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初治重型AA(SAA组) 8例、非重型AA(NSAA组)10例,对照组7例,动态观察5例AA患者,将治疗前后分为初治组和有效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骨髓VEGF、bFGF、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SP。结果:SAA组和NSAA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降低、IFN-γ、TSP均升高(P<0.05),其中SAA组VEGF、IFN-γ、TSP(MnX)差异更明显(P<0.01)。SAA组与NSAA组之间各数据没有显著差异;有效组VEGF高于、IFN-γ、TSP低于初治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只有IFN-γ有显著差异。结论:促血管新生因子水平低,抑制血管新生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AA微血管密度减低、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发生原因之一,血管新生调节因子水平与骨髓造血功能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志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人VEGF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8 RAg)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48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中VEGF和F-8 RAg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30/48),对照组为16.7%(8/48),χ²=64.352,P<0.01。结直肠癌组织F-8 RAg标记的MVD为100.9 ± 16.0,对照组为46.8 ± 11.9,t =18.351,P<0.01。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F-8 RAg标记的MVD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VEGF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与F-8 RAg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 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新生血管有良好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风湿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叫血管渗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是一种特异性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维持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状态、提高微血管通透性的细胞因子。作为血管新生需要诱导剂的VEGF,其与风湿病的关系近年来备受关注。本就VEGF生物学特性及其与风湿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因子。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均呈现VEG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 ,从而形成旁 自分泌作用方式 ,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 ,诱导血管新生 ,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刺激肿瘤细胞生长。采用各种方法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可以阻断肿瘤血管新生 ,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共表达载体转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植入大鼠体内,观察诱导新生血管情况,为移植组织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奠定基础。方法对质粒pIRES2-EGFP/VEGF,岱进行扩增、纯化,以脂质体法转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并植入肾被膜下。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增强绿色荧光蛋白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用RT-PCR检测VEGF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切取移植肾脏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实验组内皮细胞有特异性的EGFP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为13.06%。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和胞浆中均有VEGF表达。RT-PCR显示实验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中有人源化VEGF165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移植后14d,实验组大鼠肾被膜下可见成团的新生毛细血管网形成,而对照组及空白转染组尽管血管内皮细胞仍存活,但未形成明显血窦。结论转染VEGF是促进内皮细胞早期(14d内)形成新生血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是KDR基因编码的、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的Ⅴ型酪氨酸激酶受体,对VEGF通路信号起反应并调节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VEFGR2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及血管源性肿瘤,也有大量表达于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