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技术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排序。方法将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测定22种去鞣质后的中药水煎液与lipid A的亲和力;选择具有较高亲和力的药物与定量脂多糖(5ng/mL)于37℃混合孵育30min,再测定其与lipidA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22种中药均具有与lipidA较高的亲和力(大于100RU);侧柏叶、地骨皮、石榴皮等16种中药中与lipidA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的筛选平台快速而客观,筛选出的16种中药均含有能与lipid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非鞣质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以Lipid A为靶点拮抗内毒素中药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从抗炎中药中筛选出具有拮抗内毒素的中药,为进一步对中药拮抗内毒素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革兰阴性细菌的脂质A(Lipid 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非衍生板建立靶点,跟踪测定赤芍、大黄、黄芩等78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再将筛选出的中药去鞣质后与定量的内毒素(LPS,20、50ng·ml-1)37℃孵育30min后,测定孵育后的样品与Lipid A的结合情况,以评价样品内的活性物质含量。结果在所筛选的78种中药中有12种中药的水提物与Lipid A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在这12种中药中有6种中药的醇提物与Lipid A也具有较高的亲和活性;通过对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的水提物去除鞣质后与LPS的消耗实验,发现所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除鞣质以外的与lipid A具有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并且12种中药中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生物传感器跟踪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筛选平台,筛选出的12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lipid 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物质,为进一步对12种中药抗内毒素有效部位或单体的分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宇鹏  郑江 《中国药房》2008,19(18):1363-1366
目的:从传统抗炎中药中筛选具有拮抗细菌基因组DNA(Cytidine -phosphate -guanosine DNA,CpG DNA)活性的中药并对其进行活性物质含量的排序。方法:将CpG DNA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生物素样品池以建立靶点,测定114种中药水煎液去鞣质后与CpG DNA的亲和力;选择亲和力较高的35种药物与定量CpG DNA (16.5μg.mL-1)于37℃混合孵育30min ,再测定其与CpG DNA的亲和力,以评价药物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114种中药中,半枝莲、薄荷、侧柏叶等35种中药与CpGDNA具有较高亲和力( >100RU) ;侧柏叶、地骨皮、大黄等19种中药与CpG DNA特异性结合的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结论:应用生物传感器跟踪检测技术筛选具有结合CpG DNA作用的中药具有可行性,筛选出的19种中药均含有非鞣质类能与CpG DNA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优选赤芍中抗内毒素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内毒素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样品池中 ,测定赤芍3种方法提取物与内毒素的亲合力及其与内毒素混合孵育后内毒素亲合力的变化。结果 :水浸法提取物与内毒素具有较高的亲合力 ,以1∶40稀释后能够中和78 1 %的内毒素。结论 :赤芍水浸法能够提取到更多的抗内毒素有效成分 ,测定结果与鲎试剂法一致 ;与传统的鲎试剂法比较 ,生物传感器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直观、无干扰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诃子抗CPG ODN组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诃子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CPGODN作用的活性组分。方法:应用水提、离子色谱技术等方法,从诃子中分离制备具有拮抗CPGODN活性的组分;并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对所得到的组分进行与CPGODN结合活性的筛选;观察其对CPGODN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结果: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筛选出与CPGODN结合活性最高的诃子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离子色谱技术从诃子中分离出3组分,其中有3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以第3组分与Lipid A的结合活性最强;并对CPGODN刺激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从诃子中分离出的第3组分具有显著的拮抗CPGODN活性。  相似文献   

6.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给全球公共卫生防控和临床诊疗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开发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是当前药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中含有的化学成分众多、结构类型多样,是寻找抗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天然宝库。本研究根据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征,针对新冠病毒入侵细胞过程中两种关键蛋白S蛋白受体结合域(S protein receptor binding domain,SRBD)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双靶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对6种中药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鉴定,最终从葛根中发现黄豆苷能够与SRBD和ACE2结合。通过SPR亲和力实验测定黄豆苷与ACE2结合的KD为5.18μmol·L  相似文献   

8.
生物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生物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应用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综述 ,探讨了生物色谱法在其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作为一个复杂成分体系,中药药效物质的精准辨识和筛选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瓶颈问题,探索新的实验技术十分重要。方法斑马鱼是新兴的模式生物,具有体外受精、胚胎透明,不需要解剖可方便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发育等生物学优势,可在细胞板中完成实验,需要样品量少,已被欧洲替代法验证中心推荐为新的替代动物。斑马鱼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斑马鱼与人的基因组相似性达87%,大量的研究表明斑马鱼对药物反应与临床反应也高度相似,为斑马鱼应用于研究人类疾病与药物筛选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了较为齐全的中药药效物质筛选的技术体系,并对甘草、阿胶、栀子、乳香等传统中药进行药效或毒性成分的筛选辨识研究。结果本实验室利用斑马鱼模型建立了可涵盖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重要器官等的活性/毒性筛选技术平台。从前期大规模的筛选中,发现甘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利用斑马鱼活性跟踪技术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技术,发现了2个未报道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新阿胶是山东福胶集团的独家品种,是以猪皮为来源,作为阿胶的替代品,但是现代药理学数据缺乏导致市场认可度低,因此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系统开展了新阿胶的化疗损伤后的"扶正"与"生血"的作用机制。中药栀子临床发现具有防治血栓的功效,但是抗血栓的药效标志物并不清楚,作者采用斑马鱼模型整合代谢组学技术,发现3个代表性的抗血栓成分。乳香在历代典籍中具有"孕妇慎服"记载,但是原因不明,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构建发育毒性模型,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证明乳香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并发现了潜在的毒性靶器官,并发现了主要的毒性效应成分。结论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生物,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活性评价、毒性预警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虚拟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其进展,为虚拟筛选在中药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虚拟筛选”、“中药”、“分子对接”、“机器学习”、“药效团”、“分子相似性”、“配伍规律”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从“中国知网”建库以来相关的文献,并利用“万方”、“维普”和“谷歌学术”等查找论文进行补充,对虚拟筛选在中药研究各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有效文献315篇。发现虚拟筛选在中药研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探索新的中药治疗疾病办法、中药配伍规律和协同机制、药物归纳分析、中药毒性研究等6个方面,其中以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和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的研究最多。在虚拟筛选的技术使用上,以分子对接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其他的主要技术手段有药效团模型、分子相似性搜索、机器学习等。在常用的数据库或平台上,主要有TCMSP,STRING,DAVID等16个。结论:虚拟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各子领域中应用广泛且研究成果显著,可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病机复杂,危及生命,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临床上多以抗生素、激素、机械通气等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策略,重点阐释了清热解毒、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四种疗法,探讨了中医药疗法治疗脓毒症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临床脓毒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脂异常疾病,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作用温和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然而,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且作用靶点多,其降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脂质组学作为研究生物系统中脂质及脂质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能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与中药降脂作用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系统地研究中药降脂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本综述介绍了脂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总结了近年来脂质组学在中药降脂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药降脂作用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Bacterial DNA/CpG DNA is recognized as a key molecule during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 Therefore, preventing CpG DNA from binding to its receptor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y.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Radix et Rhizoma Rhei had the highest CpG DNA-binding ability among the seventy-eigh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After the isolation of silica gel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evaluation with affinity biosensor, the active fraction was confirmed and named Fraction D. It was found that in vitro, Fraction D bound to both CpG DNA and lipid A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trongly inhibited LPS- and CpG DNA-induced TNF-α release from RAW264.7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urthermore, Fraction D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TLR9 mRNA up-regulated by CpG DNA. In vivo, Fraction D protected mice challenged with lethal heat-killed E. coli. Using HPLC method, two monomers with high affinity for CpG DN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rhein and emodin. Rhein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CpG DNA- and LPS-induced TNF-α release, but emodin only reduced CpG DNA-induced TNF-α release. Rhein in combination with emodin could play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 on both CpG DNA and LPS-induced TNF-α release,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bioactivity of Fraction D. In conclusion,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platform to screen anti-CpG DNA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using affinity biosensor technology, got active Fraction D from Radix et Rhizoma Rhei and determined rhein and emodin as the main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Fraction D.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炎在近年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中药制剂的抗炎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斑马鱼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抗炎活性的筛选。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领域的报道,从已构建的斑马鱼炎症模型、斑马鱼模型中的炎症介质、斑马鱼模型在中药抗炎药物筛选中的应用3个方面对斑马鱼炎症模型及其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模式生物斑马鱼在中药抗炎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新思路,为抗炎中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从30种中草药中筛选具有抑制脯酰氨内酞酶(prolyl endopeptidase,PEP)活性的天然药物。方法:通过Yoshimoto等建立的方法测出30种中草药75%乙醇、水提取物对PEP的抑制率,并计算提取物的IC_(50)。结果:在30种中草药75%乙醇、水的提取物中,有15种75%乙醇提取物、9种水提取物显示抑制率大于50%;青钱柳的75%乙醇(IC_(50)=3.5μg·mL~(-1))、水的提取物(IC_(50)=4.1μg·mL~(-1))和红景天水的提取物(IC_(50)-3.9μg·mL~(-1))显示较好的PEP抑制。结论:青钱柳和红景天可显著抑制PEP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是借助多种检测手段以植物提取物中代谢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定性、定量分析,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核磁共振(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代谢组学已广泛应用于中药资源研究中。对该技术在中药基原鉴别、野生与栽培品的鉴别、药用部位鉴别、不同发育期的成分鉴定及不同产地药材的品质差异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揭示植物代谢物动态变化趋势,为中药质量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4种中药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蒲葵子、蛇莓、田基黄、鹿蹄草醇提物对Hela和Bel-7402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结果蒲葵子、鹿蹄草醇提物对Hela细胞生长增殖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95.51和95.40mg·L-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蛇莓醇提物200mg·L-1时对Hela细胞有显著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0%,对Bel-7402细胞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0%;蒲葵子对Bel-7402细胞有抑制作用,IC50为122.84mg·L-1,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蒲葵子、鹿蹄草醇提物对Hela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琪  解笑瑜  王嗣岑 《药学进展》2023,47(11):864-874
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作用机制的不明确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筛选,以及对药效物质基础进行解析是中药研究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近年来,基于天然细胞膜靶向特异性的仿生亲和识别系统已被证明是筛选中药活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可在体外实现药物体内过程的模拟,在复杂体系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药物发现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综述了基于细胞膜的亲和识别策略在高效发现中药生物活性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改善与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结肠靶向给药(CTDD)系统的相关进展全面综述,探讨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19种期刊25篇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中药CTDD系统包括pH依赖型、时间依赖型、微生物酶解型、生物黏附型、压力依赖型、脉冲型和联合应用型。结论中药CTDD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中药指标成分、体内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