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心血管术后危重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166例心血管术后危重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和皮下段细菌培养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的尖端病原菌阳性率为41.0%,皮下段病原菌阳性率为47.0%;置管时间>18 d,体温>38.5℃,股静脉置管是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血管术后危重患者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较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插管39例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63,自引:6,他引:57  
目的 观察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术后感染发生率。方法 根据留管时间分为甲、乙、丙3组,插管部位分为A、B两组。术后定期做血培养监测,同时观察插管局部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甲、乙组之间,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甲、丙组之间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A、B两组比较,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留管1 ̄2周时间是安全的,超过2 ̄3周,感染率上升。股静脉穿刺插管的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及其管理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及其管理。方法:132例病人接受了中心静脉置管,用心电图方法监测导管尖端位置,插入深度参考藤井真等方法计算,严格导管的无菌管理,并以0.1mol/L NaOH 2ml冲洗管腔。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插入深度及导管尖端位置适宜,128例病人均于完成输液后拔除导管。结论:正确的插管及管理方法有利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CRS)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5个独立变量,经单变量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术后CRS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为9.2%。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置管时间、术后白细胞减少和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肝移植术后C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CRS的感染率较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CR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54例中心静脉导管阳性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培养结果阳性的中心静脉导管的菌群分布及其药敏情况,并初步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防治措施。回顾性分析54例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的患者,结果提示导管留置5天以上容易并发CRI,以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CRB)多见。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血流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外科术后患者中发生CVC-RI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技术质量、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时间、入住ICU。结论外科术后患者CVC-RI的发生与上述危险因素有关,医院应建立CVC-RI的预防指引,建立操作资格准入制度,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以降低CVC-RI发生率,提高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护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在外科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C与CVC的置管用时、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异常及不良反应.结果 CVC组置管操作平均时间(28.67±5.13) min短于PICC组的(45.20±6.89) min (P=0.035);PICC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14.85±10.29)d长于CVC组的(24.78±8.42)d(P=0.033);PICC组与CVC组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优于CVC组的并发症有5项,而CVC组优于PICC组的并发症仅为静脉炎.结论 对于长期营养(>4周)的患者提倡使用PICC,护理管理者应着眼于PICC技术的培训与发展;而CVC具有置管操作时间短、流速快的优点,更适合于重症急诊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心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10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均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结果 100例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22例,感染率为22.0%,其中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5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4例、粪肠球菌感染3例,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各1例;均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症状消失;中心静脉压感染年龄≤50岁者感染率为12.5%、>50岁者感染率为26.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者感染率为9.1%、有并发症者感染率为28.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穿刺者感染率为17.8%、颈内静脉刺激、穿刺者感染率为21.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接头和封管液优化者感染率为17.6%、常规者感染率为3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种类为双腔者感染率为21.4%、三腔者感染率为27.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时间:<7 d者感染率为9.1%、7~10 d感染率者为20.0%、>7 d者感染率为40.7%,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积极处理并发症、缩短置管时间及根据药敏试验应用抗菌药物,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相似文献   

9.
谭超 《中国卫生产业》2020,(7):80-81,84
目的探讨外科中心静脉导管(CVC)护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外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CVC置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开展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针对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将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目的是确保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避免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共行570例PICC术,本研究总结了术后不同位置导管异位对静脉输液的影响,以期为PICC的维护和并发症处理提供帮助。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570例患者中有83例(14.6%)出现不同位置异位,其中5例异位至头静脉(A组),男1例,女4例…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导管病原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CVC)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临床各科送检的CVC病原学结果及细菌耐药性。结果3189份CVC标本中471份(14.77%)检出致病菌514株,G+球菌、G-杆菌和真菌分别占42.41%、40.66%和16.93%;最常见的致病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3.81%)、铜绿假单胞菌(13.23%)、肺炎克雷伯菌(7.59%)和鲍氏不动杆菌(6.23%);91.18%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8.57%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12.00%肠杆菌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44.12%铜绿假单胞菌和34.38%鲍氏不动杆菌全部耐药。结论CVC检出病原菌以耐药菌为主,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及导管护理,是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范昭豪  邓亮  戴武强 《现代保健》2014,(11):154-156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与传统的胸穿针行胸穿术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基层医院推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取代传统胸穿针进行胸穿术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0例胸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包的胸穿针行胸穿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气胸发生率、伤口感染率、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单次抽液成功率及结核性胸腔积液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和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气胸发生率和住院期间穿刺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单次抽液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可减少气胸发生率,减少抽液次数,单次成功率高,住院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0月100例结核性胸膜炎伴发中至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胸腔穿刺抽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3月后胸膜厚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胸水包裹、复张性肺水肿、胸膜反应、气胸)。结果胸水吸收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缩短,治疗后第3月胸膜厚度治疗组比对照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方法简单、易操作、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危重病者中心静脉导管性脓毒症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CRS)的临床特点、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2001~2003年发生的40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0例CRS中,共分离出74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42株,真菌12株.CRS最常见的病原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常见的是绿脓假单胞菌.大多数细菌均有较高程度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10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0%和65%.结论CRS的有效处理方法是及时拔除感染的导管.万古霉索和(或)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CRS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方法对置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与导管的优劣、插管操作是否正规、置管后护理和患者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优良材质的导管;置管操作要规范、熟练;规范化置管后护理和提高置管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是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Nutrients》2022,14(12)
Although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related thrombosis (CRT) is a severe complication of home parenteral nutrition (HPN), the amount and quality of data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RT remain low. We aimed to describe current practices regarding CVC management in French adult and pediatric HPN centers, with a focus on CVC obstruction and CRT. Current practices regarding CVC management in patients on HPN were collected by an online-based cross-sectional survey sent to expert physicians of French HPN centers. We compared these practices to published guidelines and searched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pediatric and adult HPN centers’ practices. Finally, we examined the heterogeneity of practices in both pediatric and adult HPN centers. The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34 centers, including 21 pediatric and 13 adult centers. We found a considerable heterogeneity, especially in the responses of pediatric centers. On some points, the centers’ responses differed from the current guidelines. We also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ractices in adult and pediatric centers. We conclude that the management of CVC and CRT in patients on HPN is a serious and complex situation for which there is significant heterogeneity between HPN cente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more well-designed clinical trial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7.
587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CVC-R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587例中心静脉穿刺并置管患者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87例患者平均相关性感染率为14.1%,其中革兰阳性菌占分离菌的47.0%,革兰阴性菌占分离菌的38.5%,真菌占分离菌的14.5%。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分别为7.8%、8.5%、18.4%、28.9%,置管时间≤7、8~14、≥15d的导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为6.9%、7.5%、38.9%。结论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和贵要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规范穿刺技术、严格置管护理、减少留置时间,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发病率、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护理对策降低感染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05年1-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干预措施,并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2005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4例,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24.07%;2006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7例,发生感染8例,感染率14.04%;2007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59例,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10.17%;2008年血液透析静脉留置导管66例,发生感染4例,感染率6.06%.结论 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插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针对性地实施干预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