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调查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观察91例化脓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切口术后愈合过程中切口表现与拆线时间及感染率,对照组48例为生理盐水切口冲洗组;引流组43例为生理盐水切口冲洗后,脂肪层下方放置引流管组,并与单纯性阑尾炎24例的切口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置放引流管后,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率(9.30%)显著下降(对照组35.42%,P<0.01),术后愈合拆线时间(6.63±1.95)d较未置引流管组(10.58±5.53)d病例明显缩短(P<0.01),伤口表现正常,愈合过程顺利,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达到单纯性阑尾炎切口甲级愈合的时间水平.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甲级愈合病例数量,且不延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方法,为降低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试验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阑尾炎常规术后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的管理模式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的时间以及切口疝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1周后观察组切口达到甲级愈合的有46例、乙级愈合的有3例、无丙级愈合,对照组甲级愈合的有32例、乙级愈合的有12例、丙级愈合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7±2.3)d、切口愈合时间为(6.8±1.8)d,对照组分别为(8.7±2.6)d、(16.8±3.4)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仅1例慢性窦道占2.04%,对照组有4例出现切口疝,发生率为8.16%,5例慢性窦道占1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准备、术中保护切口及时关腹冲洗,术后及时换药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78例,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后,于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能够提高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将引流管置于患者脂肪层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于近一年期间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将6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2组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研究组置引流管于脂肪层下,对照组为常规操作,观察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在愈合程度为1级的百分比较对照组要多,且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上较对照组要少(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化脓性阑尾炎术中将引流管置于患者脂肪层下,能减少切口感染情况,促进切口愈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的9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术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Ⅰ期愈合率、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6.12%)、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20.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Ⅰ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积极采取切口感染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和切口愈合时间,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促进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腹壁切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352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负压引流管的时间分组:观察组自2013年3月-2018年3月,共190例;对照组自2008年3月-2013年2月,共162例;观察组,术中皮肤皮内缝合前,皮下组织不缝合,在脂肪底、筋膜上留置一次性乳胶负压引流管。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10 ml/24 h)且查血常规+CRP (WBC计数10×109/L,N80%,CRP60 mg/L)和降钙素原(0.05 ng/ml)正常时拔出引流管;腹壁常规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全层间断缝合5针,未留置引流管,皮下放置乳胶引流条。研究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分级、疼痛程度、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均无甲级愈合病例,观察组患者切口乙级愈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切口不良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部切口放置管负压引流能显著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有效减轻绒毛膜羊膜炎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能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并统计其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康复情况。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的14.00%(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为(26.53±3.58)和(5.48±1.56),均短于对照组的(34.96±4.12)d和(9.45±3.22)d(P<0.05)。结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冯丽芝 《现代养生》2014,(8):238-238
目的:探讨分析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中愈合良好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伤口愈合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自制带侧孔负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7~10 d,引流量明显减少时拔除引流管;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缝合腹壁切口.结果 观察组37例中仅1例(2.7%)发生切口感染,无切口裂开者,切口愈合时间(9.36±2.18)d.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7例(23.3%),其中切口裂开3例(10.0%),切口愈合时间(12.25±4.06)d.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6,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P<0.05).结论 应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行术后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预防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期切口缝合负压引流管放置在妇产科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腹壁刀口脂肪液化需二期缝合的妇科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二期缝合时放置负压引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二期切口缝合法。观察两组行二期切口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拆线时间、切口愈合的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均愈合良好。观察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为25~30 ml,术后第3天引流量5~10 ml,第5~6天引流管中无液体引出。观察组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拆线时间[(15.8±3.9)、(8.9±1.7)、(9.6±1.8)d]与对照组[(27.8±4.8)、(11.7±2.3)、(14.1±2.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妇产科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二期切口缝合手术时表面放置负压引流管可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腔炎与开放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2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散性腹腔炎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开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3±4.8)min,引流管留置时间(3.6±2.1)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6.2±4.5)h,平均住院(5.5±3.0)d,2例术后感染;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阃(54.7±3.6)rain,引流管留置时间(5.5±2.2)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42.6±3.8)h,平均住院(7.5±2.5)d。12例术后感染,两组各项比较均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腔炎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患度广大病人。  相似文献   

12.
汤青芳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295-1296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6例剖宫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前应用抗生素组(观察组)及术后应用抗生素组(对照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及血液学检查结果,观察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65.4 mL,对照组为159.2 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为96.2%,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0.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高体温>38℃者4例、对照组术后最高体温>38℃者7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者2例,对照组术后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者9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产褥感染例数分别为1例和1例,对照组术后腹部切口感染、产褥感染例数分别为5例和3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有1例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陈雄  李杰  李俊 《现代保健》2012,(21):20-21
目的:探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在治疗结肠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患者使用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并与单独使用腹腔镜治疗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留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同时统计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肠穿孔、伤口感染和术中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结肠镜为主,而较大的肿瘤则应以结肠镜治疗为辅,双镜联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硝唑无盲区冲洗预防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无盲区冲洗,观察组采用替硝唑注射液,对照组腹腔冲洗用替硝唑注射液,缝闭腹膜后用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为(3.12±0.43)d,明显早于对照组的(5.64±0.40)d,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感染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硝唑无盲区冲洗可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切口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龚德真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135+137-135,137
目的分析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2011年间治疗的120例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对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一期伤口愈合114例(占94%),切口感染7例(占6%),3例行二期缝合。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腹腔引流物、局部及全身抗厌氧菌药物的使用与切口感染有关,而性别、年龄、切口长度与切口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避免长时间的手术操作,正确使用腹腔引流物;合理选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全身基础疾病可以有效地将切口感染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庆元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行消化道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及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5.00%),甲级愈合率(51.67%)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切口愈合,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针缝合器闭合妇科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开腹妇科手术(子宫全切术、附件区良性肿瘤手术、开腹探察术等)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无针缝合器闭合手术切口皮肤,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两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麻醉方式基本相同,比较两组两组缝合切口皮肤时间、皮肤伤口平均瘢痕宽度(术后2月)、术后住院天数、切口一期愈合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无针缝合器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2.56±0.87)s、(5.11±0.28)d、(0.22±0.13)cm,传统针线缝合切口皮肤时间、住院天数、伤口瘢痕宽度分别为(5.91±1.78)s、(6.13±1.82)d、(1.36±1.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均为99.0%,相比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65±1.55)分及满意人数57(57.0%),对照组满意度评分(6.33±1.54)分及满意人数3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不满意人数25(25.0%)高于观察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针缝合器闭合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能缩短缝合切口皮肤时间;明显减少皮肤伤口瘢痕宽度,且伤口一期甲级愈合率高,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浓缩液痔科洗剂坐浴对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3例采用中药浓缩液痔科洗剂坐浴,对照组95例采用1:5 000高锰酸钾(PP)溶液坐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的水肿、疼痛、渗血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浓缩液痔科洗剂坐浴中药坐浴可明显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渗血,减轻水肿,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何玉娥  赵晓丽 《现代保健》2014,(22):107-109
目的:评价对比分析外阴癌术前备皮时间、方法及术后切口护理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26例,将术前备皮时间改为术晨执行,备皮方式改为先用消毒剪刀剪毛后用电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改为开放式并每天用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对照组28例,将术前备皮时间仍定为手术前1天执行,并用手动剃须刀剃毛,术后切口第4天仍采用传统敷料覆盖。结果:实验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备皮时间、方法及切口护理措施是降低切口感染的重要手段。术后引流管护理、尿管护理、排便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等均为降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肠道、阴道、外阴准备、病室环境准备是手术切口部位预防感染的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