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创搔刮术治疗腋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污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生厌的臭味,是整形外科门诊常见疾病。笔者于2005年6月-2006年11月,采用微创搔刮术治疗腋臭2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微创手术治疗腋臭后的换药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腋臭俗称狐臭,是因腋下皮肤大汗腺分泌物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被一种特殊的链球菌感染后分解产生的一种特殊臭味,常发生青壮年[1],天热汗多时最明显,其汗常为淡黄色。腋臭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而其中以手术治疗是根治腋臭的主要方法[2]。近年来微创式手术治疗腋臭应用较多,其目的也是将腋部皮下毛束层(即生发层)破坏清除掉为目的,而抑制汗腺的分泌。此种手术方法不切除皮肤,术后恢复快,不显瘢痕,较为美观,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
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法在微创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腋窝部分泌的汗液有特殊难闻的臭味,俗称狐臭。它是由一些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和氨所致。患者因其异味而影响正常的工作交往,造成心理压力。临床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自2003年,我科采用微  相似文献   

4.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过度分泌,其排泄的汗液被皮面附存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异臭味[1],常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人际交往.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采用顺腋横纹双平行小切口治疗腋臭患者8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皮瓣结合高频电刀电灼治疗腋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能彻底清除腋臭大汗腺的方法,力求达到根治腋臭的最佳效果。方法:69例腋臭患者,选用皮瓣法手术。作平行于腋窝皱襞的两条切口,使腋毛区皮肤等分三段,皮下分离形成皮瓣。在皮瓣掀起剪除大汗腺分泌部之后,用高频电刀及普通双极电凝电灼大汗腺根部。结果:所有腋臭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其中67例完全无臭味,2例臭味残留。高频电刀电灼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无影响。而普通双极电凝电灼瘢痕明显。结论:高频电刀电灼大汗腺残留根部辅助皮瓣法治疗腋臭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污垢混合后,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整形外科门诊常见疾患。目前对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有利弊。从1994年2月至1996年12月,我科应用抽吸术治疗腋臭18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  相似文献   

7.
腋臭又称臭汗症,是腋窝部分泌的汗液有特殊难闻的臭味,俗称狐臭。它是由一些细菌分解顶泌汗腺分泌的汗液中有机物质(蛋白质和脂质),产生有明显气味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和氨所致。我科自2004年开展小切口微创腋臭刮除术以来,治疗患者415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肿胀麻醉负压吸刮治疗腋臭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腋臭主要是由于大汗腺的分泌功能异常,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皮肤表面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需氧性白喉杆菌等的分解,产生短链脂肪酸及氨而放出的臭味,影响社交,患者易产生自卑心理。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小切口肿胀麻醉[1-2]负压吸刮治疗腋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  相似文献   

9.
微创手术治疗腋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腋臭是由腋部大汗腺分泌的一种令人生厌的臭味。目前的手术方法很多,近些年不断推出无创、微创治疗腋臭的术式,虽然减少了手术创伤,但仍存在不彻底、复发性、并发症等方面的问题,6年来笔者采用肿胀麻醉、微切口进入皮下分离、清刮治疗腋臭,效果满意。现就如何防止术后出血、复发、瘢痕等并发症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0.
腋臭是因腋部大汗腺的异常分泌,再经细菌分解所致.其臭味轻重不同且难闻,不仅影响人际交往,而且会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自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笔者采用腋皱襞切口联合抽吸法治疗腋臭患者33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腋臭症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以及其分泌液经腋部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有关。腋部细菌中的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反应可产生腋臭味;顶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较为严重;与遗传有关。腋臭症是美容外科常见病。腋臭症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8年4月起采用腋窝皱折平行双切口腋毛区皮下修剪结合XH—II超高频美容仪烧灼皮下汗腺、毛囊的术式治疗腋臭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腋臭症是多汗症和臭汗症的统称,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旺盛以及其分泌液经腋部细菌分解后所产生的六碳至十碳的不饱和支链脂肪酸有关.腋部细菌中的类白喉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反应可产生腋臭味;项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较为严重;与遗传有关[1].腋臭症是美容外科常见病.腋臭症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98年4月起采用腋窝皱折平行双切口腋毛区皮下修剪结合XH-Ⅱ超高频美容仪烧灼皮下汗腺、毛囊的术式治疗腋臭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正腋臭又称"狐臭",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汗液被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而形成的特殊臭味~([1])。自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美容医院美容外科采用小切口皮下修剪腋臭根治术对286例腋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86例。男性102例,女性184例;年龄18~42岁,平均23.8岁。肥胖52例(男性22例,女性30例),吸  相似文献   

14.
腋臭症是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过多的含蛋白质的混浊液体,经细菌分解后产生一种臭味,又称狐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15~40岁的青中年男女,常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夏季气味明显,不但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社交,而且还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而手术疗法是根治腋臭的较好选择.自1993年3月至2008年11月,笔者采用腋窝皱襞小切口的手术方法治疗腋臭症患者104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污垢被细菌分解后,散发出特殊臭味,为皮肤科常见病[1].因气候环境因素,腋臭在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极大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腋窝大汗腺主要分布于真皮深层和皮下脂肪浅层,分为分泌部和排泄部,排泄部开口于毛囊漏斗部位[2].根据这一解剖特点,只要去除皮下脂肪层毛囊周围的大汗腺即可明显减轻腋臭症状.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4月,采用顺腋纹方向小切口法搔刮清除大汗腺和毛囊治疗腋臭患者312例,愈后瘢痕不明显,获得良好效果.但也出现相关并发症,如术后血肿、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近年来我科认真分析并发症原因,总结经验及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膨胀麻醉微小切口分离抽吸根治腋臭术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腋臭是整形美容外科的常见疾患。它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污垢混合,产生的特殊气味脂肪酸-丁酸异戊酸引起,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目前对腋臭的治疗方法众多,有外用药、注射、大范围手术切除带大汗腺的腋部皮肤以及“Z”和“S”形改良皮肤切口[1]和新近报道的膨胀吸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腋臭是由于腋部大汗腺分泌的汗液与杂菌圬垢混合后 ,散发出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为美容外科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腋臭的方法很多 ,疗效各有利弊。 1 996年以来 ,我科用小切口皮下双层分离法治疗腋臭 1 6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 ,女性 1 4例 ,男性 2例 ,其中 2例分别于 1 0年前、 3年前行激光治疗 ,1例2年前用多功能美容仪治疗无效。年龄 1 7~ 42岁 ,均为双侧腋臭。1 .2 术前准备 术前洗澡 ,嘱重点清洗腋窝。常规备皮。术时患者平卧 ,肩胛下略垫高 ,上肢外展 ,曲肘掌心向上置于枕部 ,用龙胆紫沿腋毛分布区边缘…  相似文献   

18.
腋臭是由腋部大汗腺分泌的一种令人讨厌的臭味,给患者尤其是青年男女带来许多烦恼.目前,该病治疗方法颇多,然而效果不一.笔者经1年的实践探索为56例腋臭患者实施了改良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经1个月至半年随访,疗效满意.此疗法用小弯剪除去大汗腺,中厚皮瓣覆盖原位,去除异味,不显瘢痕,显效而实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腋臭为临床常见疾病,原因是腋窝大汗腺的分泌物在适当湿度及温度下,由于细菌或霉菌的作用,使脂肪酸等物质分解而释放特殊臭味。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将腋窝毛发区皮肤切除,手术效果可靠,缺点是术后腋窝形成瘢痕,如面积较大,皮肤切除缝合后瘢痕挛缩上肢抬举受限。其他治疗方法如腋臭刮治,激光,电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应用微创搔刮术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行1cm长切口,用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腋毛区皮肤真皮基底层及脂肪层,用专用腋臭刮匙刮除附着于真皮的脂肪球,彻底破坏毛囊,后用绷带加压包扎。结果 410例病例中,394例腋下臭味完全消失而治愈,16例留有轻微异味。结论 微创搔刮术治疗腋臭,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恢复快,愈合后不留明显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