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吴公平 《中南药学》2006,4(4):314-31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市[2004]49号)中明确指出:“为配合药品配送、连锁进县到乡,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可以进行建立区域性药品配送站的研究和指导。在进行研究和探索过程中,鼓励将基层的药品批发企业改组成区域性药品配送站。”2004年4月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湖南省药品配送中心(站)设置条件和申办程序》(湘食药监发[2004]9号)。  相似文献   

2.
引导和规范农村药品配送企业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克稚 《中国药事》2007,21(11):883-884
在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中,药品配送企业承担着为广大农村诊所、药店提供药品的重要职责。结合目前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实际,就农村药品配送企业的设置、监督、考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立士 《中国药业》2006,15(7):10-10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我局在大力构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中,积极引导和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乡村药店直接配送药品,实行药品购销三统一,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也降低了药品监管成本,为全区药品购销、使用的监管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药品流通网络的发展、改革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胡明  吴蓬  杨俊斌 《中国药事》2006,20(7):387-389,448
本文回顾了经济体制改革前后我国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药品流通体系的改革方向,探讨了农村药品配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市是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试点地区之一。2003年9月,我市在3个县(区)7个乡镇进行试点,到2003年底,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初步形成了建立“农村药店经营连锁体系、乡镇药品供应配送体系、医院药房规范管理体系和药品监督管理网络体系”(以下简称“四个体系”)的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总体思路。2004年初,“两网”建设工作在全市铺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04年底,全国要有60%的县(市)建立健全农村药品监管网络;有不低于60%的县(市)实现药品连锁、配送进县到乡,有不低于40%的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供应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孙邦琼 《安徽医药》2005,9(1):68-69
农村的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是强化农村药品市场监督,保障农村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马鞍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使农民群众能吃上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放心药"根据省局的部署于2003年在农村进行药品"两网"建设试点,取得了不少经验.本文就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途径与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强  江启成 《安徽医药》2008,12(6):560-561
农村药品监督与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开展4年多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如连锁经营程度低、部分定点医院和药店药品价格虚高、“两员”队伍激励不足等问题;建议提高宣传效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鼓励连锁配送、加强“两网”建设经费保障,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督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徐东升  周秀娟  冯捷 《中国药事》2006,20(6):336-337
实施药品集中配送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农民用药负担的有效途径,是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加强农村“两网”建设指导性意见中,明确规定了药品配送工作的具体目标,但是,这项工作在一些地区却始终未能启动,有的只停留在试点水平,有的实施配送时间不长,因多种原因中途停止等。药品配送工作难以突破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四大瓶颈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李映辉 《中国药事》2006,20(3):142-143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广大农村建立药品供应和药品监督网络,以确保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3.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分成2组,穿刺抽液+冷冻+加压包扎组(19例),手术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对穿缝合组(39例),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2组治愈率、复发率,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1次治愈后痊愈5例,复发14例,治愈率为26.3%,复发率为73.7%,有效率为78.9%,其中耳廓增厚6例,1例并发化脓性软骨膜炎.观察组治愈38例,复发1例,经过1次穿刺后治愈,治愈率为97.4%,复发率为2.6%,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无耳廓变形、增厚,无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并发症.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对穿缝合是治疗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高效、首选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