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美国从1980年就进行实验性猴麻风的研究,开始时用取自天然感染猴麻风的西非产Mangabey狠的细菌接种Mangabey犷岌、罗猴及非洲绿猴现在已可甩人麻风瘤中  相似文献   

2.
已知末梢神经的麻风损害早期有神经束内水肿,据认为是由于受周围的腱膜或韧带压迫所致。作者从天然感染猴麻风的Mangabey猴收集麻风菌,接种子罗猴和非洲绿猴,待其发生实验性麻风后再检查其尺神经及它的分枝,发现束内水肿主要见于神经走行中易受机械性压迫  相似文献   

3.
末梢神经在其走行中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在临床上也往往成为问题。有的病变可位于末梢神经本身,或者位于周围组织、或者兼而有之,这可相互影响而使病变复杂化。作者用取自天然感染的猴麻风之麻风菌,感染Mangabey猴,使之发生实验性麻风,然后对其左侧的腓神经和尺神经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由于某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高的地区,也是麻风流行的地方,故有人认为HIV和麻风杆菌感染之间存在联系,而又有学者否认此观点.因为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在遗传学、抗原性、生物学等方面类似于HIV,所以作者用感染SIV的孟加比猴的麻风杆菌接种罗猴进行研究.本文报道了其中3只罗猴的尸体解剖的详细的病理学发现.  相似文献   

5.
在黑长尾猴发生自然获得性麻风,促使人们重新估价非人灵长类动物对麻风的易感性。过去仅报道,九带犰狳接种麻风杆菌可发生瘤型麻风(LL),其它动物或仅发生有限的感染,或因免疫损伤而发生播散。本文作者报道,在黑长尾猴、恒河猴(Macaca mulatta)和非洲绿猴(Cercopithecus acthiops)三种猴中成功地传染上麻风,但在松鼠猴(Saimiri Seiureus)中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6.
由西非运入美国的一只雌性非洲长尾黑猴(Mangabey monkey,Cercocebusatys)发生了皮肤病损,活检发现为典型多菌型麻风病变。由病损分离出的抗酸杆菌完全符合麻风菌已知的所有特征。后来,将此菌转种于其它黑猴,获得了成功。原自然感染的该雌猴的病情目前已静止。  相似文献   

7.
作者将麻风杆菌(ML)以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菌量感染黑长尾猴(SMM)。用来源于SMM的ML(猴ML)感染31只动物,又用来自人麻风的ML(人ML)感染4只SMM,并对它们进行了4~12年的观察。 24只SMM经隐静脉(IV)和皮内(IC)(每耳两个部位、鼻尖、外前臂、外腓肠部和眶周)两种途径联合接种猴ML(MI=5%~10%),其中22只在接种后2个月到7年发展成麻风。以较大剂量(大于10~(10))人ML,从IV和IC两种途径接种SMM,也能发展成麻风,但约需要7  相似文献   

8.
血清学、生化学及对分枝杆菌细胞壁进行脂类分析证明,这些试验对分枝杆菌的分类及麻风杆菌鉴定都是有用的。但这些特征大多数是以体外生长的分枝杆菌为基础进行研究得到的,而目前麻风杆菌尚不能体外培养,加之体内外生长的菌特征不同,所以麻风杆菌的鉴定仍是一个难题根据鼬鼠甲基分枝菌酸脂薄层层析(TLC)模型在体内、外生长时无区别这一特点,启示作者设想用分析麻风杆菌的甲基分枝菌酸脂做分类的标志。作者用TLC将从感染组织分离出来的麻风杆菌、从麻风活检组织中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只6月龄雄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在接种麻风杆菌56个月杀死后的尸体解剖结果.此猴用自然获得麻风的黑长尾猴麻风瘤研制成的菌匀浆作静脉(菌量约1.5×10~8)及左、右耳,唇和额部的皮内(每个部位菌量为1.5×10~8)感染.肉眼,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表明该猴发生了全身性瘤型麻风.肉眼可见,在皮肤、周围神经、鼻粘膜和周围淋巴结有明显损害.额、手背、足及尾部的皮肤增厚,干燥有鳞屑.阴囊和上唇出现弥漫性肥厚.耳轻度增厚,沿边缘有结节.前臂及下肢末端有浸润性红斑,趾甲延长而变形.手的桡神经和胫神经的足底分支及腓浅神经肿大并呈黄色.鼻粘膜肿胀.  相似文献   

10.
自从挪威学者韩森(Hansen)于1873年发现麻风杆菌以后,很多人都曾试图用各种方法建立动物感染模型,但都没有成功。直到1960年美国研究者Shepard才成功的创建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20多年来,该模型已作为麻风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广泛应用,他人在小鼠足垫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实验感染模型。现将这些研究工作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发现麻风菌后花了约120年还是不能使它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改用组织培养仍不成。1971年Kirchheimer等发现犰狳对麻风菌敏感,后来用裸鼠和蒙加贝猴接种亦获成功。从这些动物能获得麻风菌,便开始了对其基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麻风菌尚无法培养的情况下,近10年人们用从实验感染麻风菌的犰狳和裸鼠等身上取得的分枝杆菌做了大量工作。现美国和英国一些实验室保留着很多已感染的犰狳,有些是由WHO资助,就用得自这些犰狳的杆菌供许多研究者对麻风菌进行生化、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通常每篇文章开头都要感谢犰狳模型供应了大量麻风菌,才使研究得以进行。将这种细菌用超声波粉碎后以SDS-PAGE电泳处理,已分离出一些分子量不等的蛋白抗原,并生产出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正在广泛使用。用这些细菌还分离出一种酚糖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美国公共卫生署路易斯安那州卡维尔医院中许多有关犰狳的研究活动,包括生产和供应麻风菌;繁殖犰狳用于研究麻风的基本课题;研究犰狳的分枝杆菌和奴卡氏菌菌丛以及在医学应用方面使用犰狳做模型的情况。关于生产和供应麻风菌问题,卡维尔医院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的麻风免疫计划,在卡维尔保持了相当大量的一批感染麻风的九带犰狳,这些犰狳组织被运送到实验室用于批准的研究计划。另外,还提供麻风菌用来制造麻风菌素,供给该计划中需要麻风菌素的工  相似文献   

14.
利用鼠麻风菌的细胞培养模型试验了几种药物对鼠麻风菌的作用。利福平(1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能抑制巨噬细胞中鼠麻风菌的增殖,而氨苯砜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在鼠麻风动物感染模型中的结果完全一致。新药R—773(10μg/ml和5μg/ml)也能抑制细胞内鼠麻风菌的增殖。因而,鼠麻风菌的巨噬细胞模型可望作为麻风药物筛选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数种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现在有了研究麻风菌入侵体内的工具。在Rees和McDougall首次报道的试验中,使胸腺切除并经X线照射的小鼠接触含麻风菌的气溶胶。在接触麻风菌的2年中,有1/3的小鼠发展成为播散性感染,因此认为麻风菌是经肺进入体内的。随后通过气管切开术将麻风直接注入肺,试图使裸鼠感染,但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生化实验证明麻风杆菌和鼠麻风杆菌是代谢上完整的菌,它们能氧化琥珀酸钠、含硫氢基的物质以及油酸、吐温80和酵母提取物中之未知的热稳定成分。鼠麻风杆菌能氧化上述某些物质产生三磷酸腺苷(ATP)。基于这些研究,作者设计了体外培养麻风杆菌用的培基,并用人麻风瘤(以下简称H)和用麻风杆菌感染的犰狳(以下简称A)中的菌进行培养试验。结果均分离出强抗酸分枝杆菌并能规律地传代培养。其主要的做法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结核样型麻风的上皮样细胞反应和瘤型麻风有泡沫细胞形成,一直被认为是麻风病理上特异性的改变。近年来通过对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以及对麻风患者神经病变,包括日常外检工作中常见的真皮神经病变,进行了大量的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麻风神经病变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下面就各型麻风的神经病变作简要的叙述。神经感染的早期麻风杆菌进入人体的途径至今尚未查明,但已知杆菌进入机体后,最初免疫系统不能察觉,它不受阻碍地散布全身。杆菌有很强的进入外周神经内膜的能力,但原因不明。感染的最初期,杆菌存在于神经干和真皮神经的雪旺氏细胞内,电镜显示雪旺氏细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次麻风专家会议(1976年)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200万麻风患者,有人甚至估计有1500万,并继续以每月1.5~2万新病例的速度增加。上述患者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在非洲及亚洲的部分地区,流行率往往超过10‰,高流行区的年发病率可达4~6‰。因此,麻风是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菌苗或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流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往由于体外培养和动物接种都未成功,无从获得足够数量的麻风菌供免疫预防研究。近10多年来虽然麻风菌的体外培养研究仍然没有取得突破,但随着各种动物感染模型,特别是犰狳感染模型问世,对麻  相似文献   

19.
有关结节病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水平增高的问题研究已很多,已证明测定ACE水平可作为结节病的一个诊断依据。结节病血清中ACE活性的增高反映其白细胞/巨噬系统受到了刺激。自1971年用人麻风菌接种犰狳使其产生全身性感染以来,犰狳已被用作人麻风的感染模型。1979年Rea等曾对感染麻风的犰狳血清中的ACE进行了测定,发现其浓度升高。作者用Leiberman改良的Cushman和Cheung氏法对麻风菌感染前后的犰狳血清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猴、瑞士小白鼠和 CBA 小鼠进行麻风杆菌接种实验。有些猴在接种之前不作任何处理;有些作了胸腺摘除;还有一些猴摘除胸腺并全身照射1000~25,600(原文如此——摘者注)伦琴单位,使其免疫受损。然后根据不同情况用5千至5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