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调查云南省保山市蚊虫及其自然感染虫媒病毒状况,为蚊媒病毒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9月采用诱蚊灯法在保山市隆阳区农村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检测蚊虫标本中黄病毒属、甲病毒属、布尼亚病毒属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脑病毒)等相关病毒核酸,阳性者进行C/prM基因序列测定、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捕获蚊虫3种8 202只,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和骚扰阿蚊(Armigeres subalbatus)构成比依次为88.50%(7 259只)、11.43%(937只)和0.07%(6只)。蚊虫标本分30批进行RT-PCR检测,14批三带喙库蚊中检测到乙脑病毒核酸,并获得14株乙脑病毒C/pr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14株乙脑病毒与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同在一个进化分支,并与2007年保山市腾冲县和2010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和瑞丽市)的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结论 三带喙库蚊为保山市的优势蚊种和乙脑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当地存在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流行,此为近10年保山市首次检测到基因Ⅰ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河南省南阳市采集蚊虫标本,进行西尼罗病毒基因检测,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并分析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2006年从南阳市采集蚊虫标本,将标本研磨处理后进行巢式PCR检测西尼罗病毒核酸,用细胞培养法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新分离到的乙脑病毒,扩增分离株PrM和E基因区,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蚊虫标本6231只,巢式PCR检测西尼罗病毒结果均为阴性。从标本中分离到7株病毒,经鉴定均为乙脑病毒。基因分型显示7株病毒均为基因Ⅰ型,新分离株在E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4%~100%。新分离株与P3株和SA14-14-2的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7%~88.2%和87.3%~87.9%。新分离株与P3株相比存在10个共同氨基酸差异位点,但在决定毒力的关键位点不同于SA14-14-2。结论河南省南阳市2006年乙脑病毒流行株为基因Ⅰ型,毒株的毒力基因没有明显改变,所有标本均未检测到西尼罗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3.
广西199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的监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锦华  刘伟  陈杰 《疾病监测》2001,16(6):230-232
1999年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称乙脑 )发生流行 ,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根据疫情数据记载始于 1 953年。 1 952 - 1 999年 ,乙脑在全区分布广泛 ,各地市、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 ,近 1 0年发病率波动在 2 72 /1 0万 - 2 3 32 /1 0万。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报告辅以笔者现场调查 ,实验室血清学检测。1 999年广西遇到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 ,气温偏高 ,气候反常。乙脑疫情发生流行来势凶猛 ,病情严重 ,发展迅猛 ,蔓延快 ,局部区域出现暴发流行 ,病死率高达 2 2 % ,疫点显弥漫性分布 ,涉及面广 ,病例高度分散。全区共报告 659例乙脑 ,发病…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仔猪血清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三峡库区监测哨点仔猪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IgG抗体达到50%的时间段,为当地乙脑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重庆市万州区、涪陵区和渝北区共4个监测点采集仔猪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G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仔猪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个监测点中,重庆市万州区和渝北区仔猪在5月初感染乙脑病毒,5月中旬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达到50%以上;重庆市涪陵区、湖北省秭归县仔猪在5月下旬感染乙脑病毒,6月中旬达到50%以上。其中猪场中的仔猪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散养猪(χ2=43.797,P0.05)。结论三峡库区监测点仔猪乙脑病毒IgG抗体50%阳转时间出现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之间。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每年大约有(35~50)×103例患者,其中约10×103例患者死亡[1]。乙脑患者中重症患者往往留下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病毒主要经蚊虫或吸血昆虫传播,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人体后,病毒先在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随后进入血流,引起免疫反应,抗体与病毒抗原结合,沉积于脑实质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补体,产生免疫损伤[2]。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2002年4月至2006年8月,我院共收治乙脑患儿2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方法 以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组为模板,RT-PCR扩增NS1基因片段,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初步鉴定该蛋白的特异性. 结果 成功扩增出乙型脑炎病毒NS1基因片段,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表达,并且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区的蚊虫进行乙脑病毒分离鉴定。方法2005年6、7月在北流市和靖西县居民区的畜圈内采集蚊虫标本,用C6/36和BHK21细胞分离乙脑病毒,用ClustalX(1.8)、Mega3.1等软件进行分离株E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两地共采集三带喙库蚊771只、骚扰阿蚊425只,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3株基因1型乙脑病毒,3株病毒之间E基因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最大同源性为99.3%和99.8%,与越南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最大同源性为98.4%和99.6%。结论从2005年采集自广西的蚊虫中分离到3株基因1型乙脑病毒,这是首次报道在广西分离到基因1型乙脑病毒。  相似文献   

9.
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经蚊虫传播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在10%以下,重型和极重型病死率可高达15%以上。如何降低死亡率,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院2000年至2002年连续3年31例“乙脑”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2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隔离措施、病情观察、安全保护、皮肤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通过精心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云南省2009年和2010年分离的4株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阐明近期乙脑病毒流行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基因型。 方法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ustal X、DNAstar和Mega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结果 2009年和2010年在云南省中部和西部地区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riorhynchus)中分离到4株乙脑病毒,其中YN09M57株基因组全长10 967 bp,DH10M865、DH10M978和DHL10M62株基因组全长均为10 965 bp,均编码3432个氨基酸。这4株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3%~99.9%和99.5%~99.9%,与来自GenBank的7株基因Ⅰ型乙脑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3%~99.9%和99.7%~99.9%;与基因Ⅱ、Ⅲ、Ⅳ和Ⅴ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78.7%~89.7%和91.4%~98.4%;与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株在E蛋白编码区有15个氨基酸位点差异,均位于抗原关键位点之外。基于E基因、全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云南4株乙脑病毒均为基因Ⅰ型,并形成2个进化分支,分别与相邻省份和东南亚流行株进化关系较近。 结论 云南新分离4株乙脑病毒属基因Ⅰ型,虽然它们之间及其与该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位点存在某些差异,但决定病毒毒力和抗原性的关键位点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提示这些乙脑病毒流行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以儿童发病为多,临床上多以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和脑膜刺激征与病理反射阳性等为特征。重症可发生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9年分离自江西省蚊虫标本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JX0939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其基因组特征。方法使用针对乙脑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组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新分离乙脑病毒JX0939株基因组全长10965个核苷酸,从97位到10392位,共1029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登录的所有59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其核苷酸总体差异率为1%~17%,氨基酸总体差异率为0.1~5%。与目前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株相比较,只有88%的核苷酸同源性,全基因组共存在1237个核苷酸差异,83个氨基酸差异。提取GenBank登录的及本实验室测定的不同省份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JX0939株属于基因1型乙脑病毒。结论新分离的乙脑病毒JX0939株属于基因1型,与2007年中国分离株SH17M-07进化关系最接近,与疫苗株SA-14-14-2相比关键位点氨基酸未见变异。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主要包括隔离措施、病情观察、安全保护、皮肤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恢复期护理、心理护理。认为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感染所致的脑膜与脑室质的炎性病变,是中枢神经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由于乙脑疫苗的广泛接种,儿童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成人发病率相对升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急性脑实质有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水肿、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情发展迅速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我科共收治重症乙脑患儿60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81例乙脑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73例(90.1%),好转6例(7.4%),死亡2例(2.5%)。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夏秋季。病势凶险且发展迅速。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重症乙脑患儿18例,经积极治疗,细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预警指标体系。 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会议法拟订乙脑预警指标体系初始框架和指标,然后应用德尔菲法确定预警指标和指标权重。 结果 建立了包括人群免疫水平、传播媒介、贮存宿主、社会因素及病例相关指标的5项一级预警指标及对应的10个二级预警指标。 结论 建立了适用于中国乙脑防控的预警指标体系,但需要利用历史疫情对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