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巧玲  蒋雨秀  董昆  韦丽珍  陈代祯  梁霞  李玲 《护理研究》2011,25(35):3246-3247
[目的]探讨口服酚酞与缩短灌肠天数对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酚酞加常规灌肠至无粪石、无肉眼粪渣,再继续灌肠3d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至无粪石、无肉眼粪渣,再继续灌肠7d进行手术。[结果]两组患儿术前灌肠时间和灌肠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清洁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酚酞的同时缩短灌肠天数,不影响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治疗效果,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两种灌肠法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的优劣性。方法:对比两种灌肠法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肠梗阻治疗有效率:研究组为93.1%,对照组为75%。两组结果经χ^2检验,P〈0.05。结论:研究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灌肠方法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HD)合并粪石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HD合并粪石患儿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20例。甲组用生理盐水回流灌肠,12 h 1次,灌肠后给予3∶2∶1液保留灌肠。乙组用生理盐水回流灌肠,12 h 1次,于灌肠前30 min给予3∶2∶1液保留灌肠。丙组用生理盐水回流灌肠,6 h 1次;之后给予3∶2∶1液保留灌肠,12 h 1次。比较三组肠腔恢复通畅时间及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发生率。结果:丙组肠腔恢复通畅时间及食欲下降情况优于甲组、乙组(P<0.05),丙组体温升高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对HD合并粪石患儿给予生理盐水回流灌肠,6 h 1次,之后给予3∶2∶1液保留灌肠,12 h 1次,能较快恢复肠腔通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标准化tig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新生儿外科755例年龄1d至16岁住院需灌肠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行标准化的回流灌肠,共计灌肠6960例次。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的标准化、质量的标准化、健康宣教标准化,实行回流灌肠人员操作资格准入考核与认定原则,并定期召开灌肠专题质控会,观察灌肠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水中毒等的发生情况以及肠腔残余粪便量情况。[结果]755例患儿中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和水中毒等灌肠并发症,其中750例(99.3%)患儿的肠道准备满意,术中肠道清洁,未见残渣,5例(0.7%)腔内可见少量粪石残渣。[结论]实施标准化的回流灌肠,肠道准备满意,患儿痛苦减轻,工作效率提高,可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孙继友  刘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069-3069
我院自2005-2008年底采用双氧水、甘油及氯化钠注射液自制混合灌肠液治疗粪石性肠梗阻,并以传统的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作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的过程及结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粪石嵌塞误诊肛周脓肿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粪石嵌塞误诊肛周脓肿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文3例均因肛周坠痛来院就诊,经问诊及简单查体首诊均误诊为肛周脓肿,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并行直肠指诊及相关医技检查确诊为粪石嵌塞.予手指抠出肛门口粪石或肛门镜下钳夹取出,并予0.2%肥皂水清洁灌肠,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无不适.结论 表现为肛周疼痛而其他症状不典型的粪石嵌塞患者易误诊,行直肠指诊可明显降低该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刘佩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93-5393
粪石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内粪石等引起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老年粪石性结肠梗阻日益增多。但是,小肠粪石在临床罕见,由粪石引起的小肠梗阻更罕见,早期临床诊断困难,现将我所发生1例老年粪石性小肠梗阻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安全有效处理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的积粪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70例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行结肠灌洗结束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观察组生理盐水行结肠灌洗前2h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观察术前发热发生率、灌肠效率、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热发生率、灌肠效率、术前平均灌肠时间、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积粪处理方面,采用生理盐水结肠灌洗之前2h给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效果好,提高了灌肠效率及术中肠道清洁度,缩短术前肠道准备时间,且溶解的积粪在体内存留时间短,减少肠道对细菌毒素的吸收,降低发热发生率,缩短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优于结肠灌洗结束予液状石蜡保留灌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不畅的因素,为提高灌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68例回流灌肠的效果进行分析,所得数据应用SPSS1.0软件包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 影响回流灌肠效果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肛管润滑剂的选择、肠道狭窄段的长短、肠腔有无粪石积聚,灌肠期间有无饮食配合,回流灌肠前有无保留灌肠,保留灌肠液的选择、保留灌肠的时间及灌肠时有无配合腹部按摩等.结论 应针对影响回流灌肠的不同因素,在操作中要注意避免其对灌肠效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粪石性肠梗阻10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涛  汤艳艳  谢亮 《临床医学》2010,30(5):67-68
目的探讨粪石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0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前3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5例诊断为肿瘤性肠梗阻,2例诊断梗阻原因不明确,术中均证实为粪石性肠梗阻。结论典型病史结合影象学检查可提高粪石性肠梗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标准化回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新生儿外科755例年龄1d至16岁住院需灌肠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行标准化的回流灌肠,共计灌肠6 960例次。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的标准化、质量的标准化、健康宣教标准化,实行回流灌肠人员操作资格准入考核与认定原则,并定期召开灌肠专题质控会,观察灌肠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水中毒等的发生情况以及肠腔残余粪便量情况。[结果]755例患儿中无一例发生出血、穿孔和水中毒等灌肠并发症,其中750例(99.3%)患儿的肠道准备满意,术中肠道清洁,未见残渣,5例(0.7%)腔内可见少量粪石残渣。[结论]实施标准化的回流灌肠,肠道准备满意,患儿痛苦减轻,工作效率提高,可以促进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王婉秋  肖小娥  曹萍  周红霞  王颖  苗春林 《护理研究》2008,22(32):2956-295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最佳用量。[方法]将6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每日均灌肠1次,每次灌肠时间不超过40min,术前灌肠8d~12d。观察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对照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按常规剂量即100mL/kg计算。观察两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最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师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两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可提高术前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3.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婉秋  肖小娥  曹萍  周红霞  王颖  苗春林 《护理研究》2008,22(11):2956-295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最佳用量。[方法]将6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每日均灌肠1次,每次灌肠时间不超过40min,术前灌肠8d~12d。观察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对照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按常规剂量即100mL/kg计算。观察两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最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师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两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可提高术前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4.
双氧水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粪石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粪石性肠梗阻是一种罕见的小儿急腹症 ,目前治疗尚存不足之处。我科 1990年元月~ 2 0 0 1年 8月 ,采用双氧水保留灌肠法 ,旨在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 ,提高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2 8例 ,有 18例为先天性巨结肠粪石性肠梗阻 ,10例均呈肠梗阻表现。年龄最小 5个月 ,最大 6岁 ;女性 8例 ,男性 2 0例 ;粪石最大 8 5cm× 7.0cm× 6 .5cm ,最小 6 0cm× 5 5cm× 5 0cm。全部病例均用双氧水保留灌肠法治愈 ,疗程最短者1天 ,最长 5天。2 治疗方法用 3%双氧水 5~ 10ml,加液体石蜡 15~ 30ml,保留时间 30min~ 2h ,待肠…  相似文献   

15.
口服洗肠液代替清洁灌肠的临床观察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时彩燕盛芳肠道检查前需做好肠道准备,通用的常规方法是在检查前2-3天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检查当日晨禁食,检查前2小时用0.2%肥皂水或温开水清洁灌肠,以排出物中无粪渣为标准。这种方法术...  相似文献   

16.
粪石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于2007年4月收治1例直肠癌术后2年并发粪石性肠梗阻患者,经采用综合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老年人便秘导致的粪石性肠梗阻不同灌肠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确诊老年便秘性肠梗阻患者36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常规灌肠法(B组)和持续注水深入置管灌肠法(A组),各18例。结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用时、治疗次数、梗阻缓解等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注水深入置管灌肠法在老年人粪便性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有显著效果,其方法安全、有效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因阵发性腹痛1周,呕吐、腹胀、便闭4天,以蛔虫性肠梗阻入院。术中见回肠末端有一约5cm直径类圆形粪石造成肠腔梗阻,行肠壁切开取石、减压。术后第12天因出现典型不全性肠梗阻表现,以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被两枚直...  相似文献   

19.
便秘最常见的原因是痉挛性或弛缓性肠蠕动减弱。此时肠内容物向前推进很慢,水份被吸收,大便因失水而变硬,顽固性便秘时,常能形成「粪石」。遇到这种情形,泻药、一般清洁灌肠法、甘油灌肠法往往无效。在我们医院的神经科临床上采用了存留灌肠法:肛门注入200—250毫升洁净开水,温度不超过38℃(通常这样温度的水很快即被吸收),15分钟后,再给病人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和洁肠水疗仪灌肠治疗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需清洁灌肠治疗的便秘患者按就诊序列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洁肠水疗仪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治疗结束后记录灌肠效果,调查患者感受.结果 两组均有1例灌肠不成功,未排出宿便,腹胀未缓解,予人工方法取出粪石,故灌肠效果无差异.对照组30例患者诉肛管插入时胀痛,24例诉灌肠液输入后腹胀、腹痛,观察组未出现上诉情况,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肠水疗仪灌肠效果与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疗效相当,但安全、有效、恒温,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