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在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LADA)早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胰岛素治疗,而治疗组40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真胰岛素和C肽水平、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及临床特点.结果两组酮症发作情况、体重指数、肝肾功能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6个月时GADAb、ICA阳性率下降(P<0.01),空腹及餐后2h C肽增加(P<0.01),餐后2h真胰岛素亦增加;1年时GADAb、ICA阳性率下降更加明显(P<0.01),空腹及餐后2h C肽和真胰岛素水平进一步增加.结论对于LADA患者,早期进行雷公藤多甙治疗比单纯胰岛素治疗更有利于缓解自身免疫的损害和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对LADA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阳性48例患者分为胰岛素组与口服药物组个各24例。分别于0、12、24、36个月进行随访测定空腹C肽和HbAlc。结果发现:①两组入院时FCP、HbA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②随访12个月,口服药物组FCP水平与胰岛素组相比虽低,但无统计学意义,此时,HbAlc明显高于胰岛素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24、36个月口服药物组FCP明显低于胰岛素组,HbAlc明显高于胰岛素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ADA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与口服药物组相比,有更好的保护胰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0例健康者(正常组)和120例初诊为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组)测定空腹及75 g馒头餐后2 h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测定糖尿病组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水平。观察糖尿病组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和自身抗体与胰岛细胞功能关系。结果糖尿病组GAD-Ab、IAA、ICA阳性率分别为38%(45/120),7%(8/120),6%(7/120),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组胰岛素、C肽比正常组分泌增多,ISI降低;3种抗体全阳性、GAD-Ab阳性、IAA阳性、ICA阳性组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均低于全阴性组。结论在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预示其胰岛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探究肥胖对Ⅰ型糖尿病影响,为Ⅰ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到2011 年间的入院患者共102 例,其中4 例为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9 例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89 例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对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并记录,然后测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 肽、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餐后2hC 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血脂.结果:经与非肥胖Ⅰ型糖尿病患者比较,肥胖Ⅰ型糖尿病易发生冠心病、高脂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P〈0.05;空腹、餐后2h C 肽时水平高,P〈0.05;不易出现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比较,后者发病年龄较小,初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素依赖,P〈0.05;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与非肥胖经典Ⅰ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比较,后者发病年龄小、病程短、初诊时空腹血糖水平高,易出现酮症酸中毒及依赖胰岛素治疗情况,但糖尿病周围神经合并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小,P〈0.05.结论:肥胖性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同Ⅱ型糖尿病类似[1].  相似文献   

5.
朱锋  俞颖  魏佳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4):274+303-274,303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表达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27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分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胰岛素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探讨抗体阳性结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阴虚热盛组GADA、IAA、ICA 三种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阴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6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酮症组(24例)和非酮症组(22例),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酮症组与非酮症组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 C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症组24例,仅有1例出现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或胰岛细胞抗体(ICA)阳性。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在酮症起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胰岛β细胞强化治疗后患者症状可缓解;另外,调整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羟酶抗体(GAD-Ab)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9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GAD-Ab、ICA,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C肽水平,按是否存在GAD-Ab、ICA分组分析。结果29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GAD-Ab阳性率为16.2%(47/291),ICA阳性率为10.6%(31/291),GAD-Ab和ICA全阳性者占4.1%(12/291),抗体阳性组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明显低于抗体阴性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AD-Ab及ICA测定对糖尿病正确分型、指导临床用药、早期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急救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重要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显效率为79.07%0(34/43),即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并且实验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尿酮体消失的时间、酸中毒纠正的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急救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十分显著,并且安全科学、便捷有效,值得被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空腹血糖(FPG)、C-肽及餐后血糖(HPG)水平。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PG、HP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清β-羟丁酸的测定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的测定方法及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6例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和29例未发生酮症酸中毒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血清β-羟丁酸酶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β-羟丁酸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随血酮体的增加而上升,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测定对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酮解毒汤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南  左俊岭  张瑜 《新中医》2003,35(2):36-38
目的:观察清酮解毒汤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K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治疗组用清酮解毒汤加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酮转阴所需的时间和5天内酮症的复发率、治疗前后血清生长激素、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2组血酮转阴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5天内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长激素(GH)、皮质醇(CS)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而治疗组GH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清酮解毒汤能明显降低生长激素水平,提高胰岛素生物效应,调节体内物质代谢,减少酮体生成,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深圳市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关系。方法:对25例LADA、3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VDR—Bsm I位点基因型。结果:T2DM患者VDR基因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纲(20-3%vs.6.7%,P〈0.05),基因犁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0.6%vs.13.3%,P〈0.05),基因型bb明显低于止常对照组(59.4%vs.86.7%,P〈0.05);LADA患者Bb基因型频率以及B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BsmI位点多态性与LADA易感性可能无关,但与T2DM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秦佳佳  李瑞满  顾家樑 《新中医》2006,38(12):24-25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结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一致。治疗组46例,采用葛根素注射液结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尽量推迟妊娠到胎儿成熟、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C肽等指标及2组并发症、母儿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P2BG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C肽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其中治疗组TG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TC值虽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无围产儿死亡,妊娠结局良好。结论:葛根素注射液结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2型糖尿病对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效果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DM120方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DMl20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原先治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治疗组给予DMl20方,对照组给予糖脉康;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C肽、体重指数(BMI)、腰围(wc)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lc、FINS、空腹C肽、HOMA2一IR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WC改善(P〈0.05);组问治疗后比较2hPG、FINS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Ml20方对降低T2DM患者的餐后向糖、减郫睛岛素柢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与酮症酸中毒患者血脂测定及血气分析的变化关系.方法:尿酮体阳性患者进行血气监测,采空腹血查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肾功能等,并分析酮症与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气指标及其他脂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糖代谢异常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气指标的变化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83例酮症与酮症酸中毒患者空腹血糖(FPG)、HbA1c、CHOL、TG、Apo-B、尿素氮(BuN)、肌酐(CREA)的检测结果得知,随着病程进展而增高,呈正相关,与HDL-c、Apo-A1呈负相关.结论: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并发心、脑、肾等心血管病变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病程进展,根据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酮症酸中毒患者,调节酸碱平衡,以防止酮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保心合剂对自身免疫性慢性心肌损伤模型小鼠的免疫调节及心肌保护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腹腔接种含CVB3的vero细胞冻融液建立自身免疫性慢性心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保心合剂大剂量给药组)、B组(保心合剂中剂量给药组)、C组(保心合剂小剂量给药组)、M组(空白模型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组),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及抗心肌抗体(抗ADP/ATP载体抗体、抗岛受体抗体)阳性率。结果抗心肌抗体(抗ADP/ATP载体抗体、抗岛受体抗体)阳性率:M组阳性率分别为77.78%、100%,A、B、C组阳性率则明显下降,3种不同剂量给药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细胞因子(TNV-α、IL-6)水平:M组TNF-α及IL-6水平均高于给药组(P〈0.05),3种不同剂量给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M组及A、B、C三个给药组细胞因子水平与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保心合剂具有免疫调节及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抗心肌抗体阳性率进行免疫调节,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指标,以探讨HCV患者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情况。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浊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电化学发光法对75例HCV感染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检测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TG,抗TPO)。结果HCV感染者RF、ANA、抗TG和,或抗TPO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CV感染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者其RF、ANA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者(P〈0.05);HCV-RNA阳性者其RF、ANA阳性率明显高于HCV-RNA阴性者(P〈0.05)。结论HCV感染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且与病毒的复制有关,提示自身免疫反应是HCV感染后肝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抑抗助孕汤治疗女性不孕及流产患者抗精子抗体(AsAb)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对96例AsAb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予抑抗助孕汤口服,对照组29例子强的松口服,共2疗程。治疗前后测定AsAb及C3bR。结果:2组AsAb均有下降(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C3bR较正常人低(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AsAb阳性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人低下,抑抗助孕汤能有效降低体内的AsAb抗体,改善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雎敏达 《新中医》2023,55(6):110-114
<正>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由于成年期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老年人多发,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需要完全依赖胰岛素治疗。LADA的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类似,疾病初期临床症状具有隐匿性,经口服降糖药治疗不佳且并发症和继发症较多而就医,多数患者因早期未出现典型症状易被误诊、漏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或胰岛细胞抵抗,或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检测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e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LE组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显著升高(P〈0.05)。SLE不同病情活动期比较,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LE不同病程比较,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加大,其中3个月~2年病程组、高于2年病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中西结合组L、T4、FT3、FT4均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TSH显著低西药组(P〈0.05)。SLE各组TPOAb、TGAb、TR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SLE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现象,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降低抗体阳性率,调节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