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影响现代健康的众多不利因素中,为首的既不是病菌、病毒,也不是三废污染,而是人们不甚留心的懒散,在悄悄的吞蚀着人们健康的机体,使其过早的衰老,乃至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医学家们又称它是现代人健康的一种腐蚀剂。 或许有人对此表示不解:懒散不就是活动少了一些,生活散漫一点吗?能对健康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我们切不可轻视懒散,它是只笑面虎,甚至会使人感到一时的舒服。必须扯去蒙在它头上的面纱,唤起人们的高度注意。 懒惰——使人身体虚弱:身体虚弱者包括两种人——病人(或病后初愈)和懒人。与此相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健康的众多不利因素中,为首的既不是病菌、病毒,也不是“三废”污染,而是人们不甚留心的懒散。有人称它是一个无形的魔鬼,藏在千千万万人的背后,在悄悄地吞噬着健康的机体,引来各种疾病,使人过早地衰老。因此,医学家们又称它是现代人健康的一种腐蚀剂。 相似文献
3.
“假如你们将来不愿意悲伤,那就不要忽视你们孩子目前的任何一件极细小的行动。不要因为自己的溺爱,就变成瞎子和聋子”。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孩子的安全岛,在这个岛上风吹不着、日晒不着、冻不着、饿不着、热不着、伤害从何说起呢?但是我们确实发现了在家庭这个安全岛上,孩子们得到的保障只有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当中还包含着我们给予他们保障的同时所带给他们的伤害——尽管这伤害是我们没意识的。 我们的孩子在家庭中受的伤害,我感觉很像服用一种慢性中毒 相似文献
5.
正要什么尽管说,爸爸什么都给你买。宝贝,妈妈全都听你的。被父母长辈过度宠溺的孩子不知道为人着想,自私自利。父母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慢慢地,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让步和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行为乖张专横。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父母应尽快反省自己的行为。1老大,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小豪的雅号。因为成绩差,他留了一级,但在新的班级,他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6.
表面上看起来,溺爱仿佛有那么一点伟大的味道,因为从现象上看,溺爱的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的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可以说,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制地在给予自己. 相似文献
7.
<正>砰的一声,陈贝甩上门离开了家。五分钟前,她和女儿因为换手机的事吵得天翻地覆。女儿想要5 000元买一款号称自拍神器的手机,陈贝不同意,理由是丈夫半年前才给女儿换了一部最新款的手机,而且女儿应该把精力放在高考上。虽然已经决定参加艺术类招考,但文化课至少要达到分数线。一提到成绩,她趁机数落了女儿几句。于是从小被宠坏的女儿用穿透力极强的高分贝喊道:你别管我,别管我!我就要换,就要换!陈贝不想再次因为母女吵架声音过大而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用来养的,不是用来溺爱的。可惜等我明白这句话时,一切都晚了。儿子刚生下来时,全家欢喜得不得了,又是满月酒,又是百日宴,好不热闹。公公婆婆喜得爱孙,更是爱不释手,放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家伙俨然家里的小祖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和实施,目前,城市幼儿中独生子女占95%以上。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此,大多数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而过分宠爱,这就是溺爱。 溺爱心理及其行为,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不良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一、不宜过早学电脑 据海外媒体报道,一些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对他们的成长无益。他们说,实施电脑教育的最早时间应在上小学以后。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心理学家说:“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温暖、艺术灵感以及理解都已远远地离开了他们。”曾担任过学龄前教师,同时也是儿童协会组织协调人的爱尔蒙 相似文献
13.
很多文章都提到过多摄入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家长也认为糖是孩子饮食中的“杀手”,甚至禁止孩子吃糖果、喝饮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广义上的糖指碳水化合物,其中包括单糖、双糖、寡糖及多糖,多糖中又包括糖原、淀粉和膳食纤维.狭义的糖一般指蔗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能产生甜味的单糖及双糖.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只是要在摄入量上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14.
一、不宜过早学电脑。一些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后认为,儿童过早接触电脑对他们的成长无益。他们说,实施电脑教育的最早时间应在上小学以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位心理学家说:“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温暖、艺术灵感以及理解都已远远地离开了他们。”曾担任过学龄前教师,同时也是儿童协会组织协调人的爱尔蒙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们需要得到健康的教育,但电脑则不能提供这种健康教育,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教育,即与人的沟通和交流。”爱尔蒙还说,根据她们的研究,儿童过早接触电脑会阻碍他们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案例:由于爸爸长年在外做生意,周周从小就和妈妈住在姥姥家。周周很喜欢拼插、器械类的玩具。如奥特曼、变形金刚等,还特别喜欢吃零食。姥姥、姥爷、舅舅、姨妈都很疼爱他,他们和周周妈都觉得孩子从小缺少父爱,每次都是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家里的玩具应有尽有。周周每天回家后就是写作业、吃饭、打电子游戏。 相似文献
16.
不少城市普通收入家庭里,父母工作繁忙,早出晚归,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而未成年子女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学会了自览购物网,自驾购物车,自主选择进口零食、进口文具、品牌电子手表,以及网课用的平板电脑.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脚下是上千元的名牌鞋,手握5000元的手机,每逢生日、节庆还... 相似文献
17.
预防儿童溺爱综合征,首先要正确对待小儿的合理要求,避免过分宠爱,亦不应过多责罚。 相似文献
18.
晶晶今年10岁,最近一个月来,她迷上了QQ游戏,晚上迟迟不愿上床,上床后又辗转不能入眠,白天上课总是昏昏欲睡。父母连哄带骗、软硬兼施,嘴皮子都说破了;却无济于事。束手无策的父母,只好带晶晶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后,才知道原来晶晶患上了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9.
莉莉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由于父母结婚较晚,莉莉特别受到家人的宠爱。四位老人加上父母,都围绕着莉莉一人转,要什么都立即满足。也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又哭又闹,结果频频喘气,继而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家人带着她四处求医,各种检查都做过,最后诊断为过度换气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预防儿童溺爱综合征,首先要正确对待小儿的合理要求,避免过分宠爱,亦不应过多责罚。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