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匀华 《现代保健》2009,(16):138-138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疾患。本病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患和脑肿瘤所产生。本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手法与电疗结合所取得的疗效作初步的探讨。1.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5岁以下3例,15岁以上47例;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1d;患病部位:单纯左侧23例,单纯右侧16例。  相似文献   

2.
宋宏文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81-1982
目的探讨“九针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68例,采用眉三针、唇三针、耳三针取穴透刺法为主进行治疗,10次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总共2个疗程。结果168例患者中,治愈147例,好转21例,无效0例。治愈率达87.5%,总有效率100%。结论“九针透刺法”对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正>小张最近本打算开开心心地参加同学的婚礼。然而,前几天晚上他在睡觉时吹空调,第二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脸变了样:脸部肌肉麻麻的,无法皱眉,嘴巴歪了,刷牙时水从嘴角无法控制地流出。小张以为休息几天就会好转,没想到过了一天,连眼睛都不能闭拢。他急忙去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诉他是得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医生给他配了点口服药,并建议他进行中医针灸治疗。那么,什么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针灸如何治疗?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麻痹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中医学称为“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1]。笔者对2000年至2010年门诊诊治的周围性面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得到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通过分别给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患者传统药物治疗和药物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12月天津市河西区桃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PFP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常规组给予泼尼松60 mg/d,口服,连用5 d,之后于5d内逐渐减量至停用.甲钴胺片0....  相似文献   

7.
韩社光  郭乃琴 《中国校医》2007,21(5):576-576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瘫)为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祖国医学文献中称“口僻”。该病是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六淫外邪乘虚而入,致使面部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致。内因为正气不足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致卫表不固。外因为外感风邪,挟寒挟热或挟湿均为面瘫的主要因素。多见于冬春二季,夏秋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8.
张义奇 《健康生活》2006,(10):19-19
方一祛风通络饮药物组成防风、羌活、当归、赤芍、川芎、白附子、僵蚕各10克,蜈蚣2条,全蝎6克。制剂用法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温服,2周为1疗程。加减法:有内热者加连翘15克、黄芩10克;痰多者加竹茹、浙贝各10克;头痛者加菊花10克、细辛3克;面肌痉挛者加天麻10克,钩藤15克;气虚者加生黄芪20~30克;阴虚者加生地15克。适应病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二清热解毒汤药物组成银花20克,蒲公英、野菊花、葛根各15克,当归、赤芍各10克,生薏仁20克,柴胡6克。制剂用法上药水煎服,日服2次,饭后温服。7天为1疗程。随证加减;发热口渴加花粉、生石膏各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法.方法 将1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常规电针治疗组各70例,两组针后均进行面部功能锻炼.结果 电针治疗组疗效优干常规针灸对照(P<0.05).结论 电针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较快、较好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13例获得满意效果。在7例特发性面瘫中,有6例在2-4个月完全恢复,1例因病后1年方行手术,结果无效。在4例耳生面瘫中,有3例术后4个月内完全恢复,1例因误诊拖延时间过久而手术无效。另有乳突手术伤及颞折而致面瘫各1例,术后1例恢复,1例无效。结果提示,面神经减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对面瘫治疗除减压术外,不应辅助充综合治疗,以达到有病早治,病后防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王凤玲 《职业与健康》2006,22(3):223-223
面神经麻痹,又叫面神经炎。中医称“面瘫”,古称“口僻”、“口眼娲斜”,并认为本病是因人体气血不足、脉络空虚时,风寒之斜侵袭面部、耳部,致使经脉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因其以口眼歪斜为主症,占不变、志不乱,义无半身不遂等症状,所以为中风轻症一中经络,故不难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作鉴别。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透针加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38例,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 37%.结论 透针加中药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乐泉 《现代养生》2014,(6):190-19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与护理,干预组给予心里护理、针灸护理、功能锻炼和眼部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有效率的差异,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针灸治疗的影响。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国兰 《药物与人》2014,(10):182-183
目的:探讨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2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各期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疗3个疗程后急性期有效8例,无效1例;恢复期有效11例,无效2例;后遗症期有效3侧,无效1例。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期治疗,同时强化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周围性面瘫是针灸科首诊病例较多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病症的治疗方法也很多,针灸治疗该病历史悠久,但依据中国医学经筋理论指导本病治疗的报道则不多.笔者在2007年参加了中医实用技术培训学习后受到启发,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采用经筋刺法加闪罐治疗本病34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周围性面瘫根据分期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9例中治愈48例(81.36%),好转11例(18.64%),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13例获得满意效果。在7例特发性面瘫中,有6例在2~4个月完全恢复,1例因病后1年方行手术,结果无效。在4例耳源性面瘫中,有3例术后4个月内完全恢复,1例因误诊拖延时间过久而手术无效。另有乳突手术伤及颞骨骨折而致面瘫各1例,术后1例恢复,1例无效。结果提示,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对面瘫治疗除减压术外,还应辅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有病早治、病后防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