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126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综合疗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41%,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7.30%,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确切,缩短治疗疗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剑梅 《吉林医学》2012,33(12):2547-2548
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长期卧床老人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3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即干扰素治疗组(11例)、肺炎对照组(12例)。对照组如抗生素的应用,止咳、袪痰、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10万加入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14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CD8细胞的百分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长期卧床老人肺炎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感染控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20,(1):105-108
目的:探讨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其中雾化吸入剂量10万U/(kg·次)和20万U/(kg·次)分别22例和23例,记为小、大剂量组。比较两组间、观察组不同剂量亚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效果和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_3~+T细胞、CD_4~+T细胞和CD_8~+T细胞)变化情况,统计不同组间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大剂量组发热、咳嗽、喘憋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亦短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_3~+T细胞、CD_4~+T细胞高于对照组,CD_8~+T细胞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CD_3~+T细胞、CD_4~+T细胞较小剂量组有明显升高,CD_8~+T细胞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不良反应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率方面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效果显著,且和10万U/(kg·次)雾化吸入剂量相比,20万U/(kg·次)雾化吸入剂量在缓解患儿症状体征、调节机体免疫和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沈勇 《中原医刊》2004,31(5):10-11
目的:评价干扰素α-1b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分为干扰素α-1b治疗组及对照组。结果:干扰素α-1b治疗组在止咳、喘憋消失、退热、干湿罗音消失及总疗程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见效快,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等优点,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闫炜炜 《河北医学》2012,18(8):1045-1048
目的:临床观察和评估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16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实验组83例,对照组80例,两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身高、临床症状等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每次生理盐水20mL加干扰素α1b 20万单位,一日两次,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每日两次.结果:实验组在退热、感冒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病程缩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疗效确切,药物直达口咽,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早期干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10万IU/kg,1次/天.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治疗1周,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1±0.89)d vs(5.19±1.27)、(4.01±1.17)d vs(5.22±1.35)d、(4.35±1.09)d vs(5.67±1.32)];观察组血清TNF-α、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43.33±5.65)ng/L vs(58.27±6.21)ng/L、(176.39±88.31)ng/L vs(248.25±91.78)ng/L];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19.74±6.88)ng/L vs(15.26±6.6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运德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患儿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RSV感染小儿哮喘67例,随机分为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组(运德素组)37例,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运德素组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喘鸣音三种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1);治疗7天后,运德素组血清IgE降低(P〈0.01)、IL-4减少(P〈0.01),内源性IFN-α-1b升高(P〈0.01),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运德素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RSV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患儿的免疫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RRTI患儿为RRTI组,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另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结果 RRTI组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INF-γ、IL-4、INF-γ/IL-4、IgA、Ig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2个月和停药后12个月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INF-γ、IL-4、INF-γ/IL-4、IgA、IgM水平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停药12个月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存在失调,Th1/Th2平衡向Th2漂移,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改善免疫功能,纠正免疫动态平衡漂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正> 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腺病毒(ADV)多见,这两种病毒使患儿免疫功能下降,而抗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细胞免疫功能。笔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重组αIb干扰素(以下简称αIb IFN)治疗病毒性肺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存明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40-41
目的对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费用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热、喘憋、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硫酸镁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孟桂莲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9):1497-1498
目的:总结炎琥宁注射液与γ-干扰素雾化吸收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炎琥宁联合干扰素组)、对照组(炎琥宁组),用药7天评价疗效。观察咳嗽、喘憋、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变化等。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联合下抗素组愈显率83.3%,总有效率97.0%;常规组愈显率65.5%,总有效率85.7%。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γ-干扰素雾化吸入可明显缩短咳嗽、喘憋时间,缩短肺部X线改变恢复时间,从而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李永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882-1883
目的评价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对婴儿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206例婴儿病毒性肺炎分为雾化吸入干扰素组(治疗组)与雾化吸入病毒唑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在退热,缓解喘息及促进肺部音消失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具有疗效肯定、见效快、副作用小、疗程短等特点,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毒检测 ,将检测出的 2 4 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 3组 :A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α1 b干扰素 (滴宁 )雾化吸入 ;B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加病毒唑雾化吸入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 A、B两组雾化吸入时间每次 2 0 min,每日 1次 ,疗程 3d。结果显示 :退热、咳嗽、喘憋、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 ,而 A治疗组更优于 B治疗组 (P<0 .0 1 )。提示重组α1 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好、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冯卫文  杨映 《右江医学》2010,38(3):299-300
目的观察干扰素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8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三组,雾化吸入治疗组31例,肌肉注射治疗组2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加入15 ml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100万单位肌肉注射,观察1年内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用干扰素治疗的两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扰素肌肉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体外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重组人干扰素α-2b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对Hela细胞产生细胞病变(CPE)的作用,并与利巴韦林比较。结果实验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最低有效浓度为25IU/ml。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明显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春兰  杜开先 《重庆医学》2013,42(11):1250-1251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11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4%高渗盐水3mL+25%硫酸镁30mg/kg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咳嗽、喘息、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计算治疗成本。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缩短(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高渗盐水硫酸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确切,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干扰素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例,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85.71%;CD8+、m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采用干扰素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患儿免疫反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1目的 观察小剂量基因工程干扰素α雾化吸入防治 RRI的临床疗效。2方法 用小剂量基因工程干扰素α分次、规律雾化吸入防治 RRI 30例。 3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 96 .7% ,对照组仅为 45 % (P<0 .0 1) ;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 Ig G、Ig A、CD3、CD4、CD8及 CD4/CD8均有明显改善 (P<0 .0 1)。 4结论 干扰素α雾化吸入防治 RR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α-干扰素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就诊我院且有完整基本临床资料的9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研究实验,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的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各分47例,计算有效疗程后两组临床有效率,组间比较相关免疫指标值。结果有效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无效的患者仅1例(2.1%)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7.0%)(P0.05,χ~2=16.41)。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采用干扰素治疗效果明显,短时间内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明显改善,有效调节患者相关免疫指标,临床应用效果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腺病毒肺炎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以及正常婴幼儿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5月期间住院的45例腺病毒肺炎患儿、4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以及40例正常婴幼儿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对象外周血中CD3、CD4、CD8百分比、CD4/CD8并进行分析。结果腺病毒肺炎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组患儿均较正常对照组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组患儿CD3、CD4水平较腺病毒肺炎组降低,CD8水平较腺病毒肺炎组升高,CD4/CD8比值较腺病毒肺炎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病毒肺炎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体内可能均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