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3年来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5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尿路梗阻1例,肉眼血尿1例,5例彩超检查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全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血压波动4例,5例经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间断性无痛血尿和排尿时疼痛、及血压突然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其中4例为恶性。6例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例获随访,时间3个月~20年。各有1例术后5年和20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尿香草基扁桃酸是主要的定性检查手段,B超、CT、MRI是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膀胱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症状为排尿时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头晕、血尿、心悸、多汗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尿CA和VMA是定性诊断和监测复发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控制血压和扩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那新雨  刘宗元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46-1147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3~6年,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可应用B超、CT、MRI、^131I-MIBG及膀胱镜检查作定位诊断,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可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5.
<正> 膀胱嗜铬细胞瘤为少见病,约占膀胱肿瘤的0.06%,到目前为止,国内约有37例报道。我院1954年至1986年共收治膀胱肿瘤308例,其中只有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现报道如下,并略加讨论。病例报告例1 男性,49岁,因屡发无痛性血尿,并伴有排尿后头痛、心慌、血压升高,于1979年12月20月入院。经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顶部有4×3×2cm~3肿物,诊断为膀胱肿瘤,不排除嗜铬细胞瘤之可能。手术切除顺利,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术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0年来收治的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充分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血压均降至正常.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间隙性肉眼血尿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等,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对本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手术切除肿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飞  王为服  钟江  符厚圣 《海南医学》2012,23(20):57-59
目的 探讨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与治疗的1例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行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膀胱嗜铬细胞瘤,恢复良好,血压降至正常,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预后良好,虽其症状比较典型,但临床上少见,术前极易漏诊,需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及体会.方法 分析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结果 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血尿是常见症状,B超、CT及膀胱镜可进行定位诊断,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少见肿瘤,应注意其临床特征,完善相关检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继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和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要点.方法 对一例“体重下降10年,血糖升高6年伴阵发性出汗心悸,加重2月”为主诉,误诊为2型糖尿病的后腹膜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复习文献并总结特殊类型病例的特点.结果 患者以体重下降血糖升高伴阵发性大汗心悸为主要表现.住院期间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儿茶酚胺水平,24小时尿VMA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值,腹部MRI提示腹主动脉旁肿块,临床诊断为后腹膜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停用降糖降压药,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略高于正常值.结论 对于新发糖尿病伴高血压,血糖波动与血压升高相关;且体型消瘦或体重进行性下降者应警惕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及时临床筛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10例膀胱嗜铬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疗效满意。1例术后远处转移。结论 本病极易漏诊或误诊为膀胱癌,膀胱镜和CT是最具价值的检查手段,病理学检查方可作出正确诊断。膀胱部分切除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多数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约10%发生在肾上腺以外嗜铬组织内,其中发生在膀胱者更为少见。Vatsala等,(1972年)蒐集各国文献,共见有膀胱嗜铬细胞瘤30例,其中恶性者3例。国内文献见有5例,其中1例为恶性。我院曾收治一例膀胱恶性嗜铬细胞瘤,现结合复习参考资料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社员,因排尿后头痛、血压升高13年,于1976年4月17日入院。六年前因产后失血,症状加重,每次排尿后约1分钟出现头痛、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此时血压为180~200/140~  相似文献   

12.
康福霞  曳凤黎 《医学争鸣》2000,21(12):1497-1497
0 引言 膀胱嗜铬细胞瘤是极少见的肿瘤 ,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排尿时或排尿后出现头痛、心慌、面色苍白、多汗和血压升高 ,B超、CT和尿 VMA检查可明确诊断 ,我科共收治膀胱嗜铬细胞瘤 5例 ,就其术前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男 3,女 2 )例 ,年龄 2 6~ 5 6岁 .5例测尿 VMA,4例显著高于正常 ,5例均通过膀胱镜检获得定位诊断 ,3例分别位于膀胱前、顶壁 ,2例分别位于膀胱颈及三角区 ,病体最大为 7cm× 8cm× 7cm,最小为直径 2 cm,2例经活检术前确诊 .病史 2 0 d~ 1a,5例均出现排尿时头晕、心慌及血压升高 ,3例伴有无痛性肉…  相似文献   

13.
报道恶性嗜铬细胞瘤20例,占本院近40年来收治嗜铬细胞瘤总病例数的10.5%。20例中表现有高血压17例,尿儿茶酚胺升高16例。肿瘤位于胸腔纵膈2例,肾上腺3例,腹主动脉旁7例,盆腔4例,膀胱壁4例。手术所见及长期严密随访是早期诊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关键。并就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依据、误诊原因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7年至2007年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嗜铬细胞瘤7例。结果7例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膀胱嗜铬细胞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和输尿管再植术(累及患侧输尿管口),2例行TUR-BT,1例行小切口腹腔镜辅助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个月~2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为潜在恶性肿瘤,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嗜铬细胞瘤激光切除手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通过回顾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经尿道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的麻醉特点。结果 2例术前诊断明确,充分准备。切除肿瘤时有创动脉监测血压、心率明显波动,适时采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整血压和心率,手术过程顺利。结论术前需充分准备,术中有创血压监测可帮助外科医生确定病灶部位。  相似文献   

16.
<正>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约占嗜铬细胞瘤总数的10%,位于胱膀部位则不足1%;国外报道本病约60余例,国内约10余例。我科30年中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0例,其中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患者男性,45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经胱膀镜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既往无高血压病史。1979年4月因劳累出现短暂肉眼血尿,未介意而自行消失。同年9月血尿再度出现,尿末伴前额部绞窄样痛及心慌,1—2分钟消失,血压180/120毫米汞柱,经服用降压药及抗菌素后血压复常,血尿消失。入院前10天劳累后又发生肉眼血尿,无明显头痛、心悸等症状。平时吸烟。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血压140—180/100—120毫米汞柱,脉率80次/分,心肺无特殊,肝脾未及。膀胱不充盈,双手扪诊于下腹正中偏右侧触及一4.5×3厘米球形肿物,可推动,无压痛。前列腺不大。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级。血色素11.2克,红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 ,其在高血压患者中国内报告占 1% ,国外报告占 0 .1% 〔1〕,其中 99%为良性。笔者对 1985年~ 1999年经病理证实的 2 5例嗜铬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 ,主要讨论膀胱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胺心肌病诊断及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3例 ,女 12例。年龄 12~ 6 4岁 ,发病年龄多见于 30~ 5 0岁者。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14年。1.2 肿瘤部位及病理性质 :肿瘤位于肾上腺共 2 2例 (88.0 % ) ,其中左侧 16例 ,右侧 6例 ;腹主动脉旁 1例 ;膀胱 2例。 2例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 ,2 3例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对7例膀胱嗜铬细胞瘤进行了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观察,其中4例作电镜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了5例非功能性肿瘤在临床与病理诊断中容易误诊原因,及对病理组织学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膀胱嗜铬细胞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其中2例有高血压,3例有肉眼血尿,4例排尿时伴有心慌、胸闷、头痛、出汗等症状。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膀胱镜检查对肿瘤的定位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与其它膀胱肿瘤相鉴别。由于膀胱嗜铬细胞恶性倾率高,治疗上应作膀胱部分切除。恶性肿瘤的诊断需靠长期的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20.
膀胱嗜铬细胞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l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术前确诊,术后病理证实,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25个月,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B超、CT、MRI及^131I-MIBG等对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