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首先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进行子宫附件B超检查。然后对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大于5mm的102例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并且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经宫腔镜检查的10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被发现内膜炎症50例,内膜息内19例,内膜增生31例,内膜癌2例。宫腔镜检壶诊断与病检诊断符合率内膜息肉为84.21%,内膜增生为87.10%,内膜癌为100%。结论: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引起阴道出血者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敬文娜 《中原医刊》2014,(2):99-10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阴道流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绝经后阴道流血的126例患者进行阴道彩超、宫腔镜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2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以良性病变为主,以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总的符合率为88.5%,符合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萎缩、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结论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行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或诊刮诊断宫内病变准确、有效,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且大多数为子宫的良性病变,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评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作者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3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萎缩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本组病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74.61%,其中良性病变76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27例,其年龄及绝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宫腔镜诊断和处理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对经宫腔镜检查诊断的60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55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符合率为91.7%;l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恶变,另外4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结论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特征以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绝经期则以绝经后出血为主,宫腔镜对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应警惕隐匿的恶性病变及息肉恶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4月行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的8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宫腔镜(48例)与诊断性刮宫(36例)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和随访满意度.结果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相比,宫腔镜镜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达80%以上,明显大于诊刮组(P<0.05),宫腔镜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较高.结论 宫腔镜检查对组织损伤小、病变阳性检出率高,在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丽霞 《中外医疗》2011,30(23):41+43-41,43
目的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12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已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1.0%,子宫恶性肿瘤占9.9%,宫内节育环占5.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4.0%。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6-19
目的 通过评估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的病理结果,以评价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92例服用他莫昔芬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无症状仅有子宫内膜增厚者6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者30例。所有患者行阴式超声检查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术中使用鳄口型活检钳钳夹异常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结果两者的符合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的患者发生内膜恶变几率较高(20%),而无症状患者癌变率仅为3.2%。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同时内膜病理类型增多。结论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长期口服他莫昔芬可引起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上对服用他莫昔芬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常规行阴式超声检查来随访子宫内膜情况,若子宫内膜增厚或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症状,应采取宫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宫腔镜应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8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宫腔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2例,子宫内膜炎6例,子宫内膜癌8例,子宫腔积脓11例,环变形、断裂、嵌顿6例。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总的符合率为93.0%。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提高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及宫腔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105例顺利完成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经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87.6%,子宫恶性肿瘤占9.5%,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5.3%。结论: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可明确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用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妇科门诊接治的180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经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多普勒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及评价分析.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6%(172/180),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86.7%,P<0.01).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无器质性病变患者、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逐渐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诊断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张志英  刘莉 《新疆医学》2013,43(3):19-20
目的:探讨官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4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官腔镜检查经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增生症符合率86.4%,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86.9%,阴道超声符合率29.7%。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视下活检或诊刮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价值。方法应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60例,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单用阴道超声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160例,以全子宫切除术、诊断性刮宫术取得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评价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各种疾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76.67%(23/30),子宫内膜增生62.50%(5/8),子宫内膜萎缩87.64%(78/89),黏膜下子宫肌瘤75.00%(15/20),子宫内膜癌76.92%(10/13);而单项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各种疾病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41.38%(12/29),子宫内膜增生42.86%(3/7),子宫内膜萎缩25.56%(23/90),黏膜下子宫肌瘤53.85%(7/13),子宫内膜癌42.85%(9/21)。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诊断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岳莉  索丹  王冰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25-25,5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因子宫内膜病变引起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声像图,统计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子宫内膜癌的超声与病理符合率最高(17/18,94.4%),子宫内膜炎的符合率最低(3/13,23.1%),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的符合率为93.3%(28/30),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66.7%(8/12),萎缩性子宫内膜的符合率为92%(23/25)。结论:通过超声检查能初步鉴别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可作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诊刮前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61.5%(8/13),子宫内膜癌38.5%(5/13),子宫内膜增生46.2%(6/13),子宫内膜息肉38.5%(5/13);对照组中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各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萎缩15.4%(2/13),子宫内膜癌23.1%(3/13),子宫内膜增生30.5%(4/13),子宫内膜息肉15.4%(2/13)。两种方法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定位活检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素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887-88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10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结果为:子宫内膜炎35例,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萎缩性宫内膜10例,子宫内膜癌4例,宫腔脓肿1例。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以良性病变居多,但应排除恶性肿瘤。宫腔镜下进行诊断可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符合率。结果:对比病理诊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均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非特异性病变、子宫内膜增生准确率方面明显高于阴道镜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χ2=7.251,P=0.007);宫腔镜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4.6%,明显高于阴道超声检查,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7,P=0.000 1)。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可靠性,优于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检查在绝经后阴道出血(PMB)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6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超声诊断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6.3%。在引起PMB的诸多原因中,子宫内膜萎缩占33.33%,是引起PMB的首要原因。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萎缩性子宫内膜的发生率低于≤5mm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绝经后阴道出血更加简便、无创,可对病变及时、有效地进行筛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本院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6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以病理检查为确诊标准,分别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宫腔镜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阴性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比率两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治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8例应用宫腔镜诊治的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妇女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出血情况分为阴道出血组(60例)及无阴道出血组(78例),对两组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及宫腔镜诊断病变的病理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绝经后宫腔占位性病变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多见,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符合率为91.1%(82/90),黏膜下肌瘤病理符合率为100.0%(18/18),癌前病变的病理符合率为70.0%(7/10)。34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前已行诊刮术,发现诊刮术漏诊率达94.1%(32/34)。无阴道出血组子宫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检出率高于出血组,而阴道出血组癌前病变及内膜癌检出率高于非出血组。结论宫腔镜能对宫腔直接、近距离及全面观察,能定位取材,提高了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