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开展序贯抗凝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为该病最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次全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记录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数值,并做好对比。结果二组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PaO2及PaC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全大面积肺栓塞开展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序贯抗凝治疗能有效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并改善肺栓塞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鼻面罩元创正压通气联合免疫增强荆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该院干医科收治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鼻面罩无创呼吸机正压逦气、参芪挟正液厦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参芪扶正液及常规治疗。通气前,通气5d后复查血气分析,肺功能和观察呼吸频率、氧饱和度(SaO2)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5d后,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减慢(P〈0.05),SaO2提高(P〈0.05),PaO2增加(P〈0.05),PaCO2降低(P〈0.05),FEV1/FVC改善明显(P〈0.05)。结论 联合免疫增强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无疑是一种新的治疗措施。但对分泌物较多不易咳出的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贺明  吴生灵 《中原医刊》2007,34(15):27-28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45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BiPAP+常规治疗,对照组22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24h后两组同期动脉血气及呼吸频率、心率改变。结果 治疗组PaO2、PaCO2、pH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BiPAP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确诊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治疗并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h,24h及72h患者的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气PH、PaCO2、PaO2以及呼吸、心率次数较入院时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入院时比较患者动脉血气PH、PaCO2、PaO2以及呼吸、心率次数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BiPAP)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气及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喆 《海南医学》2010,21(7):46-47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予以吸氧、糖皮质激素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实验组联合BiPAP治疗。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生命体征、PEF。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所增加,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29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患者2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h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均明显降低。SpO2、PaO2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不仅避免了患者的气管插管,还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BiPAP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在治疗不同病因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与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结果。BiPAP组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BiPAP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PaO2、SaO2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呼吸频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PaO2、S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致急性左心衰竭均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病程,是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作用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评估其治疗急性左心衰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左心衰并低氧血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动脉血气、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及临床症状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后2h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RR及H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可作为其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置换率和低置换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胰腺炎(AP)呼吸循环及外周血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08年11月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按每位患者接受CRRT置管率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2例,CRRT置换率为2L/小时;B组32例,CRRT置换率为4L/小时。记录CRRT治疗前、后6、12、24小时的实测呼吸频率、心率和无创动脉血压等。于上述相应时点抽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并留取血样,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结果:CRRT后,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呼吸,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血压、心率也趋于稳定(P〈0,05或〈0.01)。其中B组患者的变化和血TN-α水平的改变更为显著(与A组比较,P〈0.05或〈O.01),在CRRT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NF—d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置换率CRRT比低置换率CRRT,能更有效地清除AP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因而更有利于其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方姗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3):202-203
目的探讨肺栓塞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各个时期的血流恢复及血液动力学紊乱的改善程度。方法38例依据肺栓塞诊断的前瞻性研究(PIOPED)中肺灌注/通气扫描诊断标准确诊的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28例,抗凝治疗10例。根据放射性分布缺损的肺段及放射稀疏程度相结合的半定量打分法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2组在治疗前缺损肺段计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7d肺灌注缺损改善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0d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180d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肺灌注缺损评分在治疗后7、30、180d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PaO2及PaCO2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7、30、180d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肺灌注/通气扫描及血气分析可成为肺栓塞治疗后远期随访观察的最好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IV)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上述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时加用无创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P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氧合指数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51例经加用NIV治疗1h后HR和RR明显减慢(P〈0.05)、SpO2、PaO2和氧合指数等均明显改善(P〈0.05),SBP和pH恢复正常(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恢复,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颈髓损伤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重症医学科室治疗的颈髓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应用ASV模式机械通气1h后转为SIMV模式。应用每种模式,均待患者呼吸平稳30Min后开始每10min记录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连续记录3次.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并询问记录患者的主观舒适度。结果:2种通气模式下,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呼吸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V模式与SIMV模式机械通气比较,前者患者的主观舒适度较高[(2.4±1.2)分比(6.6±2.0)分,P〈0.01]。结论:ASV模式较SIMV模式机械通气更适合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2例BiPAP治疗的重症哮喘者治疗前后4h血气分析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30例同期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变化(P〈0.05),住院时间缩短,临床症状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抗凝与溶栓加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单纯抗凝治疗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化痰、吸氧、解痉平喘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创呼吸机治疗组的血气、呼吸频率、心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血液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同时降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从而使患者通气功能和缺氧体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8例急性左心衰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加用面罩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无创通气(NIV)前后患者呼吸指标、肺气体交换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能耐受NIV治疗,无一例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5)。与NIV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动脉血中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明显改善,HR与MAP明显减慢(P〈0.05)。结论 经面罩NIV治疗急性左心衰时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小儿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鼻塞式N—CPAP呼吸机,比较上机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心率及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应用呼吸机后呼吸频率下降,心率恢复正常,TCSO2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成功撤机,治疗有效率71.4%,气管插管率28.6%。结论鼻塞式N—CPAP呼吸机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呼吸做功,提高肺通气功能及换气功能,避免气管插管,在小儿肺炎并轻中度呼吸衰竭,尤其是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中的价值。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5±4.1)个月;体重(6.1±1.7)kg。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NCPAP,对患儿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精神状况、发绀及呼吸困难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8例患儿使用NCPAP前,心率(161.89±20.44)次/min,呼吸(54.16±10.38)μ/min,Sp02(91.16±7.93)%,Pa02(88.21±32.40)mmHg,PaC02(46.41±13.16)mmHg,Pa02/Fi02(240.42±93.01)mmHg。NCPAP治疗后,心率在(20.53±25.68)h从(161.89±20.44)次/min降至正常范围(127.58±4.3)次/min(P〈0.01),呼吸在(20.21±28.05)h从(54.16±10.38)次/min降至正常范围(39.11±1.33)次/min(P〈0.01),SpO:(1.37±1.01)h从(91.16±7.93)%恢复至正常范围(94.95±3.63)%(P〈0.01)。24h复查动脉血气与NCPAP治疗前比较,Pa02上升为(97.84±19.47)mmHg(P〈0.05),PaC02下降为(38.72±11.21)mmHg(P〈0.05),Pa02/Fi02上升为(270.32±52.23)mmHg(P〈0.01)。结论NCPAP为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评价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46例,对其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第3小时和第1、3、7天患者动脉血气的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pH、PaO2与PaC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3h和1、3、7d患者的pH、PaO2与PaCO2均有所改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h和1、3、7d,两组比较Pa02与PaC02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pH在治疗第1、3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S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其他资料,纳入溶栓联合抗凝治疗SPE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日期截至2013年6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共计8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提高SPE患者的总体有效率(OR=5.97,95%CI=3.51~10.15,P=0.0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而且对呼吸频率及心率的改善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资料表明,与单纯抗凝治疗相比,溶栓联合抗凝疗法可提高SPE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情况及临床相关症状。此外,溶栓联合抗凝疗法的安全性由于纳入研究质量参差不齐,故仍需后期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