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目前比较常见的功能性肠病,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对IBS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导致IBS的可能发病机制是复杂多样的,但其发病的确切原因目前却仍然尚不明了,尽管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茵群失调与IBS的发病有较高的相关性,本文就目前IBS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态分析及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及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方法①随机选择腹泻型IBS组66例,对照组58例,取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作活性菌培养,分析比较两组肠道微生态状况。②将IBS患者随机分为A及B两个观察组,A组和B组分别使用奥替溴铵及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①腹泻型IB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数量显著增多(P〈0.01);乳酸杆菌减少,酵母菌增多(P〈O.05)。腹泻型IBS患者肠道B/E值小于1,对照组B/E值大于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A组和B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6%和8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x^2=21.20,P〈0.01)。结论腹泻型IBS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用奥替溴铵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摧广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2 1例,脾气虚证2 2例,及健康人2 5例肠道微生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与正常组比较:①在肠道细菌比例中,湿热证革兰阳性杆菌比例明显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比例明显上升;②肠道菌群密集度,湿热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③肠道菌群多样性,湿热型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与脾气虚证比较:①在肠道细菌比例方面,湿热证革兰阳性杆菌比例明显升高;②肠道菌群密集度,湿热证明显高于脾气虚证;③菌群多样性,湿热证与脾气虚证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趋势,且脾胃湿热证与脾气虚证不同。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h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在发达国家中,近15%的成年人在其有生之年患上此病。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患,各项检查均无法从肠道梗阻、肿瘤等结构性改变中找出其原因。肠易激综合征完全不同于克隆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性肠病,它并不增加结肠癌的患病危险。患者可求助于胃肠病学专家(曾接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专业培训的医生),对IBS加以诊断和治疗。2004年8月18日出版的JAMA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IBS的文章,对IBS可能与肠内苗群的异常发酵有关的证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贝飞达)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调节及临床治疗作用。方法71例IBS(以腹泻为主型)患者,按ROME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飞达(贝飞达组23例)、推拿治疗(推拿组24例)及贝飞达加推拿治疗(联合治疗组24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粪便菌培养,对比各组治疗前后的菌群数量变化。结果3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大肠埃希菌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上述3种细菌菌群数量与贝飞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飞达组与推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贝飞达有很好的调节IBS患者肠道菌群的作用,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治疗IBS疗效显著。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推拿或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曹惠兰 《中原医刊》1997,24(1):24-25
本文列举了56例肠道易激综合征的肠外种种表现,对该症侯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应用复方苯乙哌啶与心痛定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两组病例肠道及肠道外下状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照。  相似文献   

7.
张蜀  吴至久 《吉林医学》2021,(6):1503-1505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复发性,以腹痛、腹胀且伴随大便习惯的改变,但是在临床上没有结构和生化方面的异常.但是它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1].目前将IBS分为腹泻型IBS,便秘型IBS,混合型 IBS 和不确定型 IBS 四种亚型.目前针对IBS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的论断...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欣艳  李世荣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802-2804
一、微生态系统的概念 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此外,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失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微生态失调包括菌群比例失调和定位转移(易位)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调肠缓激方对儿童肠易激综合征(IBS)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例8~14岁IBS患儿随机分为调肠缓激方组(中药组)32例和思密达组(西药组)28例.在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IBS患儿粪便标本中的双歧杆菌数量、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比例(nB/nE)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中药组双歧杆菌数量、nB/nE值显著高于治疗前,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中药组治疗后症状改善优于西药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调肠缓激方对儿童IBS的治疗作用与其能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用清热化湿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21例,并对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D肠道细菌比例: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革兰阳性杆菌明显上升(P〈0.01);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P〈0.01)。②肠道菌群密集度: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密集度无明显上升(P〉0.05)。③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改变(P〉0.05)。(少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P〈0.05,P〈0.01)。⑤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结论清热化湿复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态变化,为中医辨证论治提出重要依据。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2 1例,脾虚证2 2例,及健康人2 5例舌苔微生态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病人与正常组比较:( 1 )在舌苔细菌比例中,湿热证组革兰阴性杆菌和阴性球菌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革兰阳性杆菌、阳性球菌明显低于正常组;( 2在舌苔菌群密集度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3)在舌苔菌群多样性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脾虚证组比较:( 1 )在舌苔细菌比例中,湿热证组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明显上升;( 2 )在舌苔菌群密集度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脾虚证组;( 3)在舌苔菌群多样性方面,湿热证明显高于脾虚证组。结论说明脾胃湿热证舌苔存在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4.
钙通道拮抗剂与微生态活菌制剂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29(6):531-533
  相似文献   

15.
邓福安 《广西医学》2004,26(8):1201-1202
我院肠道门诊自1997年元月至2 0 0 2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 5例。治疗一组用谷参肠安胶囊加促菌生片治疗;治病二组单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肠道门诊病人,诊断上符合1986年11月宝鸡会议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标准[1] 。治疗一组4 5例,男2 5例,女2 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 0岁,平均4 2岁。发病时间最长11年,最短半年,平均4 6年。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便秘、腹胀为主。其中含腹痛4 0例,腹泻38例,便秘16例,腹胀38例。治疗二组4 5例,男2 6例…  相似文献   

16.
人类肠道作为消化和营养吸收器官,在维持整个机体的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与肠道菌群是分不开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其发病与肠道菌群有关,但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IBS虽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医疗健康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这一现状迫在眉睫。而益生菌治疗IBS的目的即在于重建被破坏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选择性胃肠道钙通道拮抗剂与肠道菌群调节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从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对84例IBS患者分两组进行了观察。联合治疗组(联合组)采用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与微生态活菌制剂米雅-BM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匹维溴铵。联合组的腹痛及腹泻有效率分别为95.9%(47/49)和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26/32)和69.6%(16/23)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便秘及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的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提示IBS腹泻型的部分患者可能确有肠道菌群失调,对这部分患者采用匹维溴铵加调节肠道群菌的药物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50例IBS患者和体检中心2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应用光冈法对肠道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2种常见的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培养,同时计算肠道定值抗力B/E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0.05),B/E值明显减低(P<0.05);而肠球菌和拟杆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IBS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及B/E值均明显减低(P<0.05);便秘型IBS拟杆菌明显增加(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交替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乳杆菌及B/E值明显减低(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表现为肠道定值抗力受损,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减少。不同亚型IBS存在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的当前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的当前观念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徐秀英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国外报道10%~22%的成年人有IBS症状,女性稍多。IBS在我国也不少见,有报道,IBS患者约占人群的15%,占消化病门诊的1/...  相似文献   

20.
陈新美  雷明芳 《华夏医学》2009,22(3):431-432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治疗组用曲美布汀0.1g,3次/d;对照组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1各2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8%,总有效率为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P<0.005).结论:曲美布汀治疗IBS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