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运用实验动物的方法,观察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对昆明种小鼠体重、肝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延缓衰老及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周龄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脂高膳食纤维组,每组17只。对照组:普通饲料自由进食;低脂高膳食纤维组:于实验开始后第1、2周分别给予90%、75%的热量饲料喂养,第3周~12周给予60%的热量饲料喂养,其他营养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相同,并自由饮水。12周后实验结束后,测定其肝组织中肝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结果]低脂高膳食纤维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增高(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结论]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具有明显降低小鼠体重、体脂肪含量及肝组织肝脂的作用,并可通过对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起到一定的延缓衰老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宝安区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症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宝安区清华实验学校2 041名9~19岁青少年进行调查分析,筛查出单纯性肥胖者328例,将肥胖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并选正常体重者作对照组,采用饮食控制与调整、体育锻炼、行为矫正以及心理健康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体重控制两年.结果 经过两年干预,干预组的肥胖程度显著下降(P<0.01),身高增长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aopB及血压、体重均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及aopA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采用饮食控制与调整、体育锻炼、行为矫正及心理健康指导等综合行为干预措施治疗与预防青春期单纯性肥胖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中期合理膳食对自然受孕孕妇血脂影响。方法收集来诊自然受孕正常单胎孕中期孕妇15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50例为正常膳食孕中期孕妇,对照组为高脂膳食孕中期孕妇50例,干预组为对高脂膳食孕中期孕妇50例进行饮食干预;上述三组孕妇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28 d后,取血测定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高脂膳食对照组孕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升高明显,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与干预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正常妊娠孕中期孕妇进行合理膳食干预,可降低孕妇血脂增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对患儿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体内糖脂代谢紊乱情况,及早给予干涉,降低成年及老年慢性疾病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青海省儿童医院园诊断为肥胖的110例儿童为肥胖组,同期通过自愿原则在当地筛选出90名体检正常的儿童为正常组,收集两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数据,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这些简单人体测量数据的差异。同时将肥胖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采用膳食纤维饮食联合运动干预,对照组不采取特殊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周前后反映糖代谢、脂代谢血液中生化指标、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的腰围、臀围、体重、BMI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儿童的体重、BMI、腰围明显下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亦均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儿童在临床上有显著糖脂代谢紊乱的特征。膳食纤维联合运动干预后患儿糖代谢、脂质代谢紊乱得到较好调节,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燕红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2):1702-1703
目的 观察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分两组,即膳食纤维组30例,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增加膳食纤维,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糖尿病饮食,分别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FBG、2hBG、TG均有下降(P<0.05),但膳食纤维组在降低2hBG、TG上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患儿接受营养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营养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质指标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时间、每日摄入总热能、脂肪供热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每日摄入总热能、脂肪供热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体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及脂肪百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单纯性肥胖患儿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身体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饮食干预对男性Ⅱ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影响,以提供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09年3月收住湖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男性Ⅱ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按患者的身高和体重等因素由营养师计算出各营养素并制定食谱进行称重饮食,同时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要求积极配合治疗。对照组自己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患者膳食中热能和部分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热能、三大产热营养素及胆固醇的摄入明显较高,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较低,而脂肪的摄入量明显较高,与观察组同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有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FBG、TC、TG、LDL及HDL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饮食干预可以降低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性研究全小麦粉(以下简称全麦粉)替代部分主食对肥胖者体重的影响,并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反应角度初步探讨全麦粉对肥胖人群的减肥机制。方法在和田市某社区,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招募48名肥胖者和20名正常体重者,48名肥胖者随机分2组为干预组(27名)和对照组(21名),正常体重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0名)。全麦粉为石磨粉,根据当地居民饮食特点用150 g石磨全麦粉制作馕饼,每日替代部分主食,进行为期3个月(2019年9月16日—12月16日)的膳食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人体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和生化指标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BMI、腰围、血脂、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干预前后的变化,初步评价全麦粉减肥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全麦粉干预组体重、腰围、BMI及WHR分别由(86.44±12.67)kg、(106.19±9.44)cm、32.43±3.04、0.94±0.06,降低至(84.76±12.41)kg、(103.84±9.14)cm、31.80±3.07和0.91±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全麦粉膳食干预对肥胖者具有减肥作用。与干预前比较,3组干预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干预组与肥胖对照组空腹血糖(FBG)升高;3组空腹胰岛素(FINS)及HOMA-IR干预后无显著变化,提示全麦粉并没有显著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干预后干预组CRP由(2.99±2.22)mg/L下降至(2.21±1.8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全麦粉干预对肥胖者具有改善全身炎症状态的作用。结论由全麦粉替代部分主食可降低肥胖人群体重和腰围,提示对腹型肥胖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机体低度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饮食干预对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为科学防治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3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给予严格饮食干预,即医学营养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实施6个月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并对干预前后所测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医学营养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水平明显升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LDL-C、HDL-C水平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有效控制体重,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茶籽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给予25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每日摄入茶籽油25~30 g,持续服用8周。在研究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身高、体质、体质指数(BMI)以及血清中油酸(OA)、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记录饮食摄入及运动情况。结果研究结束后获得21例有效数据,与基线相比,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OA含量以及从膳食中摄入的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增加(P0.0),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下降(P0.05);体重和BMI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食用茶籽油可升高血液中油酸水平,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体重和B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探讨饮食及运动干预对青少年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124名受试者中的93名超重及肥胖青少年年龄(13.6±0.7)岁,体重指数(BMI22.4~34.1kg/m。)随机分为四组:饮食干预组(D)、运动干预组(E)、饮食运动干预组(DE)、超重及肥胖对照组(O)。饮食方案根据研究对象的年龄及理想体重制定;运动干预为放学后1h中等强度运动,每周4次。干预周期为10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人体测量、身体成分、代谢及氧化应激等指标检测。31名正常体重者为对照组。结果超重及肥胖组的空腹血糖、TC、LDL—C和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SOD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MDA水平与体重、BMI、TC、LDL-C呈正相关(R=0.209,0.228,0.274,0.263,P〈0.05),SOD与体重及BMI呈负相关(R=一0.334,一0.362,P〈0.05);干预后D、E、DE组BMI、腰围、全身脂肪显著下降(P〈0.05),D和E组的MDA水平下降(P〈0.05);两个运动干预组的TC和LDL—C下降亦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重青少年在糖脂代谢正常阶段体内即存在氧化应激失衡状态。为期10周的饮食和(或)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在改善青少年超重状态、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其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适合某职业人群,即北京市公安民警的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对北京市公安局符合条件的107名超重或肥胖在职民警采用生活方式量化干预模式,即金币减重法进行体重管理。按照参加研究活动的次数将其分为优秀组、较好组及失访组,优秀组及较好组视为干预对象。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集中进行基线数据调查,包括填写饮食模式问卷、测量体重、身高、腰围、血压、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等指标。金币减重法干预8周后,比较干预对象管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优秀组50名,占47%;较好组42名,占39%;失访组15名,占14%。优秀组及较好组参与者中,体重下降者83名,占90%,优秀组与较好组在干预后体重下降明显,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1、5.04,均P〈0.05)。优秀组成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体脂肪、内脏脂肪指数明显下降,身体水分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1、13.72、10.8、8.59、6.83、-6.62,均P〈0.05),而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干预后,优秀组成员每13膳食能量摄入平均降低74.1kJ,膳食脂肪摄入平均降低约11.6g,膳食脂肪供能比平均降低1.8%,谷类食物供能平均增加4.2%,食用盐摄入量平均减少1.3g,食用油摄入量平均减少约10g,膳食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结论金币减重法对北京市公安局超重肥胖的在职民警管理体重有很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依从性较好、经费支出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模式在全局甚至其他功能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酸排泄分数与原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等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痛风组和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痛风组患者按尿酸排泄分数水平分为尿酸排泄减少组29例(尿酸排泄分数〈7%)、混合组25例(7%≤尿酸排泄分数≤12%)和尿酸生成增多组8例(尿酸排泄分数〉12%)。抽取患者空腹血,检测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留取24h尿,测得24h尿尿酸、尿肌酐,根据公式计算尿酸排泄分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痛风组BMI、平均动脉压、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餐后2h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排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排泄减少组、混合组、尿酸生成增多组年龄、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BMI、平均动脉压、三酰甘油、尿酸排泄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痛风组,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一3.900,一0.476,P〈0.05)。痛风组尿酸排泄分数与24h尿尿酸呈正相关(r=0.465,P=0.001),与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r=一0.304,P〈0.05)。痛风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酸排泄减少组(尿酸排泄分数〈7%)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呈负相关(r=一0.392,P〈0.05),非尿酸排泄减少组(尿酸排泄分数≥7%)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37,P〈0.05),而24h尿尿酸与血尿酸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轻体重对于伴有糖耐量受损(IGT)的超重及肥胖者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以降低体重为目标,由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对91例超重或肥胖的IGT患者进行生活方式跟踪指导,观察和分析减重对于超重及肥胖的IGT患者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尿酸等代谢状况的影响,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的管理患者体重明显下降,同时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谷草转氨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分别平均下降1.8b及2.3kg,为减重前体重的2.37%及2.72%。2组患者血糖、血压均明显降低,在超重组腰围及谷草转氨酶也显著降低,而肥胖组患者腰围及谷草转氨酶未见到显著下降。结论合理减重对于伴有IGT超重及肥胖者的中心性肥胖、血糖、血压和脂肪肝有明显的改善,有益于逆转他们的多种代谢异常。短期体重控制对于超重患者代谢指标改善效果明显,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大幅度的减重,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特点及与肺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肺功能及体重指数(BMI)的测定,依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组进行分析探讨。结果FEV1〈30%预计值组HDL—c明显高于FEV1〉30%预计值组(P〈0.05)。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较FEV1〉30%预计值组的女性亚组HDL—c亦增高(P〈0.05),男性患者HDL—c两组变化不明显。TG、TC、LDL—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血脂代谢与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性别有关,可反映慢性阻塞性肺病总体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吸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可能对改善脂代谢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离退休职工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相关因素,为该人群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石化社区离退休职工T2DM患者810例,按照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三组:理想控制组(n=153)、一般控制组(n=303)、控制不良组(n=354),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和臀围,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家族史、病程、血糖检测的规律性、用药情况、饮食及运动情况等一般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糖控制不良相关因素。结果各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合并理想控制组与一般控制组作为一组,与控制不良组相比,前者女性患者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理想控制组相比,一般控制组年龄较高,控制不良组病程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理想控制组比较,一般控制组和控制不良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收缩压水平显著升高,血脂异常及肥胖患病率均显著升高,体力活动的强度显著降低,使用降糖药的个数显著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体力活动的时间以及饮食过量的发生率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65岁、初诊糖尿病时的血糖水平>7.8mmol/L、病程>10年、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检测不规律和运动强度过低(OR值分别为2.331、1.581、4.227、1.691、3.222、2.263、1.766、1.920和1.804)。结论女性、高龄、初诊糖尿病时的血糖水平高、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检测不规律和运动强度过低等为中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检出率、伴有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12789例体检者(排除乙肝病毒感染、过量饮酒者)进行体格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血红蛋白、尿酸、血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根据ALT升高与否(〉40 U/L)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各代谢组分的差异.结果 ALT升高的检出率为8.69%.ALT升高组的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ALT正常组,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ALT正常组(P〈0.05).ALT升高组超重、肥胖、各型高脂血症、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舒张压高、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高于ALT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脂肪肝、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紊乱、肥胖是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魔芋复方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究其调节脂质代谢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肥胖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和不同剂量魔芋复方给药组。干预6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脂肪因子和抗氧化物指标。 结果 实验6周后各组大鼠间体质量、脂/体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魔芋复方低、中、高剂量给药组体质量和脂/体比均随着剂量升高而下降,魔芋复方高剂量给药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水平以及中剂量给药组血清TG、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魔芋复方低、中、高剂量给药组随剂量提高HDL-C上升。瘦素、脂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魔芋复方低、中、高剂量给药组随剂量提高血清瘦素、MDA水平下降,脂联素、SOD、GSH-PX水平上升。 结论 魔芋复方可有效改善肥胖大鼠血脂紊乱,降脂减重,有效抑制肥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起到预防和治疗肥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营养干预对肥胖伴代谢综合征人群体成分、血生化指标及血压的改善作用,探讨健康减重的方式。方法体质指数(BMI)≥28.0kg/m^2;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伴有血脂、血压及血糖任两项检查异常的体检肥胖伴代谢综合征患者40例自愿参与本研究,观察营养干预两个月后参与者干预前后体成分、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干预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营养干预进行2个月后参与者体重、体脂肪量、BMI、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比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2、11.07、5.11、10.35、9.58,P〈0.05);营养参与者的干预前和干预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2.91、3.33、2.24、2.56、5.74、6.99,P〈0.05)。结论营养干预的方法通过减重,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对肥胖患者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从而降低因肥胖造成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动脉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入选非糖尿病MS患者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实施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纠正不良习惯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未行健康管理干预。随访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前后均进行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测定。结果(1)干预组BMI、WC、SBP、TG、FI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在干预后6个月、9个月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在干预后9个月与干预后6个月相比又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9个月干预组BMI、WC、H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baPWV和ABI在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与干预前相比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8,45.81;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9个月干预组baPWV和ABI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2,5.99;P〈0.05)。(3)干预组baPWV在干预后9个月的异常率为44.68%,与干预前(68.09%)相比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3,P〈0.05)。(4)baPWV与hs—CRP、HOMA—IR相关(OR值分别为:0.436,0.565);ABI与hs—CRP、HOMA—IR相关(OR值分别为:0.543,0.502)。结论对MS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加强生活方式的调控,能明显改善非糖尿病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