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IFA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IFA方法以泰泽菌抗原片检测人工感染和人工免疫的ICR小鼠血清中抗泰泽菌抗体,并与日本的泰泽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用阳性对照血清,抗原片出现特异性蓝绿色荧光,清晰显示出泰泽菌形态,而阴性血清只出现橘红色的本底。在12份人工感染泰泽菌的小鼠早期血清标本中,IFA方法检出4份阳性,8份阴性,阳性检出率33.3%;而ELISA方法检测12份样本均为阴性。另外,在66份人工免疫泰泽菌的小鼠晚期血清样本中,IFA方法检出44份阳性,22份阴性,阳性检出率66.7%;而ELISA方法检出50份阳性,16份阴性,阳性检出率75.7%,结论 建立的小鼠泰泽菌抗体IF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检测,特别是早期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简洁稳定、特异灵敏的检测泰泽病原体(Tyzzer’s organism)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RDB).方法 根据泰泽病原体16S rDNA保守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方法,用此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同时,用RDB、ELISA和IFA对41只小鼠、38只大鼠进行了检测.结果 RDB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4.5 ng/μL.对79例实验动物的检测中,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阳性率是7.59%(6/79);与IFA一致性为92.4%(73/79),IFA阳性率是0%.结论 建立了PCR扩增与分子杂交相结合的准确、灵敏、特异的泰泽病原体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大鼠来源的泰泽氏菌芽孢RJ株经口服感染3周龄Wistar系大鼠,获得该菌抗原和抗血清,建立了检测泰泽氏病的免疫荧光法,并证实该法具有特异性。用该法检测不同饲养环境中的大鼠,结果:饲养在隔离器内的SPF级大鼠的抗体阳性率为0(0/28),饲养在开放系统内的普通级大鼠的抗体阳性率为40.9%(36/88),而饲养在同一开放系统内的普通级小鼠的阳性率仅为3%。这种差异是否反映了不同种类动物来源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细胞培养、ELISA和IFA同时检测生殖器标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HSV),与扩大金标准方法比较,分别计算三者的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318例标本中真阳性结果150例,真阴性结果168例,阳性率为47.2%。细胞培养、ELISA和IFA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为89.3%、98.0%和98.7%,特异性分别为100.0%、96.4%和97.6%,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4.4%和96.3%,NPV分别为91.3%、98.2%和98.8%,经比较,ELISA和IFA方法的敏感性均高于细胞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IFA的特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IFA的约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和IFA方法的NPV均高于细胞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和IFA法检测HSV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简洁稳定、特异灵敏的检测泰泽病原体(Tyzzer)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 RDB)。方法 根据泰泽病原体16S rDNA保守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方法,用此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同时,用RDB、ELISA和IFA对41只小鼠、38只大鼠进行了检测。结果 RDB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4.5ng/µl。对79例实验动物的检测中,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阳性率是7.95%(6/79);与IFA一致性为92.4%(73/79),IFA阳性率是0%。结论 建立了PCR扩增与分子杂交相结合的准确、灵敏、特异的泰泽病原体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小鼠弓形虫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制备抗原片和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制备阳性对照血清,确定了IFA和ELISA检测方法的最适工作条件。根据弓形虫B1基因序列,合成一对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片断,建立PCR检测体系。结果 与IHA法相比较,ELISA、IFA的抗体检出率均显著高于IHA,抗体滴度分析,ELISA抗体滴度高于1FA法。对弓形虫感染鼠不同组织进行PCR检测,可检出特异性扩增条带。结论 建立的IFA和ELISA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判定明确等优点,是比较有效的监测方法。建立了弓形虫PCR检测体系,经对弓形虫DNA及病鼠各组织的初步检测,证明本PCR体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四种方法检测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ot-ELISA法、ELISA法、IFA法及CF法进行了检测兔莱姆病血清IgG抗体的比较实验。对10例人工感染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病原体)的兔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Dot-ELISA法与ELISA法,IFA法及CF法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0%和70%;对12例正常兔血清的检测,符合率均为100%。这提示,Dot-ELISA法可能成为一种用于检测人或动物莱姆病血清抗体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CL-IIF法和ELISA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异同,了解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7例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组和疾病稳定组,另选择49例疾病对照、35例正常人血清对照,各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2种方法检测其血清中抗ds-DNA抗体,每种方法使用2个厂家的试剂,比较不同方法之间、同一种方法不同厂家试剂之间以及SLE不同阶段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每种方法的不同厂家试剂之间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IF法和ELISA法在SLE中的敏感性分别为55.8%和70.1%,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2.9%。两种方法在SLE中的敏感性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SLE疾病活动组抗ds-DNA抗体中,CL-IIF法和ELISA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7.5%和95%;而在SLE疾病稳定组阳性率分别为10.8%和2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SLE疾病活动组中特异性分别为89.2%和73.0%。同时,ELISA法检测出正常对照及疾病对照组、SLE稳定组和SLE活动组3组之间的抗ds-DNA抗体浓度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疾病活动度与抗ds-DNA抗体的浓度呈线性趋势(P<0.05)。结论 CL-IIF法检测SLE中的抗ds-DNA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尤其在疾病稳定期中。CL-IIF法价格便宜,适于SLE的确诊。ELISA法可定量检测抗ds-DNA抗体的浓度,且其浓度与SLE疾病活动度呈线性相关,适于监测SLE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检测弓形虫的PCR法和ELISA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特异的PCR方法,用于检测弓形虫感染。方法:选择弓形虫B1基因194bp片段作为扩增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并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以104弓形虫RH株速殖子腹腔接种小鼠,用PCR法检测感染动物全血DNA,并与ELISA法检测血清IgM进行比较。结果:本实验中,PCR方法的检测阈值为0.2pg弓形虫DNA,并且与人、小鼠、疟原虫、旋毛虫等DNA均无交叉反应。用PCR法检测感染动物全血DNA,感染后第2d即可测出阳性,总阳性数为1(313/15);而ELISA法检测血清IgM则到感染后第6d才测出阳性,总阳性数为2(2/15)。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PCR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检验慢性肝病实践过程中的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肝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比较78例慢性肝病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58例结果为阳性,符合率为74.36%;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检测,76例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符合率为97.44%。两种检测方法的总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慢性肝病的检验过程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的临床符合率水平更高,在临床检验慢性肝病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大鼠泰泽菌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消化及机械分离法分离出生10~15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从形态学及电生理学方面鉴定细胞活性。结果表明,该法可获得形态和生理特性良好的单个海马神经元。用0.5μmol/L的TTx阻断Na^ 通道后,分别记录到典型的全细胞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电流以及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证实该方法适用于海马神经元膜片钳研究,对深入探讨药物和毒物对海马离子通道及信号转导机制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向志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3,23(1):23-26
目的比较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FA(immuno-fluorescence assay)和WB(Western blot)三种方法在大鼠仙台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差异。方法仙台病毒蛋白抗原经凝胶电泳分离转移后用于血清学检测的WB方法;使用IFA、ELISA方法对20份无菌大鼠、227份SPF大鼠以及63份清洁级大鼠送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及可疑样品用WB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 20份无菌大鼠血清样品被3种方法检测为仙台病毒抗体阴性;SPF级大鼠样品被IFA方法判定为阴性,1.32%(3/227)被ELISA方法判定为阳性,其中有2/3被WB确认为阳性;ELISA、IFA和WB在清洁级大鼠样品中检出仙台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为18.12%、11.34%和15.87%。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灵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ELISA、WB和IFA。WB方法可作为IFA和ELISA难以确定结果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实验小鼠、大鼠螺杆菌携带情况,为我国实验动物等级及监测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PCR法共检测了352只小鼠(清洁级101只,SPF级251只),101只大鼠(清洁级69只,SPF级32只);ELISA法共检测了88只小鼠(清洁级26只,SPF级62只),165只大鼠(清洁级84只,SPF级81只);并对其中88只小鼠、101只大鼠的PCR和ELISA法阳性检测率进行比较。结果 PCR法检测小鼠平均阳性率为35.8%(126/352),清洁级阳性率为51.5%(52/101),SPF级阳性率为29.5%(74/251);大鼠平均阳性率为70.3%(71/101),清洁级阳性率为69.6%(48/69),SPF级阳性率为71.9%(23/32);ELISA法检测小鼠平均阳性率为15.9%(14/88),清洁级阳性率为19.2%(5/26),SPF级阳性率为14.5%(9/62);大鼠平均阳性率为52.7%(87/165),清洁级53.6%(45/84),SPF级51.9%(42/81);88只小鼠PCR法阳性检测率为72.7%(64/88),ELISA法阳性检测率为15.9%(14/88);101只大鼠PCR法阳性检测率为70.3%(71/101),ELISA法阳性检测率为49.5%(50/101)。结论上海及周边地区实验大鼠、小鼠中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螺杆菌感染,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结果表明回盲部内容物PCR法较检测血清中抗螺杆菌抗体ELISA法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培养、直接涂片染色3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 gonorrboeae,NG)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采用PCR检测法、细菌培养法、直接涂片染色法分别对366份女性阴道分泌物以及325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R检测180份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NG-DNA阳性率为21.67%,150份男性尿道分泌物,NG-DNA阳性率为44.67%,经统计学处理,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培养:108份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NG的检出率为16.64%,95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NG的检出率为22.85%;直接涂片Gram染色:80份男性尿道分泌物进行Gram染色,NG的检出率为21.49%,78份女性阴道分泌物,NG的检出率为10.79%。3种检测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R检测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慢性淋病检测的首选方法。细菌培养检出率次之,直接涂片Gram染色的检出率最低。直接涂片Gram染色的检出率虽较低,但特异性高,在基层医院无PCR设备及细菌培养条件者可首选,是一种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三种血清学诊断技术对实验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三种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并分析比较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97.9%、97.9%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蛔虫患者和鞭虫患者。结果发现IEST检出1例鞭虫患者阳性,而其余的实验动物和患者血清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三种登革热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斑点法(DIB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登革热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他优缺点。方法 用ELISA、DIBA和ICT同时检测登革热患者和流行性出血热、疟疾、乙脑、流感、钩体等其他发热患者的DV-IgM/Igg抗体,比较测试结果。结果 用ICT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0.4%(32/53),DV-IgG无1例阳性;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4.7%(5/34),DV-IgG无1例阳性。用ELISA法(德国GMBH)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66.0%(35/53),DV-IgG的阳性率为70.2%(40/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35.3%(12/34),DV-IgG的假阳性率为8.8%(3/34)。用ELISA法(澳大利亚PANBIO Limited)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75.5%(40/53),DV-IgG的阳性率为49.1%(28/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11.8%(4/34),DV-IgG无1例阳性。用DIBA法(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s)检测登革热患者DV—IgM的阳性率为84.9%(45/53),DV—IgG的阳性率为64.9%(37/57);检测非登革感染发热患者DV-IgM的假阳性率为47.1%(16/34),DV-IgG无1例阳性。结论 通过比较显示,ICT法检测DV-IgM抗体适合在登革热爆发流行期间用作疫区基层医疗单位的早期初筛试验;ELISA法检测DV-IgM/IgG抗体适合在普查及大批量标本检测时使用;DIBA法检测DV-IgM抗体不适合作为初筛试验;DIBA法检测DV-IgG抗体适合在登革热散发期间使用,可作为登革病毒感染的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几种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拔毛法、刮皮法、处死法三种方法。结果处死法检测四组小鼠样本的体外寄生虫感染率分别是75.5%、90.0%、73.3%、85%,拔毛法和刮皮法分别为19.8%、27.3%、10.0%、75.0%与19.8%、60.6%、40.0%、65.0%。用处死法测得豚鼠体表长虱和新西兰兔体表疥螨的感染率均为100%。结论处死法检测实验动物体表寄生虫效果较好,但处死法与其它两种方法结合,可使检测结果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三种全血提取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及Genomix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一种高效、简便快速、价格合适的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的DNA的质量,以及各种方法所需时间及其费用。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了改良。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DNA的质量都能达到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但在操作程序、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别。结论:Genomix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活性好、价格便宜,适合于大样本的DNA提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在梅毒检测中各自的优劣和适用性。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600例,采取静脉血液5 mL,待血清析出后,3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分析;所有患者均先用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再用免疫胶体金法复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数、阴性数。结果8600例患者经ELISA检测,阳性155例(1.8%);经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105例(1.22%);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结果比较2=9.76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检测中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比较,ELISA阳性检出率更高。同时,为确保梅毒确诊率,还应充分结合患者各方面资料以及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胶体硒免疫层析法(IC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的结果,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劣,探讨临床实验室初筛诊断HIV方法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卫生部HIV质控血清和免疫印迹法(WB)确认的HIV抗体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分别用ELISA法、PA法及ICA法检测;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的标本作倍比稀释后,再分别用PA法、ELISA法及ICA法检测。结果80例经免疫印迹法确认的HIV阳性患者,ELISA法、PA法、ICA法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100%、98.8%、97.5%;经稀释法检测,ELISA法较PA法和ICA法敏感,其检测的准确性分别为97.5%、97.5%、92.5%。结论筛查HIV抗体方法最好选用ELISA法或PA法,以防漏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