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Apoptin基因对膀胱癌耐药细胞株EJ/MDR细胞的杀伤效果,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脂质体将Apoptin基因导人EJ/MDR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ApoptinmRNA的表达,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Apoptin和p53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转入Apoptin基因后,EJ/MDR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细胞周期分析可见凋亡峰,凋亡率35%。细胞中可见Apoptin阳性表达(P〈0.05),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凋亡小体。结论转入Apoptin基因可显著促进EJ/MDR细胞的凋亡,Apoptin诱导的凋亡不依赖功能性p53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基因Apoptin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杀伤效果,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用脂质体将Apoptin基因导入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通过RT-PCR法检测Apoptin mRNA的表达,同时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Apoptin和p53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转入Apoptin基因后,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制(P<0.05).细胞周期分析可见凋亡峰,凋亡率35%.细胞中可见Apoptin阳性表达(P<0.05),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形成凋亡小体. 结论 转入Apoptin基因可显著促进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凋亡,Apoptin诱导的凋亡不依赖功能性p53的生成.此技术可能是抑制抗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胡桃醌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肽酰脯氨酰异构酶pin1抑制剂胡桃醌在促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胡桃醌在分子水平上抗肿瘤的作用进行阐述,对将来胡桃醌的临床应用给予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细胞凋亡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分子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靶向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为肿瘤分子治疗的一个热点和方向。本文就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针对凋亡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中药的研究与开发从未止步过,亦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对中药展开了更全面的分析、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人们对中药有效成分及以其分子为母核的半合成药物对抗肿瘤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就中药半枝莲抗肿瘤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黄芩素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芩素(baicalein)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分子式为C15H10O5,分子量为270.24.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阻止钙离子通道、抑制醛糖还原酶、抗病毒、抗过敏、抗凝、抗血栓形成等,其中,黄芩素抗肿瘤作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现对其抗肿瘤研究现状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细胞凋亡 (apoptosis)或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 ,PCD) ,是多细胞有机体为调控机体发育、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程序化细胞死亡的失调会导致包括癌症、神经退化型紊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在内的很多  相似文献   

9.
双氢青蒿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溪  李建业  夏春咸 《海南医学》2010,21(13):119-121
双氢青蒿素(Dihydmartemisinin,DHA)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抗疟新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除了具有抗疟作用外,其在体内外亦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其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辣椒(Capsicumannuum或C.frutescans)是茄科辣椒属草本植物,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辛辣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止痛[1]、降脂[2]、减肥[3]及抗癌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辣椒素抗肿瘤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辣椒素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邹雅茹  童建菁  叶静  陈字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7):165-167,186
白杨素( chrysin)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近期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活性。在多种体内外肿瘤实验研究中,白杨素表现出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活性,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白杨素激活caspase活性诱发凋亡级联反应;下调PI3 K/Akt信号通路;改变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系统以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已有研究表明,白杨素的化学结构满足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细胞内发挥细胞毒性的必需结构,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是从中药黄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其作为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在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病毒等方面均具有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黄芩苷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被逐渐地认识,其对肿瘤的影响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如阻滞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防治肿瘤转移和调节肿瘤微环境等,使其成为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新热点.该文对...  相似文献   

13.
抗肿瘤中药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近几年单味中药提取物 (有效成分 )及复方制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双歧杆菌及其发酵液的免疫及抗肿瘤作用,探讨其抑瘤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观察两种肿瘤细胞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右腋下荷瘤后,进行病理切片观察。MTT法计算给予不同方法后的抑瘤率,并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流式细胞仪和TUNEL技术检测凋亡情况。制备电镜标本,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双歧杆菌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病理切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死菌液、活菌液作用后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11.36±3.20)%和(8.08±2.00)%为均高于对照组(1.80±0.50)%(P<0.01),TUNEL技术检测,对照组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阳性率(0.8±0.3)%显著低于活菌液组(1.2±0.4)%(P<0.05)。[结论]双歧杆菌死菌液、活菌液在体内外均有较好的抑瘤作用,发酵液并未显示出抑瘤作用,说明双歧杆菌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来源于菌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中的疗效已得到公认,无论对新近诊断的还是复发的患者都有较好的作用,ATO单剂使用即能诱导病情完全缓解,并且对骨髓抑制等副作用轻微.近年研究发现ATO不仅对血液系统肿瘤有治疗作用,而且对普通的实体性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等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虽然ATO有着较广泛的抑瘤活性,但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至今却未得到系统阐明,本文就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冬凌草甲素抗肿瘤机制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凌草甲素(Oridonin)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既可以抑制细胞增殖,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相关信号通路防止肿瘤发生,诱导细胞凋亡,也可以抑制毒性药物损伤自身细胞DNA,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等,有望成为一种天然抗癌新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提高机体肿瘤免疫能力的生物治疗备受关注.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作为既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又可刺激表达次级细胞因子,调理免疫的细胞因子而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IL-24的结构、表达和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内酯醇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中分离出的环氧化二萜内酯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很好的杀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干预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核因子NF-κB、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表达、影响血管形成等多种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吡唑衍生物对PC3、Bcap37、BGC8233种肿瘤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化合物对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色可见吡唑衍生物F分别使PC3细胞变小、变圆,核染色质凝集,Bcap37细胞周围呈现亮绿色的荧光凋亡小体;Western Blot检测可知吡唑衍生物对EGF诱导的Erk1/2磷酸化没有抑制效果。结论:吡唑衍生物对3种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化合物F诱导PC3和Bcap37细胞凋亡,吡唑衍生物不能通过阻断Erk1/2磷酸化来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0.
汉黄芩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黄芩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发现汉黄芩素有增强肿瘤细胞对凋亡诱导作用的敏感性、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抗药性以及协同抗癌剂促进肿瘤细胞死亡等作用。本文从作用机制角度对汉黄芩素以上几方面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