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1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A组(微量泵组)、B组(人工鼻组)、C组(一次性MR850湿化系统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组)。分别测量各组患者3d内气管切开处吸入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出绝对湿度;评估各组患者气道痰液黏稠度的变化;肺部感染控制的时间;记录各组3d内平均日护理工时及湿化所需的日医疗费用。结果在气道温湿度、分泌物性状控制、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护理工时方面,C组较另两组有显著优势,B组较A组有优势;B组较另两组医疗费用高。结论 MR850湿化系统更适用于肺部感染的气管切开患者,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后昏迷患者气道的湿化效果。方法将58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氧气面罩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痰液黏稠度、湿化效果、痰培养阳性率与肺部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痰液黏稠Ⅰ度18例,Ⅱ度8例,Ⅲ度3例,与对照组16,9,4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5,P〉0.05)。研究组患者湿化不足8例,良好20例,过度1例,与对照组9,18,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6,P〉0.05)。研究组患者痰培养阳性2例,阴性27例,对照组分别为8,21例,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阳性3例,阴性26例,与对照组10,19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结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患者痰液黏稠度和湿化效果方面的效果相同,但在降低痰培养阳性率和肺部感染率方面,氧气面罩气道湿化法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元焕 《天津护理》2009,17(3):155-156
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的湿化作用明显降低,湿化不足的气体进入气道引起呼吸道纤毛运动频率下降,使其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肺部感染率升高,极易发生气管导管被阻塞。我科自2007年2月开始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注射器间断气管滴人和输液泵控制滴速持续滴入湿化液,并观察两种气管湿化方法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红  王际容  李斗艳  代莉 《全科护理》2011,(12):1054-105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8例E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给予人工鼻加湿化上氧,观察组给予费雪派克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气道.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舒适度、吸痰费用、气道湿化7 d后痰细菌培养分类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舒适度、吸痰费用、气道湿化7 d后痰细菌培养分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费雪派克湿化氧疗系统湿化气道明显优于人工鼻加湿化上氧,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气道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两种气道湿化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69  
目的比较间断所道湿化法和持续气道湿化法临床效果。方法5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两组。两种气道湿化方法从肺部感染、痰阻、气道粘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从四方面比较,持续性气道湿化效果优于间断湿化方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法明显优于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 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沐舒坦气道湿化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5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应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和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分别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率,减少患者刺激性咳嗽,缩短拔管时间,效果明显优于沐舒坦间断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呼吸道的分泌物变得粘稠,较易潴留在支气管中,导致患者窒息或诱发肺部感染。临床上多数以输液泵或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但是实践中发现存在弊端,如湿化不当痰液过稀或过干致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为使人工气道接近机体生理功能,降低感染,改善通气,我科采用撤机以后用氧气雾化罐接呼吸机接头行气道湿化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双加温湿化氧疗仪与人工鼻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将2012年4月-2013年1月入院的患者设为A组(人工鼻组)30例,2013年2月-2014年9月入院的患者设为B组(双加温湿化氧疗组)30例。比较2组3d内气管切开处吸入气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气道痰液粘稠度。 结果 B组气道温度和湿度控制好于A组,痰液粘稠度低于A组。 结论 双加温气道湿化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吸氧中,湿化效果好于人工鼻,是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实施气管切开行人工气道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泵持续常温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观察患者的平均氧分压、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痰液黏稠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平均氧分压、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稳定;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液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促进患者排痰,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气道切开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卢美观  周亚梅 《全科护理》2013,(32):2980-2981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使用两种气道内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法,观察组采用推注泵持续推注法,对两组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置管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注泵持续推注法较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法效果好,能更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及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气道湿化方式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不同气道湿化方式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制在200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应用Cochrane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涉及1127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行气道湿化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持续气道湿化的试验组的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率显著低于行间断气道湿化的对照组[RR值=0.23,95%CI=[0.17,0.30],P<0.01];行持续气道湿化的试验组的痰痂形成率显著低于行间断气道湿化的对照组[RR值=0.14,95%CI=[0.09,0.21],P<0.01]。 结论:持续气道湿化有利于改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气道湿化患者的呼吸道状况,降低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痰痂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后3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1] ,怎样使气道充分有效湿化,护理人员在湿化液的选择、湿化量及给入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近年来,我们对66例气管切开病人在规范室内温湿度、内套管消毒、吸痰管理、空气消毒、定时超声雾化、翻身拍背等护理的同时,对不同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12月—2 0 0 3年5月共收治因病情需要行气管切开病人74例,除气管开切后3d内死亡及自动出院者,余66例,其中男60例,女6例;年龄19岁~77岁,气切时间5d~63d ;重度颅脑损伤3 2例,高血压脑出血14…  相似文献   

16.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微泵持续向气道内滴注湿化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结果: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及气管套管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能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减少病人刺激性咳嗽,缩短拔管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氧疗湿化管路(RT 308管路)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T管雾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效果、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黏稠度Ⅰ度、Ⅱ度及Ⅲ度分别为65%,30%,5%,优于对照组的10%,5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0.05);观察组呼吸道清理间隔时间为(3.32±1.7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 1.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P<0.01).结论 使用RT 308管路气道湿化的患者痰液的黏稠程度较低,湿化效果满意,清理呼吸道痰液间隔时间延长,优于T管雾化器的气道湿化效果,减少了由于反复吸痰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环兴 《护理研究》2006,20(2):449-450
人工气道病人失去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功能,吸人的气体全部由下呼吸道加温和湿化,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水分丢失增强。干燥的气体损害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黏液毯的清除力,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增加。分泌物不易排出,而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可见,人工气道病人有效的气道湿化极其重要。我院从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环兴 《护理研究》2006,20(5):449-450
人工气道病人失去上呼吸道的湿化、温化功能,吸入的气体全部由下呼吸道加温和湿化,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水分丢失增强[1]。干燥的气体损害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黏液毯的清除力,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增加,分泌物不易排出,而使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2]。可见,人工气道病人有效的气道湿化极其重要。我院从2002年1月—2004年10月,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间断气道湿化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