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过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提高静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头肉眼可见的回血率,从而达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将3120例静脉穿刺患者按年龄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6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输液排气,进针前再次排气时采用改良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后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管排气后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穿刺针肉眼可见回血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实验组在穿刺针肉眼可见的回血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静脉输液排气技巧,可提高穿刺针肉眼可见的回血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上接95页)夹轮,使穿刺针斜面充满液体,并在穿刺过程中始终保持针头斜面充满液体[4,5]。笔者认为此种排气方法适用于所有静脉输液的排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负压进针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方法:将480例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按常规穿刺,实验组采用负压进针法穿刺.结果: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率、回血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进针法可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回血速度、回血率.  相似文献   

3.
输液管内负压在细小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输液管内负压应用于细小静脉穿刺时易见回血的操作可行性及其原理.方法将560例静脉细小的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0例,实验组采用负压法,对照组采用高调法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提高,回血时间缩短,回血长度增加.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负压法应用于细小静脉穿刺时可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王丽 《当代护士》2016,(2):20-21
目的提高休克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配合医生急救,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满意度。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8月住院的120例不同程度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人次,实验组采用规格为1ml:5mg的硝酸甘油注射液涂擦与穿刺局部加局部湿热敷后常规消毒配合负压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后穿刺,统计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穿刺使用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穿刺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酸甘油局部湿热敷配合负压穿刺在休克患者静脉穿刺中有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穿刺时间,为抢救休克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护有效配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以进一步探求减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的正确按压方法。方法 100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50例)采用改良式按压法:静脉输液完毕,先拔针,采用手掌部大鱼际肌按压穿刺部位输液贴,并抬高手臂,按压时间为3~5 min,本次试验取4 min。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式按压法:静脉输液完毕以输液贴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在局部按压穿刺点,时间同试验组。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回血、淤血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的局部疼痛、回血及淤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按压法对保护静脉、提高护士再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浅静脉小角度直刺法对门诊患儿穿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浅静脉穿刺时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门诊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操作者右手持头皮针在血管上方的皮肤呈70°角快速进针穿过皮肤后,改变角度为10~15°角沿血管方向行针,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即可;对照组是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呈30°角左右刺入皮肤,见回血后将针头平行送入少许即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率的情况.结果 两种穿刺法成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角度直刺法在浅静脉穿刺时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流量调节器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军  关小宏 《现代护理》2007,13(11):986-987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器组件中流量调节器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及对穿刺成败、漏液的影响。方法将1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松开一半方式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全部松开的方式输液,比较2组穿刺成功、穿刺失败、漏液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成功穿刺例数与失败穿刺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功穿刺例数与漏液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流量调节器半松开式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明显减少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漏液的发生,在保护了血管的同时,减少了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次性输液器组件中流量调节器在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及对穿刺成败、漏液的影响.方法 将1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松开一半方式输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流量调节器在穿刺回血后全部松开的方式输液,比较2组穿刺成功、穿刺失败、漏液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成功穿刺例数与失败穿刺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成功穿刺例数与漏液例数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流量调节器半松开式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明显减少老年静脉输液过程中漏液的发生,在保护了血管的同时,减少了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有效留置时间。方法将224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置管,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护理:置管前评估治疗方案和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制定穿刺计划,按计划实施护理操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外周浅静脉置管术中运用护理程序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验外涂硝酸甘油溶液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缩短静脉穿刺时间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选择66例静脉输液患者,共穿刺264人次,其中实验组132人次,对照组132人次.实验组用0.005%硝酸甘油溶液涂擦局部后静脉穿刺,对照组用空白溶液涂擦后穿刺,统计2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穿刺时间.结果 实验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穿刺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涂硝酸甘油溶液可提高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节约静脉穿刺时间,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以更好地配合患者治疗。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8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及正常对照组人群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维度得分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其中女性配偶GQOLI总分及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较男性配偶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下降,其中女性配偶生活质量下降更明显,需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