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嗅三针对阿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组织钙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每组10只。制作AD大鼠模型和AD嗅神经切断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治疗,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嗅三针组均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对照组短于AD模型组(P0.05),嗅三针组短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比较:正常对照组、嗅三针组和嗅三针对照组均明显低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低于嗅三针对照组(P0.05),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提高海马组织CaMKⅡ含量表达,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针灸对阿茨海默氏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对实验性阿茨海默氏病(AD)模型小鼠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皮下注射东莨菪碱造成小鼠AD模型,通过针刺百会、水沟,艾灸命门,观察针灸对小鼠行为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针灸能明显改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增强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大脑乙酰胆碱含量。结论:对AD模型小鼠的防治作用机理可能与针灸能使AD小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hAT、AchE活性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2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胆碱乙酰化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P〈0.01);VD嗅球损毁模型组与VD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ChAT、AchE活性比较,VD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嗅三针组高于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P〈0.05);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提高海马ChAT和AchE活性,其治疗效应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嗅三针疗法对AD大鼠海马胆碱乙酰化酶(CHAT)与SOD的影响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90±1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模型组、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AD大鼠模型和AD并嗅神经切断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ChAT和SOD活性。结摹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AD模型组(P〈0.01);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海马ChAT与SOD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模型组海马ChAT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AD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海马ChAT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AD模型组与A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相比较,海马ChAT和SOD活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疗法能够显著增强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同时提高海马ChAT和SOD的活性,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20 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和脑缺血并损毁嗅球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水迷宫试验显示,大鼠6 d平均逃避潜伏期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短于脑缺血模型组(P〈0.05);脑缺血模型组与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在原平台象限跨越相应平台的次数,正常对照组明显多于脑缺血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多于脑缺血模型组(P〈0.05);脑缺血模型组与脑缺血嗅球损毁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有效预防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的发生,其干预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松果体褪黑素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嗅三针组。制作VD大鼠模型和VD并嗅神经切断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及松果体褪黑素的含量。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VD模型组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也明显短于V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P<0.01);V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与VD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松果体褪黑素含量比较,VD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嗅三针组高于VD模型组(P<0.05),嗅三针组也高于V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P<0.05);VD模型组与VD嗅神经切断模型组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提高松果体褪黑素的含量,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依赖于嗅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和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与阿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用酶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阿茨海默病及143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和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1/1和TNFα-308G/A1/2,TNFα-308G/A2/2表型频率分别为:0.8636,0.1212,0.0152,对照组分别为:0.8881,0.1049,0.070;AD和TNFα-308G/A1,TNFα-308G/A2基因频率分别为:0.9242,0.0758,对照组分别为:0.9021,0.0979;AD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βG252A1/1,1/2,2/2表现频率分别为:0.242,0.591,0.167,对照组分别为,0.252、0.573、0.175;AD组TNFβG252A1,TNFβG252A2基因频率分别为:0.5379,0.4621,对照组分别为:0.5385、0.46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和TNFβG252A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浆中TNF水平,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AD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G/A和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嗅三针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接受嗅三针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量(MMSE)评分、社会活动能力调查表(FAQ)评分。结果治疗前,60患者均为不同程度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经嗅三针治疗后,12例患者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有效率为80.00%。结论嗅三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ET和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嗅球损毁模型组和嗅三针组,每组10只。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VD模型,手术电凝法制作大鼠嗅球损毁模型,采用嗅三针电刺激方法对VD嗅球损毁模型组和嗅三针组进行治疗,42d后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海马ET和CGRP含量。结果与嗅三针组比较,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VD模型组和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嗅三针组大鼠海马ET含量降低,CGRP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各项指标,VD模型组与VD嗅球损毁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能够降低海马ET的含量同时提高海马CGRP的含量,其治疗效应的发挥与嗅觉传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作用。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嗅三针组,每组10只。制作VD大鼠模型,通过嗅三针电刺激方法,测试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血浆β-内啡肽含量。结果定位航行试验显示,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平均游泳路程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嗅三针组明显短于VD模型组(P〈0.01);血浆β-内啡肽含量比较.VD模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噢三针组高于VD模型组(P〈0.05)。结论嗅三针能够显著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且同时提高了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嗅三针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嗅三针刺激法,对照组用药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清ET、CGRP测定,同时进行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T、CGRP含量,HDS、MMSE评分改变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两组血清ET、CGRP含量,HDS、MMSE评分差值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测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7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刺激法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并且使得血清ET降低、CGRP上升,提示嗅三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机理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活性、tau蛋白异常磷酸化(p-tau)的影响,为临床防治AD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海马CA1区注射冈田酸(OA)制备AD模型;低、高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4周,其余组给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GSK-3β活性、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海马GSK-3β、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吡格列酮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海马GSK-3β、tau蛋白磷酸化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低、高吡格列酮组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改善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GSK-3β活性、减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远志对双侧海马注射apoE4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oE4组和远志组。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复制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各组动物以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探索试验为学习记忆能力评价指标。结果:ApoE4组和远志组较对照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远志组与apoE4组比较,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台次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远志能改善腹腔注射D-半乳糖并联合使用apoE4双侧注射海马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线粒体不仅作为细胞供能的主体,而且其功能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关键性作用。针灸通过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调节大脑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调节Ca2+稳态,以及降低DNA突变,在AD的治疗方面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螺旋藻蛋白激酶(SPK)对老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24-36月龄老年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SPK高浓度组(A组)、SPK低浓度组(B组)和老龄对照组(C组),每组10只,3-4月龄大鼠为成年对照组(D组),10只。A、B组分别给予SPK混悬液1 g/kg、0.5 g/kg灌服C、D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7 d。运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快速测定仪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SPK可以降低老龄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沉(P〈0.05)。结论SPK可以显著降低老龄大鼠的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蒋凌飞  吕燕  陈炜 《中医学报》2020,35(1):136-139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建立AD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记忆能力比较:造模后,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2A相对表达量升高明显(P<0.05),NR2B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NR2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NR2B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针刺组NR2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西药组(P<0.05),NR2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能够减少AD模型大鼠海马NR2A的表达,提高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常成人红细胞与大肠杆菌脂多糖温育后,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显著增加,脂多糖这种作用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果提示脂多糖能激活红细胞蛋白激酶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 (O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厄贝沙坦治疗组。检测各组第 4 ,5 ,11,17周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 (TG、TC) ,11,17周的血肌酐 (Scr)、血尿素氮 (BU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 (UAE)、肾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铜 ,锌 超氧化物歧化酶 (Cu ,Zn SOD)、过氧化氢酶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GSH Px)及PKC活性。结果 :与糖尿病组相比 ,厄贝沙坦治疗组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无明显变化。而Scr、BUN、UAE、肾脏MDA含量、肾细胞膜PKC均明显下降 ,肾脏抗氧化酶活性 (Cu ,Zn SOD、CAT、GSH Px)则明显上升。作相关性分析发现肾脏内MDA含量的变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膜、细胞浆PKC活性的变化相关。结论 :厄贝沙坦可以抑制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的氧化应激 ,并且这种抑制作用与其下调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