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胎儿窘迫是导致围产儿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加强孕期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对较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具有实际意义。胎儿电子监护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结合,产生和推动了远程胎儿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我院已较早地开展了这一技术,为高危胎儿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孕期家庭自我监护提供了有效途径,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的189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使用传统监护方法分娩的178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占53.70%,对照组601例,占33.99%;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3.
胎儿监护是采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对胎儿宫内安危进行评价的方法,有效的监护手段应尽可能地减少产前、产时胎儿窒息所致的不良围产儿结局。目前胎儿电子监护是胎儿监护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近年来胎儿电子监护技术亦不断更新。本文就胎儿电子监护及其应用进行客观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B型彩色超声多普勒(简称B超)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胎儿电子监护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B超脐血流检测及胎儿监护,记录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及眙心监护评分。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护均异常。记录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污染等。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Ⅱ、Ⅲ、Ⅳ组比较,Ⅰ组新生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程度以及剖宫产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脐血流检测与胎儿电子监护,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适时处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与血清胆酸水平在妊娠胆汁淤积症(IC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4例ICP患者行胎心无负荷试验(NST),NST可疑或无反应型行宫缩应力试验(CST)或催产素激惹试验(OCT),常规B超、乙肝三系统、肝功、胆酸测定进行临床分析。结果NST有反应型与无反应型和可疑型两者比较,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CST或OCT异常者发生围产儿预后不良明显高于正常者(P<0.05),血清胆酸>25umol/L时,NST异常71.42%,胎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61.9%。结论 血清胆酸水平结合胎儿监护,对预测围产儿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胎儿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早期诊断胎儿窘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小燕 《现代医院》2006,6(5):41-4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儿监护及脐血流检测,记录胎监评分及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分Ⅰ、Ⅱ、Ⅲ、Ⅳ组,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异常。分娩后记新生儿Ap-gar评分及羊水污染情况。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7.
于君秀 《现代保健》2011,(5):159-16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社会对人口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达到优生优育,就需要人们掌握影响人口素质的因素,笔者所在医院已开展孕期筛查、胎儿电子监护、新生儿筛查等项目。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人口素质,达到优生优育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该病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健康。虽然国内外不少学者就病因、胎盘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现今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胎儿电子监护的应用,能及时监测妊娠晚期胎儿宫  相似文献   

9.
胎儿电子监护是迄今为止最为简便且较为准确地探测胎儿宫内是否存在乏氧状态的方法,32周以上以及产程发作后应该常规进行。正确的监护操作、图形识别、结果判断、及时正确处理异常结果,方可获得满意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0.
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是目前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的监护手段,能够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的动态变化,也可以了解胎心率与胎动或者宫缩之间的关系,从而评判胎儿宫内状况。EFM由于其操作简便、无创、结果实时,目前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仍存在假阳性率高,增加临床不必要干预,导致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增加,EFM结果的判定存在人工判读的个体间及个体内误差等诸多弊病。本文旨在介绍各国有关EFM的指南,以期指导临床医师对胎监结果的判读及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远程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 fetal monitoring,EFM)在妊娠晚期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至东莞康华医院妇产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3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观察组进行远程EFM,比较两组监测结果、妊娠不良心理、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动、胎心、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异常检出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两周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远程EFM能够提高妊娠晚期不良事件检出率,缓解妊娠期不良心理,改善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海燕 《工企医刊》2004,17(4):59-59
胎儿监护即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电子监护作为一种先进、无创的监护手段,在产科临床使用已相当普遍。其具体应用作如下概括。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远程监护技术在妊娠晚期胎儿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30例妊娠晚期高危孕妇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远程监护技术。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胎动异常、无应激试验(non-stress test,NST)异常情况、妊娠结局,并观察两组孕妇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15%(4/65),较对照组20.00%(13/65)低,新生儿NST异常率28.30%(60/212),较对照组13.64%(12/88)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管理后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远程监护技术应用于妊娠晚期胎儿监护中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应用胎心监护仪对1730例临产前和/或临产后的孕妇进行胎心监护。【结果】无负荷试验(non-stress test,NST)有反应型1037例,发生胎儿窘迫29例(2.8%),NST无反应型401例,发生胎儿窘迫196例(49.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缩刺激试验(con-traction stresstest,CST)阴性253例,发生胎儿窘迫29例(11.5%),CST阳性39例,发生胎儿窘迫34例(87.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NST和CST分别是产前和产时胎心监护的有效方法,可作为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孕妇对围生期的监护要求更高,尤其是对高危妊娠胎儿情况的监测,及早发现胎儿缺氧, 对改善围生儿预后极为重要,推动了胎儿心率监护技术的应  相似文献   

16.
胎儿心电图 (fetalElectrocardiograph ,FECG)是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和监护围产儿的心电变化 ,对了解胎儿心脏和宫内发育情况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妊娠晚期常常会出现胎儿心律或心率不齐 ,对临床处理较棘手。本文对近 4年本院住院分娩在FECG中出现胎儿心律或心率不齐的孕妇 4 2例 ,就其临床因素、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分布及是否伴FECG其他改变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8~ 2 0 0 2年在我院分娩且FECG出现胎儿心律或心率不齐的孕妇 4 2例。年龄 2 3~ 34岁 ,…  相似文献   

17.
郭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9):1344-1346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痫前期孕妇进行胎儿监护和脐动脉血流监测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子痫前期孕妇进行无负荷试验(NST),其中89例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所有孕妇均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尿蛋白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电子监测异常及脐动脉血流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显示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4.70%和58.06%,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6.36%和10.15%(P<0.05)。NST正常者和异常者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CT和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结果异常者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和脐动脉血流分析对了解子痫前期孕妇胎盘功能和预测围生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院使用的妊娠图共监护4项指标,即孕妇体重、宫高、腹围及血压。我院从2000年开始使用妊娠图,效果显著,围产儿死亡率由1999年的15.1‰,下降到2001年的12.伪幻,到2003年的8.3‰。现将我院初级卫生保健站从2000年至2003年4年共监测的493例孕妇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评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胎儿窘迫的临床意义及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用SRF61885电子监护仪监护86例ICP单胎患者,同时随机抽选同期住院分娩无妊娠并发症的单胎孕妇120例为正常对照,比较分析两组孕妇无刺激实验结果、分娩方式、围产儿预后情况。结果ICP组胎心监护异常率、剖宫产率、围产儿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74.184、138.487、8.882,均P〈0.05)。两组孕妇无刺激实验异常患者围产儿预后不良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X^2值分别为11.098、21.845,均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对ICP孕妇孕晚期胎心监护,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窘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明显改善ICP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