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脏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的核心脏病学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兴起,经历了由发展到逐渐成熟的阶段.目前全国已有近200家医院开展核素心肌显像,检测心肌存活,测定心功能以及进行体外检测等,成为心血管疾病无创性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核心脏病学在30年的发展中其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y相机模拟影像进入到目前数字化三维断层显像(SPECT,PET/CT);由定性诊断发展到定量诊断;由早期功能影像进入到目前的分子影像,由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到目前的心肌代谢显像、心脏受体显像和细胞凋亡显像等,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核心脏病学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核心脏病学的显像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创的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在评估心力衰竭程度和指导心力衰竭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定量门控SPECT心肌灌注显像借助其定量分析软件,可以定量评价心脏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脏舒张功能。静息和(或)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不仅能鉴别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力衰竭,而且能判别心肌是否存在活性。核心脏病显像技术能轻易地鉴别出舒张性心力衰竭(也称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它通过高峰充盈率和高峰充盈率时间可以准确地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程度。借助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定量门控SPECT能有效评估左室运动情况,评估室壁厚度对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心肌灌注显像还常用于判别患者是否适合植入心脏除颤器及是否适合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123I-间碘苄胍神经递质显像能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预后信息。心肌代谢活动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能量代谢底物是评价药物治疗是否有助于提高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一个指标,123I-15-(p-碘苯基)3-R,S-甲基十五烷酸是一种临床研究中常用的心肌代谢显像示踪剂。借助新示踪剂的应用,包括神经递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在内的核心脏病学显像技术常用来完善心力衰竭的诊断。核心脏病学显像技术在诊断心力衰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形成了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核心脏病学.近30年来,核心脏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 近20年来的主导技术则是双探头晶体照相机,  相似文献   

4.
PET心肌灌注显像可绝对定量测定局部心肌血流量(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由于显像剂半衰期短,允许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PET心肌灌注显像,获得静息态、冷加压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等不同状态下的MBF,进而评价冠状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的CFR功能。在早期诊断冠心病,准确诊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评价微血管病变,早期检测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及CFR功能的异常,估测预后,帮助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检测疗效等方面,PET心肌灌注显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将介绍PET心肌灌注显像相关知识及其在心血管领域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病人处理方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优越的价值。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心肌灌注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这在我国目前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6.
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项临床试验证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病人处理方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和优越的价值。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心肌灌注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可以提高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这在我国目前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7.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处理决策中的合理应用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判断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可据此制定冠心病的有效处理策略。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核素心肌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目前这在我国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处理决策中的合理应用及其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素心肌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判断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可据此制定冠心病的有效处理策略。在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有关冠心病和核心脏病学指南中,核素心肌显像的上述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对冠心病诊断处理的整体水平,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目前这在我国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9.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报告是对显像中所获得全部信息的概括与总结,是对申请行该检查的医师所关注问题的书面回答。写报告的医师应利用有限的文字简洁地表达影像所见,并满足临床需求,规范的语言和详实的内容是确保检查报告可读性的必要前提。在这方面,美国核心脏病协会(ASNC)和美国心脏学会(AHA)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与经验总结,制定出了较为完善的报告书写规范。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是现阶段核心脏病学有别于其他心脏影像学检查的独特优势。现将检查报告书写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核心脏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核心脏病学20多年来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SPECT显像取代了平面显像,大大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分辨率(contrastresolution),减少了组织重叠的影响;②PET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可量化心肌存活测定与心肌灌注显像;...  相似文献   

11.
开展心血管核医学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核医学是影像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脏病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笔者所在医院为一市级综合性医院,近7年共完成心肌灌注显像1万余例,在冠心病的诊断、存活心肌检测、冠心病血管重建术疗效评价等方面得到了临床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笔者7年来在心血管核医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核心脏病学是一个活跃、繁荣的领域,在日常的临床决策中它为核医学科和内科医生提供重要的资料。尽管与其它方法存在竞争,核心脏病技术的临床应用仍然在增加。这是由于该技术提供的灌注和功能显像能够客观地对病灶进行定量分析,对于诊断冠心病(CAD),危险性分层和疗效评估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99Tc^m-1,2-双[双-2-乙氧乙基膦]乙烷(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冠脉造影、病历资料完整的53例患者,其中行^99Tc^m-tetrofosmin心肌灌注显像27例,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26例。运动负荷试验按Bruce方案进行。tetrofosmin显像于给药后30min行心肌断层显像,间隔24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运动-静息一日法则在4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MIBI显像于给药后1-2h行心肌断层显像,48h后作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结果 ^99Tc^m-tetrofosmin心肌灌注显像,运动,静息显像以及运动-静息一日法心肌显像均获得了清晰的心肌断层图像,均未发现邻近器官有明显的放射性干扰。Tetrofosmin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0%,MIBI的诊断灵敏度为94%,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etrofosmin的检测效率为85.2%,MIBI的检测效率为88.5%,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etrofosmin和MIBI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和89.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71%和75%。结论 Tetrofosmin心肌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适用于运动-静息一日法心肌显像。  相似文献   

14.
消心痛介入心肌显像临床应用刘福祥,高汝桢,辛达临核素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业已肯定.目前心肌显像多采用介入方法,以鉴别功能不良的心肌是否存活(SeminNuclMed,1991,3:242),对静息心肌显像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的患者,我们用消心...  相似文献   

15.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能检测心肌血流灌注情况[1],而局部心肌摄取及滞留99TcmMIBI与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心肌活力密切相关[2]。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与心肌病除行创伤性心内膜心肌活检外,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我们应用99TcmMIBI进行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并与心肌酶、心电图、心功能作对比,以探讨其对V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健康儿童对照组:心肌灌注显像20例,心肌酶检查117例,心电图检查112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7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SPECT 显像特点,及心肌灌注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VMC) 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对临床诊断为VMC 的89 例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并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聚合酶链反应(PCR) 等进行比较。结果:89 例患儿中有45 例(50 .56 % ) 心肌显像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分布异常区,有20 例出现单节段放射性减低,19 例多节段出现放射性分布异常,6 例呈花斑样改变。2 例患者在治疗后进行随访,其治疗后显像结果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结论:SPECT 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对治疗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99mTcMIBI心肌SPECT显像与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李维绥吴可贵林好学林明郑勇王长溪核素心肌显像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已取得良好效果。笔者采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SPECT显像联合动态心电图(DCG)、普通心电图(ECG)...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  相似文献   

19.
PET绝对定量心肌血流(MBF)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增益价值,但由于传统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限制,其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叔丁基-氯-5[4-(2-氟-18F-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3(2H)-哒嗪酮(18F-Flurpiridaz)的成功研发开创了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新领域,其具有良好的绝对定量MBF和心肌血流储备的性能,且相较于经典的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其在物理性质、心肌摄取率和临床应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已进入临床Ⅲ期研究,成为最有前景的18F标记的PET心肌灌注显像剂。笔者就18F-Flurpiridaz PET绝对定量MBF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心肌主要利用脂肪酸作为供能物质。^123标记的中长链脂肪酸已被用作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其中(131I)BMIPP由于β位上存在甲基,能较长时间滞留在心肌细胞内,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心肌的脂肪酸代谢与血流分布之间可出现解离现象,显示心肌代谢障碍与血流障碍不完全平行,这一现象为脂肪代谢显像早期发现病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