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必须在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病情进行合理的用药,才能使血糖保持在理想的水平上。那么,哪些药物可治疗糖尿病呢?  相似文献   

2.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患者除采取多种降糖药联合应用,尽快并终身坚持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外,及时采用综合措施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李健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560-562
2.3.3胰岛素治疗的方法1型糖尿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最常用而且效果也较理想的方案是采用每天注射1次长效胰岛素或者每天1-2次中效胰岛素(如注射1次则在晚上睡前注射,2次可在睡前及早餐前注射)以补充基础胰岛素不足;在每餐前注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对尚存在部分胰岛功能的患者如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病程早期也可采用每天早、晚餐前注射短效与中效预混胰岛素的方案,此方案控制早餐和晚餐后血糖较理想。早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的中效成分的作用高峰不足以降低午餐后血糖,往往需要借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以降低午餐后血糖;晚餐前注射的预混胰岛素的中效成分会在午夜(注射后6h~10h)达到作用高峰,增加夜间低血糖的风险,凌晨作用逐渐减弱又不足以理想控制空腹血糖,此时应改用前一方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4.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2):132-132
法国糖尿病学会副主席Charpentier教授指出,目前有多种口服药物用于控制血糖。研究表明,磺脲类药物既可降低空腹血糖,也能降低餐后血糖,从而有利于血糖控制达标。亚莫利治疗贯穿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整个过程。1亚莫利_单药治疗全面控制空腹、餐后血糖和HbA1c亚莫利可以同时促进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治疗,首先应控制饮食,适当锻炼,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则需用胰岛素治疗.轻症的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较理想者,可以不用口服降血糖药;血糖仍高者,则需选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对照组(CISS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手指血糖;治疗组(CGMS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两组治疗模式对比分析。结果CGMS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GMS监测时发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事件明显高于指血组(P〈0.01),夜间明湿;CGMS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血糖达标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安全,优于指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7.
1 口服降糖药治疗 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其他口服药物和中医药。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和噻唑烷二酮类5种。 1.1 磺脲类降糖药: (1) 结构及作用机制:磺脲类降糖药的化学结构如下:R_1-苯环-SO_2-NH-CO-NH-R_2。其中,磺脲基母核决定了其降糖作用,R_1及R_2降糖作用的强度和长短。磺脲药刺激胰岛素释放,不刺激合成。能增强B细胞对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 (2)适用对象:包括2型糖尿病,有胰岛素分泌者。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以及体重较轻或正常者; (3)不良反应:低血糖症最常见也最危险,有体重增加的可能。消化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反应不常见。  相似文献   

8.
王宏国  胡涛  吴春平 《四川医学》2011,32(7):1115-11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糖增高对预后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糖增高的病例。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值,血糖〈9.4mmol/L者为A组(418例);血糖≥9.4mmol/L者为B组(44例)。动态监测空腹血糖,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采用降血糖对症处理,追踪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A、B两组预后经方差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术后血糖控制不良者,预后显著差于血糖控制良好者,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血糖值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血糖越高,伤情越重,病死率越高,血糖值超过12mmol/L为预后不良的一个客观指标,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能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付玲  刘柏宏 《新疆医学》2011,41(12):1-5
目的:建立二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验证A,B,C,D,E五个中药复方制剂降低C57BL/6J小鼠二型糖尿痛模型血糖的作用。方法:2周龄C,,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高脂高糖饮食组,饲养三周后,对照组注射柠檬酸(ph4.2),第二组给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二型糖尿病模型,持续喂养四周,并于第1,2,3,4周,眼眶取血测动物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动物十一周龄时从模型组中选血糖值在9~20mmol/l之间的动物。并按体重和血糖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0403和EF的高、低剂量组(第一批动物),0404高、低剂量组,上清液、沉淀组(第二批动物)及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30d,并在第10,20,30d测空腹血糖及糖耐量值并和给药前比较。结果:五个样品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影响,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h和2h的血糖均有降低作用。其中0403高剂量、EF高剂量在给药后10d、20d均能明显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h和2h的血糖(P〈0.01),0403低剂量和EF低剂量在给药后20d能明显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lh的血糖(P〈O.01),对2h的血糖无影响;0404高、低剂量在给药后30d能明显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h(P〈0.01)和2h(P〈0.05)的血糖;上清液和沉淀在给药后20d、30d均能明显降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1h(P〈0.01)和2h(P〈0.05)的血糖。结论:A,B,c,D,E五个药对二型糖尿病动物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发生此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此病患者的‘肾脏可发生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玻璃样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间的系膜区扩张等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可以延缓或阻止某些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依据糖尿病的类型介绍了近期国内外对糖尿病药物治疗的认识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糖尿病患者大都采用三餐前尿糖检查结果作为指标调整胰岛素剂量,但尿糖只能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它又受肾糖阈个体差异的影响,因此不是反映血糖水平的良好指标。空腹血糖仍不失为一有效的糖尿病控制指标,但它只反映即刻血糖水平,又需频繁采静脉血,给病人增加痛苦。近十年来,在国外携带式微型血糖测定仪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身监测,它体积小,用微量毛细血管血,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迅速,  相似文献   

13.
参阅近十年的国内文献,从血糖功能控制,血压、血脂的控制,蛋白尿控制,抗炎治疗等方面阐述了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高桂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39-139
目的:观察降糖调脂片治疗2型糖尿痛(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包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降糖调脂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7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脂肪代谢等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3糖尿病足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的治疗目标,在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控制糖尿病足的发展,降低截肢率,并使其从高级向低级逆转。现代医学内科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功能(如前列腺素E1、654-2、腹蛇抗栓酶及活血化瘀中药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营养神经治疗、高压氧治疗、局部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糖尿病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此病一经确诊,患者就要在早期进行积极的治疗。早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若只是轻度升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一种降糖药进行治疗,其用药方案为:①体重超标的早期糖尿病患者应首选二甲双胍进行治疗。②正常体重的此类患者应首选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1.并发心脏病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的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约占80%)。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糖的控制情况息息相关。并发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应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