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onic artery,LCA)的可操作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29例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LCA分为保留LCA组(51例)和不保留LCA组(78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分离脾区数、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预防性造瘘数、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保留LCA组手术时间长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短于不保留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保留LCA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的风险和减少术后通气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n=78)行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照组(n=73)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行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总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年龄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35.3±18.1)min vs.(141.2±20.5)min,P=0.062]、术中出血量[(105.3±10.1)mL vs.(102.5±9.8)mL,P=0.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量[(8.1±2.2)枚vs.(7.4±2.1)枚,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48.7±8.3)h vs.(54.2±8.6)h,P=0.001]、住院总时间[(8.3±1.8)d vs.(9.1±2.1)d,P=0.012]短于对照组。根据术中情况,观察... 相似文献
3.
4.
《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7)
目的:探讨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6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术中保留LCA(保留LCA组);33例术中行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不保留LCA(不保留LCA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术中、术后、随访、标本等相关指标。结果:保留LCA组术后排气时间[(56.45±22.06)h vs.(70.61±26.39)h]、术后住院时间[(11.03±3.56)d vs.(13.36±4.94)d]短于不保留LCA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流质时间、253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漏发生率及短期随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LCA是安全、可行的,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的清扫、短期复发、转移、死亡率,且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是近年临床上争议的热点,也有其发展的过程。前腹腔镜时代直肠癌手术更多的是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或不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一般不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253组),近年随着手术越来越规范,更多的强调行253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手术方便多行IMA根部离断,不保留LCA,同时带来一系列临床问题的探讨,又提出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本文列举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要求、关键技术、以及临床意义,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保留左结肠动脉一定要在根治的前提下,在腹腔镜下更易做好,该术式改进有很多优点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Dixon)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6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其中保留组(n=32)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术,未保留组(n=28)采用高位结扎的Dixon术。采用SPSS 2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用(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肛门排气时间、边缘动脉弓压力显著少于未保留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总数、转移淋巴结数及阳性淋巴结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目显著大于未保留组(P<0.05);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1%(1/32)显著少于未保留组10.7%(3/2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高位结扎的Dixon术,保留左结肠动脉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概率,并且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28,保留LCA)与高位结扎组(n=28,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253组)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优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既可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又能有效保障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8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病人肠系膜分型情况,精准开展低位结扎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结扎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胃肠道功能、胃泌素以及胃动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27±5.92)枚,对照组为(16.12±5.9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排尿困难、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开始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胃泌素为(133.33±16.14)pg/ml,胃动素为(318.33±24.1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78...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处理肠系膜下动脉两种方式,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可能会影响吻合口的血运,从而导致吻合口漏的发生。低位结扎保留了左结肠动脉(LCA),能够改善吻合口的血供。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腹腔镜下保留LCA进行直肠癌术还需对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进行D3清扫。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腹腔镜保留LCA直肠癌根治的意义及相关手术技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性的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72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38例根据IMA分型行精准保留LCA并廓清IMA根部淋巴结(保留LCA组),34例不保留LCA,行传统高位结扎术(高位结扎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出血,高位结扎组术后2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2例吻合口漏,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6%与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并清扫根部淋巴结可达到肿瘤根治效果,并能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逐渐兴起.由于仅通过脐部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瘢痕可以被脐部的天然凹陷所遮蔽,不仅提高了微创质量,同时还有很好的美容效果[1-5].目前,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这种新技术在操作等方面也表现出独有的特点,对术者的操作技术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比较,其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评估.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2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单孔与多孔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保留左动脉与高位结扎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7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保留组(n=41例,保留左结肠动脉)和结扎组(n=38例,高位结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围术期相关指标、吻合口边缘动脉血流情况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低于结扎组(P<0.05);保留组术后吻合口边缘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比结扎组高(P<0.05)。保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5%)与结扎组(2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结扎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改善吻合口血供情况,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并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08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术18例及开腹直肠癌前切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8.06±77.48)min、(180.6±16.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44±46.17)ml、(107.60±79.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1.5±2.75)枚、(11.16±3.02)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4);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0.77)d、(4.28±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患者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根治效果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行超选择动脉栓塞对直肠癌血运转移的影响。方法:将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行常规开腹手术,B组于开腹手术前行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C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D组于腹腔镜手术前行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4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年内每3个月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mRNA含量。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CEA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患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及B、D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行超选择直肠上动脉栓塞治疗可明显降低直肠癌转移率,提高直肠癌根治效果,可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优势、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9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优势、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技巧。结果:1例中转姑息性造口术,92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23例行Miles术,69例行Dixon术;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48.0±32.2)min;术中出血量10180 min,平均(148.0±32.2)min;术中出血量10100 ml,平均(62.5±23.1)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0 ml,平均(62.5±23.1)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3 d,术后住院73 d,术后住院711 d,平均(8.6±1.2)d;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血、尿潴留、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明显优势,掌握手术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后可更顺利地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51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6例早期发生严重吻合口出血,发生率3.13%,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门的距离、男性是吻合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16例出血患者均行结肠镜检查并止血,15例止血成功,1例因内镜下止血失败行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止血成功率为93.75%(15/16)。结论:吻合口位置、男性是吻合口出血的危险因素。对于吻合口位置较低的男性患者,尤其要警惕,需从手术技巧、器械使用及术后检查监测等方面全面注意,防范其发生,一旦出现明显的出血,内镜可作为处理吻合口出血的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