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枕叶癫痫(COE)的临床特点和脑电图(EEG)改变。方法:对31例CO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中,早发性枕叶癫痫(EBOS)10例,晚发性枕叶癫痫(LOS)12例,症状性枕叶癫痫9例;发作表现为视觉症状15例,头眼偏转发作18例,呕吐17例,头痛13例,运动发作16例,意识障碍11例,自动症4例,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失神各2例。头颅影像学异常5例,脑电图背景异常5例,发作间期EEG有痫样放电29例,放电部位主要在枕区或枕、后颞区,为棘波、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有7例记录到发作期EEG。结论:枕叶癫痫临床特点为视觉症状、头眼偏转、头痛呕吐,脑电图特征为枕、后颞区异常放电。  相似文献   

2.
危薇  罗华  董南丁 《四川医学》2010,31(5):581-58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方法对86例已确诊为TLE的患者均作EEG和视频脑电图(V ideo-EEG,VEEG)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EEG正常39例,异常47例。VEEG正常5例,异常81例。其中左侧颞叶痫样放电30例,右侧颞叶痫样放电27例,双侧颞叶痫样放电18例,6例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出现癫痫波。临床症状中以强直-阵挛发作占TLE最多;TLE患者的EEG癫痫波多分布于一侧或两侧颞区。结论颞区的癫痫波对诊断TLE有重要作用;VEEG对提高TLE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枕叶癫痫(COE)的临床、影像学、脑电图特点。方法对41例CO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19例为特发性枕叶癫痫,22例为症状性枕叶癫痫。临床表现:眼球偏转21例,头偏转11例,头痛20例,呕吐15例,视幻觉18例,黑朦10例,眼球阵挛7例,眼睑扑动7例,跌倒发作3例,继发单侧阵挛9例,继发全身阵挛14例。头颅影像学异常19例。脑电图:发作间期痫样放电38例,发作期痫样放电9例。结论 COE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觉及运动症状;影像学检查可鉴别特发性COE和症状性COE;发作间期EEG痫样放电多见,主要放电部位是后头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03例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自2001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03例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以夜间成串发作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本组23.3%的患者清醒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37.5%的患者睡眠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结论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阳性率不高,临床上应注意鉴别.额叶癫痫容易在夜间发作,睡眠脑电图对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62例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自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62例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以夜间成串发作为最显著的临床特征;本组22.6%的患者清醒发作间期常规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37.8%的患者睡眠发作间期动态脑电图可见额叶癫痫样放电.结论特发性额叶癫痫患者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阳性率不高.睡眠脑电图对特发性夜间额叶癫痫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脑电图在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中的价值以及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对定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外科致痫灶切除并取得EngelⅠ治疗结果的难治性癫痫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包括临床发作表现、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心理检查,术中采用皮层脑电图监测切除范围。重点分析头皮脑电图结果的定位意义。结果①非侵袭性脑电图经过合理操作即规范化脑电图检查法明显提高了异常放电的检出率,脑电图定位与影像学病灶并不完全吻合;②发作期异常放电的定侧定位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发作间期异常放电;③发作间期异常放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发作期。结论非侵袭性脑电图的规范性操作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作期与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对定侧定位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录像脑电图(VEEG)对42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长程脑电监测,分析和总结额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结果:42例患者中有可循病因者16例,未发现病因者26例;临床表现复杂,运动症状突出,常迅速泛化,主要形式有局灶阵挛性发作、不对称性强直性发作、假自主运动发作、也可见失神样发作及痴笑发作等其它少见形式。发作间期脑电图能定位于额叶者27例,占64.3%;26例监测到临床发作,发作前2-14 s额区出现爆发性异常节律,发作期由于大量动作伪迹和肌电伪差干扰,影响起源判断。结论:额叶癫痫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癫痫综合征,发作前瞬间的脑电图改变具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Li ZM  Ding CY  Zhao YQ  Huang YM  Shao XQ  Wang YJ  Wang WP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7):3324-3327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痫的临床分型、病因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脑电图特征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对190例颞叶癫痫进行临床分型和病因分析。结果颞叶内侧型癫痫患者172例,其中62.2%的患者出现上腹部异样感等先兆;67.4%的患者出现自动症,以口咽自动症多见;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区癫痫样放电;病因依次为海马硬化、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等。颞叶外侧型癫痫患者10例,均出现幻听等先兆;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区癫痫样放电;病因依次为脑外伤、脑肿瘤、皮层萎缩等。8例患者未能分型。结论颞叶癫痫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痫综合征,临床分型是选择治疗手段的前提。通过患者临床特征和一些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以对大部分颞叶癫痫进行内外侧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电图在癫痫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85例依据临床症状疑似癫痫患者行普通脑电图(R—EEG)及视频脑电监测(V—EEG)。结果V—EEG阳性率明显高于R—EEG。结论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对于癫痫的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为诊断癫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枕叶癫痫(OL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7例难治性癫痫经过AEEG监测,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及视力视野检测结果确定癫痫起源位置为枕叶,对27例AEEG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OLE的A-EEG特点.结果癫痫起源位置的EEG定位,4例位于枕颞区,4例枕顶区、1例颞顶枕区,18例单纯枕区.发作间期EEG具有以下特征:①正常,②慢α节律或广泛θ节律,③一侧枕区脑波被抑制,④一侧或双侧枕区存在异常电活动,异常电活动主要为尖波及尖慢波,⑤病灶周围脑区存在异常电活动,⑥病灶一侧半球各导联均分布有一侧电活动.OLE发作期起始EEG具有以下特征:①一侧枕区优先优势异常放电,②一侧颞枕区优先优势异常放电,③一侧顶枕区优先优势异常放电,④半球优势异常放电,⑤无侧别优势.结论 OLE具有相应的EEG及临床发作特征,AEEG结合影像学以及视力视野检查结果能有效诊断OLE,为准确定位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46例儿童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额叶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4年8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46例儿童额叶癫痫病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VEEG及神经影像学等特征。结果本组患儿发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5岁。46例患儿共监测到临床发作258次,明确临床发作34例,14.7%仅于清醒期发作,61.8%仅在睡眠期发作,23.5%在清醒、睡眠中均有发作;临床发作形式包括额叶失神、局部阵挛发作、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过度运动性自动症、口咽自动症、发声、发笑发作、临床下放电和自主神经性发作等。73.9%患儿记录到发作间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63.0%患儿记录到发作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结论儿童额叶癫痫临床发作频繁、短暂,以睡眠期发作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长程VEEG可监测到儿童额叶癫痫发作期临床及异常脑电图表现,可提供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婴幼儿发作间期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tomography,SPECT)与长程脑电图的对比研究,评价SPECT与EE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3岁内全身强直-阵挛癫痫患儿进行癫痫发作类型的确诊和神经系统检查、发作间期SPECT显像、长程EEG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发作间期SPECT异常76例(76%),高灌注43例(56.6%)、低灌注30例(39.5%)、高-低灌注3例(3.9%);异常灌注灶125个:颞叶51个(40.8%)、额叶18个、顶叶21个、枕叶8个、底节区16个、丘脑2个、小脑9个。长程监测脑电图异常84例(84%),痫样放电76例(90.5%),弥漫性异常62例(82.8%)和局灶性异常22例(26.2%)。CT/MRI异常27例(27%)。SPECT异常灌注灶与EEG的致痫灶相符者13例(19.7%),相近者30例(45.5%),不相符者23例(34.8%)。结论婴幼儿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间期SPECT显像的特点以高灌注灶为主,颞叶异常灌注灶数明显高于其他各叶。长程EEG表现痫样放电以广泛性多见。SPECT的异常灌注灶与EEG的致痫灶的相关性较低。临床上应当结合SPECT、长程脑电图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90 min~24 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97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568例,期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443例,975例检出异常放电741例,确诊的443例中403例明确了发作类型,其中1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55例更换了药物治疗,16例适时停用了药物,76例难治性癫痫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确定了致痫灶的位置,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前致痫灶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继发癫痫32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脑电图(EEG)改变及与临床关系。方法:对32例确诊为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EEG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早期发作占68。7%,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为主;迟发性发作占31.2%,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继发癫痫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早期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普遍性慢活动基础上局限性慢活动明显以及痫样放电,迟发性发作脑电图主要表现为痫样放电。结论:脑电图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诊断及癫痫灶定位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小蓝  肖芝豹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271-2272
目的:探讨23例头痛型癫痫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脑电图表现.方法:23例头痛型癫痫患者于发作或发作间歇期均作神经系统检查和多次脑电图检查.结果:头痛型癫痫的头痛部位以前额区、颞区居多,少数为顶枕区.表现为反复发作剧烈头痛,或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后无特殊不适,神经系统检查及其他有关实验室检查正常.通过脑电图常规检查和诱发试验,大多显示痫性放电.结论:头痛型癫痫是植物神经发作中常见的发作类型,唯一表现是头痛,脑电图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小蓝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15-2516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特征。方法:76例颞叶癫痫患儿于发作间歇期均作神经系统检查和多次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表现为尖波、棘波、棘慢波综合72例(94.7%);能定位于颞区的66例(84.8%);48例(63.1%)表现为非同步灶性阵发出现。结论:儿童颞叶癫痫患者间歇期脑电图较明显的特征是颞区的阵发性高波幅尖波、棘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癫痫患儿脑电图中不同形式的癫痫样放电,探索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238例癫痫患儿的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资料. 结果 238例患儿的脑电图中呈现癫痫样放电,其中额叶区域出现棘波或尖波等痫样放电31例;颞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26例;中央-颞区出现痫样放电85例;顶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7例;枕叶区域出现痫样放电23例;某侧半球两处或两处以上区域出现痫样放电13例;双侧半球不同区域出现多灶性痫样放电放电6例;双侧半球全部区域都出现痫样放电47例.有 46例患儿在接受常规脑电图检查或动态脑电图监测中出现临床发作,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 结论脑电图中呈现癫痫样放电能够为癫痫的临床诊断与发作分类提供客观依据,如果能够捕捉到发作期的波形则诊断依据更加充分.儿童期局灶性癫痫非常多见,近半数的儿童期局灶性癫痫可能继发全面性发作,脑电图能够帮助与全面性癫痫相鉴别,而全面性癫痫中的强直-阵挛发作较少,很多被描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病例最终被脑电图证实属于部分性发作发展为全面性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脑电图(EEG)在儿童枕叶癫痫临床诊断及术前致痫灶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17例枕叶癫痫患儿行常规、睡眠EEG描记和头颅CT/MIR检查,结合临床发作症状综合定位致痫灶.结果儿童枕叶癫痫的发作形式有①视觉症状;②运动症状:偏转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偏身抽搐;③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④发作性呕吐、头痛或偏头痛.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痫性放电.致痫灶定位于一侧枕叶3例;颞顶枕1例;顶枕1例.5例术后随访,4例无癫痫发作,1例明显好转.结论儿童枕叶癫痫是一组较具特征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掌握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常可做出正确诊断.症状性难治性枕叶癫痫术前定位准确率较高,手术切除致痫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颞叶结构性损伤合并颞叶癫痫的视频脑电图(vEEG)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行MRI后显示颞叶结构性损伤的患JI,tl~床和VEEG资料。结果本组58例颞叶癫痫儿童,VEEG主要以局部痫样放电及非特异性慢波为特点,发作形式多样,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先兆表现主要以优势半球(左侧)VEEG改变常见,常伴自动症。结论颞叶癫痫患儿与局部脑结构改变密不可分。颞叶癫痫患儿的治疗,应将病史、VEEG及MRI三者有效结合,确定有无结构性损伤,从而更好地选药、诊治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刘鼎力  王晶 《吉林医学》2011,(32):6837-6837
<正>癫痫患者的常规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检出率较低,为提高癫痫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阳性率。现将我院自2003年6月~2010年6月对330例临床拟诊断为癫痫的儿童患者行常规脑电图和睡眠脑电图作对比检查,并分析其对癫痫的诊断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