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骨胶囊对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家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只,在兔桡骨处用手术方法制备骨折模型,造模后即日治疗组予生骨胶囊150mg/(kg.d),对照组予骨折挫伤胶囊150mg/(kg.d)。于骨折后3d和1、2、3、4、6周每组分别抽取5只兔处死,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并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测定TGF-β1表达强度。结果骨折早期TGF-β1染色强度均值低,以后逐渐升高,成骨活跃时最高,随着修复逐渐完成,TGF-β1染色强度均值逐渐降低。骨折后3d,相当于骨折损伤反应期,对照组TGF-β1染色强度均值较治疗组高(P0.05);治疗组在骨折后2周出现染色高峰,较对照组提前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骨胶囊可以调节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骨折愈合,TGF-β1可能是生骨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一个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龙接骨丸促进兔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兔造成桡骨骨折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双龙接骨丸组、空白对照组。按照1.0g双龙接骨丸药粉加5ml蒸馏水的比例溶解配成混悬液,每只兔按照0.50g·kg-1双龙接骨丸的剂量灌胃,2次·d-1。空白对照组同法10ml蒸馏水灌胃。术后30日、60日,每组12只兔手术取出桡骨,进行放射学评定、三点弯曲生物力学与骨折截面几何性质的测试和计算。结果:术后30日、60日,按照X线观察骨折愈合的衡量标准评定,双龙接骨丸组桡骨的骨折愈合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龙接骨丸组桡骨的最大载荷、最大弯矩、弯曲刚性系数、最大正应力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术后30日、60日,双龙接骨丸组桡骨断面的截面模量、惯性矩均较空白对照组增大(P0.05);术后30日,双龙接骨丸组桡骨骨折断面的截面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术后60日,两组桡骨骨折断面的截面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放射学、三点弯曲生物力学和骨折断面的截面几何性质的研究证明双龙接骨丸可能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琴  邢茂  冉金伟  易美彤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1953-1955
目的观察愈骨胶囊对新西兰兔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模型组、愈骨胶囊组和接骨七厘片组,造成骨折模型后,口服给药6周,于第2、4、6周进行X射线拍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BMD)和骨矿(BM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钙(Ca)、磷(P)和碱性磷酸酶(ALP)。结果 X线片检查显示,愈骨胶囊组骨痂形成、骨愈合程度良好。与接骨七厘片组和模型组比较,术后第4周愈骨胶囊组的BMC和血清Ca含量有显著差异;术后第6周愈骨胶囊组的BMD和BMC,血清P含量和Ca、P乘积有显著差异。结论愈骨胶囊能加速实验兔骨折愈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促进钙盐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香丹注射液促进骨痂生长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香丹注射液骨折端注射,治疗家兔桡骨中段骨折的实验研究,了解香丹注射液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香丹组、空白组、对照组,分别予以香丹注射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伤科接骨片灌胃。从生物力学测试骨折处方面进行研究。结果:8d时,香丹组血肿吸收明显,骨折端肿胀明显减轻,改善骨折端血运。15d时香丹组骨愈合尚无明显优势。22d时香丹组和对照组骨愈合情况已无明显差别。31d时香丹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香丹注射液在骨折中后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强骨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伤康颗粒对兔桡骨骨折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骨伤康组。采用机械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阳性组给予伤科接骨片灌胃,骨伤康组给予骨伤康颗粒灌胃。对各组家兔的桡骨进行X线评分,检查各组家兔的生物力学、骨矿含量、骨密度,检测血清VEGF、ALP以及NO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X线片结果显示阳性组和骨伤康组兔的骨痂密度、骨缺损填充度以及骨痂量明显好于模型组,模型组兔的VEGF和ALP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生物力学指标、骨矿含量、骨密度以及NO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骨伤康组兔的X线评分、生物力学指标以及NO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阳性组和骨伤康组VEGF和ALP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康颗粒可有效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降低血清VEGF和ALP表达,提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6.
补肾中药对去势大鼠骨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使用补肾方剂(补肾健骨胶囊)对切除卵巢的雌性成年大鼠进行了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治疗组的大鼠进行了比较。统计学结果显示,使用补肾健骨胶囊治疗的各组大鼠股骨骨载荷、骨桡度、骨强度、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明显好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说明补肾健骨胶囊治疗可明显改善去势大鼠的骨生物力学状态,提高骨骼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有效的防治大鼠去势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避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合剂对兔桡骨骨折早期骨组织形态与强度的影响。方法:将造模后的36只新西兰雄性家兔随机分成3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疏风清热合剂组,其中疏风清热合剂组于造模后以10 m L(kg·d)灌胃,实验中每5 d称重1次,根据体质量调节给药量。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生理盐水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仅一起进行指标检测。通过X线检查,骨组织形态学分析与骨生物力学三点弯曲试验观察3组家兔骨组织形态与强度并进行对比。结果:疏风清热合剂组动物骨折处X线检查评分高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骨组织形态分析骨痂成骨细胞计数疏风清热合剂组高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骨生物力学三点弯曲试验示动物骨折处的抗弯曲能力疏风清热合剂组高于生理盐水组与对照组。结论:疏风清热合剂对家兔骨折早期有明显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接骨灵颗粒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对40只试验兔桡骨造成人工骨折模型,分为5组:对照组、接骨片、接骨灵(H)、接骨灵(M)、接骨灵(L),进行生物力学的拉伸、弯曲和冲击试验,并分别记录拉伸极限荷载、弯曲最大荷载和冲击值.结果:生物力学试验数据表明,接骨灵颗粒对兔桡骨骨折拉伸极限荷载、弯曲最大荷载、冲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接骨灵颗粒具有良好的促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生骨颗粒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32只3月龄大鼠,全部手术制作左侧桡骨中段1mm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随机分为用药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造模次日,用药组予益气生骨颗粒,12 g/(kg·d),分2次灌胃;模型组予白开水,2 mL/次,2次/d。于造模后第7、14、21、28天分批处死动物,取左侧(造模侧)骨痂先拍X线观察,然后再作组织学观察;右侧(健侧)尺骨行生物力学性能检验。结果:骨痂X线观察显示用药组在14、21 d骨痂量多、密度高且缺损基本填满,而模型组多个样本缺损尚未填满、骨痂量少、密度浅淡。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造模后7 d时,用药组与模型组均无血肿存在,成纤维细胞量很少;用药组骨痂在14、21、28 d均比模型组更成熟,表现为骨小梁排列更加规则。在21、28 d,骨性组织面积高于模型组(P0.05)。生物力学测试,健侧尺骨的载荷-位移曲线在第2周低于模型组,而在第1、3、4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生骨颗粒能够促进骨折愈合,表现为促进骨痂的生长,提高骨痂的钙化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生脉成骨胶囊对大鼠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生脉成骨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生脉成骨胶囊(3个剂量)组,灌胃给药20d,观察生脉成骨胶囊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生脉成骨胶囊能显著提高微循环障碍状态下血液流速和血流态,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血沉。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具有改善微循环和改善瘀血状态下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骨痛仙胶囊对兔Ⅰ、Ⅱ型胶原蛋白mRNA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骨痛仙胶囊对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的影响,分析其促进骨折愈合的分子机理.方法:健康成年家兔45只,做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骨痛仙胶囊、骨折挫伤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1周、2周、4周后处死家兔取材,用原位杂交法测定骨Ⅰ、Ⅱ型胶原表达,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比较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各时间段治疗组Ⅰ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均增强,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给药组Ⅱ型胶原mRNA的转录水平第1周明显提高,第2、4周Ⅱ型胶原明显衰落,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痛仙胶囊与阳性对照组骨折挫伤散均能调节骨折愈合中的相关胶原基因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两组之间相比,骨痛仙胶囊调节骨折愈合中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明显优于阳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对兔骨折骨痂成份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以兔作人工骨折模型,并于造模后第7、14、21、35、49天后进行骨痂成份及生物力学性能测定。结果:用药组骨痂羟脯氨酸含量与钙的含量在造模后第7、14、21天高于对照组;用药组造模后第35、49天腓骨抗折荷重力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提高骨折兔骨痂钙及羟脯氨酸含量,提高生物力学性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生脉成骨胶囊对骨髓微循环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生脉成骨胶囊对骨髓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对钴^60γ射线大剂量照射小鼠造成骨髓微循环损伤为实验模型,将108只小白鼠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和生脉成骨胶囊治疗组,通过对骨髓微循环通透性,尺骨活体,股骨头墨汁灌注透明切片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生脉成骨胶囊可明显的降低骨髓微血管的通透性,抑制骨髓血窦扩张和微小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态和毛细管的充盈,减轻骨髓微循环的损害,促进血窦的修复。结论:生脉成骨胶囊保护和治疗骨髓微循环损害的作用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验证通络生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通络生骨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伤科接骨片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后药物灌胃,分别于2、4周采血做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通络生骨胶囊和伤科接骨片均可以明显降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通络生骨胶囊对这几项指标的降低程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量效关系,剂量越大,则效果越明显。结论:通络生骨胶囊可以缩短骨折愈合过程和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接骨冲剂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雌雄各半,造成左桡骨中上段的骨折模型,术后第1天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中药组,并开始灌胃给药。术后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第40天每组处死4只兔子,取其左侧桡骨,拍X线片,测骨密度。取左上肢仔细剔除附着的肌肉等组织,保留骨膜及骨痂;以骨折间隙为中心两端各保留1 cm,投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脱钙,石蜡包埋,行HE染色。结果与其他2组比较,中药组骨折愈合情况较好。结论接骨冲剂能影响兔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钙在细胞内沉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6.
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要报道了应用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CCEF)骨折治疗仪促进骨折愈合的动物实验,并与Brighton报道的正弦波电容偶合电场进行了比较。手术造成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凹环素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骨痂形态计量学测定及力学抗折试验。结果表明方形波电容偶合电场的促进成骨及提高骨抗折强度的作用明显优于正弦波组和对照组。本实验还对CCEF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骨愈注射液对家兔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验证骨愈注射液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通过手术造成家兔双侧桡骨中段3mm完全缺损的骨折模型。分设骨愈组,金葡组,空白组,分别予以骨愈注射液,金葡液,生理盐水骨折端注射。从骨痂X线评分,骨密度测定,生物力学测试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16天时,骨愈组骨愈合尚无明显优势;29天时,骨愈组和金葡组骨愈合情况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骨愈注射液在骨折中后期具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特点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增加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加速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提高骨痂质量。增加骨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刘继平  程玥  张恩户 《陕西中医》2009,30(4):506-508
目的:观察骨愈灵胶囊灌胃31d对实验性大鼠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骨剪咬断桡骨,造成双侧标准骨折模型,次日灌胃给药,分别于处死大鼠前间隔7d腹腔注射四环素50mg/kg做两次标记;于灌胃14d、31d后处死,取双侧造模处桡骨做不脱钙切片,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上作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骨折31d骨愈灵大剂量组、丹参组骨小梁骨量、骨小梁宽度及成骨细胞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中剂量组、丹参组类骨质面积明显小于空白组。骨折14d,骨愈灵中剂量组、丹参组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骨愈灵胶囊灌胃31d对大鼠桡骨骨折有较好促进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生脉成骨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和髂骨骨髓间充质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生成作用,及骨髓间充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变化,探讨其对机体髂、股骨间充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了解生脉成骨胶囊在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生脉成骨治疗组,通过测定ALP、BGP、充质细胞的增殖能力、矿化结节数,推断股骨和髂骨近端成骨能力变化规律.结果:空白对照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生脉成骨治疗组股骨髂骨的ALP、BGP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股骨、髂骨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增殖的吸光度值(OD570)和矿化结节数明显高于模型组;生脉成骨预防用药组股骨和髂骨矿化结节数、ALP高于生脉成骨治疗组.结论:生脉成骨胶囊可以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的股骨、髂骨间充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合成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细胞增殖及矿化结节形成.认为生脉成骨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理与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程度以及提高成骨细胞骨蛋白的分泌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接骨宝加快骨折愈合实验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辉  梁文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0):507-508
根据中医“肾藏精、生髓主骨”理论,采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的中药复方制剂接骨宝,治疗动物兔人为右前臂桡骨骨折,同时设立益肾补骨液组及空白组(自然愈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接骨宝组疗效比其他两组好,证实接骨宝具有加速骨痴生长,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并说明“肾藏精、生髓主骨”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