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镧离子对大鼠垂体细胞合成与释放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垂体细胞的方法,研究镧离子(La^3+)对大鼠垂体细胞合成和释放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当细胞培养液中的La^3+浓度为10^-5、10^-7和10^-9mol/L时可促进垂体前叶和中/后叶细胞释放β-EP,并增加细胞内β-EP含量。本文结果为阐明镧离子的镇痛作用机制进一步提供了细胞水平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种阿片肽对体外培养大鼠胰岛胰岛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3种阿片肽对体外孵育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大鼠胰岛培养中分别加入10^-15,10^-12,10^-9,10^-6mol/L4种浓度的β内啡肽(β-EP)、亮啡肽(L-EK)和强啡肽A1-13(DynA1-13)。结果:3种阿片肽都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高浓度(10^-6mol/L)β-EP和DynA1-13相对于低浓度(10^-15mol/L)胰岛素分泌反而减少,但仍高于正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东莨菪碱对吗啡成瘾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和催产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OT)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吗啡成瘾后,大鼠下丘脑,血浆中ir-β-EP和ir-OT含量增加(P<0.01),而垂体中ir-β-EP和ir-OT含量降低(P<0.01),提示大鼠脑内β-EP和OT含量的改变可能与吗啡的依赖和耐受产生有关。(2)东莨菪碱治疗3天和天后  相似文献   

4.
4-个氨基吡啶(4-AP)能诱发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高K+(150mmol/L)和低K+(2.7mmol/L)均能抑制4-AP诱发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用含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的无钙孵化液处理除去胞浆内Ca2+后,4-AP仍可引起肥大细胞释放一定量组胺,此不受K+通道开放剂二氮嗪的影响。结果提示,4-AP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需有适当的K+浓度,二氮嗪并不能抑制4-AP所引起的大鼠肥大细胞内贮存钙的释放。本文进一步为肥大细胞上存在K+通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方法探讨GLP-1(7-36)NH_2对培养的新生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和胶高糖素释放的影响,并以Fluo-3为探针,用570型粘附式细胞仪研究GLP-1(7-36)NH_2对β细胞内Ca2+的作用。结果在含11.2mmol/L葡萄糖的KRBB液中孵育1h,GLP-1(7-36)NH_2在10~-11-10~-8mol/L使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和胰高糖素分泌减少;在10~-9mol/L时,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最大。在含2.8mmol/L葡萄糖时,GLP-1(7-36)NH_2使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增加,但在含葡萄糖56、11.2和16.7mmol/L时,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在含葡萄糖16.7mmol/L时,GLP-1(7-36)NH_2使胰岛β细胞内Ca~2+升高明显。结论GLP-1(7-36)NH_2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的促胰岛素释放作用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血浆。垂体中β-内腓肽(β-EP)含量,并采用推挽灌流技术动态观察了延髓孤束核中β-EP浓度在AMI后的动态过程。结果发现,AMIh时血浆、垂体β-E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3248.9±889:1390.5±482pg/ml;垂体107±67.5:47.4±43.8ng/mg),孤束核中β-EP含量在AMI1~1.5h时最高。提示:AMI时有β-EP激活现象,且不同部位、不同时程的β-EP激活可能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给清醒自由活动的大鼠第三脑室内微量注射0.05和0.5μg胆囊收缩素(CCK-8)观察到,可显著兴奋前叶垂体催乳素(PRL)的静息分泌,并进一步促进限制性应激引起的PRL释放。0.05μgCCK-8的上述两种作用较0.5μgCCK-8的效应更强。在体外培养的前叶垂体细胞中,分别加入0.05、0.5、1.0μgCCK-8,孵育1h,看到3种剂量的CCK-8均显著兴奋PRL释放,兴奋效应依CCK-8的剂量增加而增大;2×10-4mol/LCCK-8可使前叶垂体细胞的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而10-6~10-8mol/L的CCK-8不影响其胞内cAMP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应用浸水应激(WIS)复制大鼠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并观察其血浆和垂体中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WIS时间延长,大鼠胃粘膜跨膜电位(PD)降低,溃疡指数逐渐增加(P<0.01),粘膜血流量变化不大(P>0.05);血液β-EP逐渐升高,2h达峰值(P<0.01),垂体β-EP含量5min达高峰后随WIS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4h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垂体β-EP与胃粘膜溃疡指数负相关(r=-0.75,P<0.01)。上述结果提示:WIS引起AGML及其严重程度可能与β-EP有关。  相似文献   

9.
新生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β-内啡呔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CHI)时β-内啡呔激活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合并吸入低氧的混合气体制作的新生大鼠CHI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丘脑、垂体和周围血浆中β-EP的含量。结果新生大鼠CHI后即刻和1h后大脑皮质、丘脑、垂体和周围血浆中ir-β-E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新生大鼠急性CHI后β-EP释放增加,它可能参与新生大鼠CHI的病理过程,与CHI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妊娠、非妊娠雌鼠及雄性大鼠脑内(垂体、下丘脑、纹状体和中脑)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LI)含量,结果:①妊娠大鼠下丘脑的β-EpLI含量比非妊娠者高242%(P<0.01);②雄性大鼠垂体的β-Ep含量比雌性者高169%(P<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