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动力学治疗早期喉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动力学治疗(PDT)早期喉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产光敏剂photosan-3,2mg/kg静脉注射后48h用德国产CERALASPDT630Laser200J/cm照射病变部位,必要时72~96h内再重复1~2次。结果10例患者近期疗效良好。结论PDT治疗早期喉癌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可重复治疗的特点,对早期喉癌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光动力治疗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45例肿瘤患者(原发性中央型肺癌20例,复发性脑胶质瘤8例。食管癌6例,胃癌、结肠癌各2例,直肠癌、舌癌、皮肤癌、喉癌术后复发、股恶性组织细胞瘤术后复发各l例)通过静脉注射光敏剂为photosan(2mg/kg),分别于注药后48h、72h照光2次。仪器为南京高功率氦氖激光治疗仪,输出中心波长630nm,总输出功率800~1000mW,能量密度为200~300J/cm(或300J/cm^2),光照范围为全部敷盖病灶及近癌旁约1cm内正常组织,每光斑照射时间10~20min。结果 PDT治疗后第2天即可见肿瘤坏死,表面被敷厚白苔,肿瘤及其周边组织高度充血水肿,1周后,管腔即较前明显扩大。病理光镜下见癌细胞普遍变性坏死,有空泡形成。1月后所有病例有效率为100%。结论 PDT是一种微创、有效地治疗肿瘤的方法,对消化道肿瘤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630及 670 nm激光激发不同剂量的光敏剂BCPD-17和PSD-007对小鼠皮下移植骨肉瘤的光动力效应,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为筛选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骨肉瘤的新药提供实验数据。方法:C3H小鼠60只,左侧腰骶部接种LM-8小鼠骨肉瘤细胞,待皮下瘤块直径约6~8 mm时,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及PDT治疗组。治疗组分为PSD-007组(5 mg•kg-1,用波长630 nm激光照射)和BCPD-17组;BCPD-17组分设5和10 mg•kg-1 2个剂量组,分别用波长630 nm或670 nm激光照射。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后6 h垂直瘤区行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0 mW•cm-2、能量密度240 J•cm-2、照射时间20 min、光斑1.0 cm。照射7 d后测量肿瘤大小,取瘤体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行病理检查。结果: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照组小鼠骨肉瘤细胞大而深染,核异型明显;PDT治疗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细胞内空泡变性,核固缩,BCPD-17组更明显。PDT治疗组小鼠骨肉瘤的肿瘤质量及体积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70nm激光照射后,BCPD-17各组的肿瘤抑制率均高于PSD-007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光敏剂BCPD-17和PSD-007对小鼠LM-8骨肉瘤细胞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光敏剂BCPD-17光动力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光敏剂癌光啉(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光动力效应.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光敏剂PSD-007(0.5、1.0、2.0、4.0、8.0μg/mL)与小鼠骨肉瘤细胞株LM-8共同孵育4 h,再以630 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采用不同激光能量照射LM-8细胞(激光波长为630 nm,光照能量分别为1.5、3.0、6.0、9.0 J/cm2),与空白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且不接受激光照射)、暗毒性组(加光敏剂但不接受激光照射)、激光组(不加光敏剂但接受激光照射)比较,24 h后采用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其光密度值(D540)值,计算抑制率,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后24 h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单独照光或光敏剂孵育均无杀伤效应,光敏剂浓度及激光能量是影响杀伤效应的重要因素.PSD-007浓度为4.0μg/mL、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对LM-8细胞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效果,抑制率为73.8%.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呈坏死或凋亡样改变.结论 在体外,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具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作用.PDT是很有前景的治疗骨肉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声门型喉癌是喉癌最常见的类型。目前,早期声门型喉癌的首选微创治疗方式尚未统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患者对于治疗喉的声音及生活质量的重视,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外科治疗从传统的喉裂开手术转变到经口支撑喉镜的微创手术(如二氧化碳激光手术等)治疗。因此二氧化碳激光微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佳,社会经济学效益好,喉功能保存好,术后生活质量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血卟啉衍生物对喉癌细胞进行光动力学治疗的有效照光时间和有效药物使用量.方法 使用波长630 nm的激光照射同血卟啉衍生物共同培养的喉癌Hep-2细胞株,使用MTT法评价不同的用药浓度(0、5、10、50、100和200μg/mL)和不同的光照能量密度(10、20、30、40和50J/cm2)细胞毒的作用.结果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死亡率增加,但是在100μg/mL以上增加不明显.随着光密度的增加细胞的死亡率增加,在40 J/cm2以后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血卟啉衍生物在630 nm的激光照射下能够有效地在体外杀伤肿瘤细胞,其杀伤的最佳效果与用药浓度和照射能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卟啉衍生物(HPD)可较长时间潴留于恶性肿瘤组织中,经一定波长和强度的激光照射,可使肿瘤组织发生光敏反应而变性坏死,这种方法称为光动力学疗法(PDT)。它已用于临床治疗某些恶性肿瘤。PDT的光源多选用630nm的红色激光,也有用488~514.5nm的蓝绿色激光。本文用显微图象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血卟啉的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经随诊1~13个月,其中特效14例,显效2例。所有病人均按4~5mg/kg进行HpD静脉滴注,注射后48~72小时用红色的染料激光(波长630nm)在肿瘤部进行照射,产生了光动力效应。肿瘤光照的激光功率剂量时间以200~250mw/cm~2,每照射1个光点为20分钟,按肿瘤病变的大小分点照射,在16例中15例是一次治疗,二次治疗的1例,有一例在治疗后5个月复发为纤维肉瘤。在并发症中仅有一例是太阳光照射后面部水肿,很快得到治愈。该项治疗对口腔颌面部,还可避免毁容及致残,尤其在早期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杀伤效应.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为研究对象,以血卟啉衍生物(HpD)为光敏剂,以630 nm波长激光为光源,采用连续照射的方式,将不同浓度HpD处理的MDA-MB-231细胞,照射不同剂量的激光后,用MTT法测定其OD492值,并绘制MDA-MB-231 PDT后的生长曲线,用光镜、电镜观察PDT后不同时间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HpD浓度为0.5 mg/L时基本无杀伤作用;在相同的激光照射剂量下,2 mg/L HpD即有较好的杀伤作用,再增大HpD浓度对细胞的杀伤效应增加不明显;在相同的HpD浓度下,激光剂量为5 J/cm2时OD492值降低达平台.光镜、电镜下细胞形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PDT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有明确的杀伤效应,HpD浓度2 mg/L、激光剂量5 J/cm2是本实验PDT的最佳作用参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应用光敏技术诊治恶性肿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光敏技术是利用光敏剂,经光照射产生光动力效应杀伤细胞(亦称光敏效应)。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Derivative,HpD)是目前常用的光敏剂。光源采用复合光—白光或激光。此组合又称为血卟啉衍生物光动力治疗(简称HpD-PdT)。在载瘤(S_(180))小鼠尾静脉注入长春制血卟啉衍生物(16mg/kg)后隔72小时,用630um波长长春制染料激光器(382J/cm~2)照射,验证在此条件下杀伤动物恶性肿瘤的效应,结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