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苦丁茶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对78个苦丁茶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苦丁茶样品的计算机快速鉴别分类,本法可推广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中药苦丁茶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II)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薇薇  何新新 《中药材》1998,21(4):170-173
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技术,对78个苦丁茶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了处理,实现了若丁菜样品的计算机快速鉴别分类,本法可推广用于其他中药的鉴定。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药学院苏薇薇副教授主持的课题“中药组方规律的计算机模式分类研究与应用” 于1999年3月18日通过广东省医药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鉴定认为:该研究将中医药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出用计算机模式分类技术研究中药的组方规律,研究的思路新颖独特。应用该技术对中药复方进行方解,使中药方剂学研究朝计算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另一项由该院吴忠副教授主持的课题“中药鉴定新方法——微量元素特征谱的计算机鉴别研究及应用”也同时通过鉴定。该研究提出以微量元素作为中药鉴别分类的特征,结合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鉴别中药的真伪,并应用该技术对中药苦丁茶、麦冬、贝母、黄芩、三棱等进行了鉴  相似文献   

4.
贵州苦丁茶品种考证及显微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世清  郑亚玉  潘文刚  张志勇 《中草药》2002,33(11):1040-1042
目的:苦古茶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药品和饮品使用有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贵州苦丁茶的来源被误定为木樨科日本毛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 Thunb var.pubescens Koidz。或日本女贞L.japonicum Thunb.,确定贵州省苦丁茶的来源,制定药材质量标准及饮品标准,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文献资料考证,资源调查,植物分类研究,市场商品调查,苦丁茶茎和叶的组织显微鉴定。结果“粗壮女贞L.robustumBl.为贵州苦丁茶的主流品种,女贞属另有数种植物在贵州各地亦作苦丁茶使用,对从贵州省余庆县作苦丁茶收购的粗壮女贞L.robustumBl.,李氏女贞L.lianum Hau和川滇蜡树L.delavayanum Hriot茎和叶的显微构造进行研究表明,其组织显微特征有一定区别。结论:贵州苦丁茶的主流品种应为粗壮女贞,建议以该植物作为贵州苦丁茶药用及饮用标准依据。  相似文献   

5.
川产女贞属苦丁茶的资源调查及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苦丁茶为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民间的一种传统药用茶 ,使用历史悠久。饮用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暑、健胃消积、止咳化痰、生津止咳、提神醒脑、明目益智及杀菌消炎、调节血脂、抗辐射、抗衰老、活血脉等功效 [1]。目前 ,实际上作为苦丁茶使用的基源种十分复杂 ,其中在四川就涉及多种植物的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川产苦丁茶 ,笔者对四川产女贞属 ( Ligus-trum)苦丁茶资源、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做了调查。进行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标本查阅工作。到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标本馆、成都中医药大学标本馆、中科院成都分院标本馆、重庆中药研究所、重庆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中药卷柏属药用植物的实地调查和分类鉴定研究,报道了11种卷柏,并作了种的记载、分布、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苦丁茶的原植物及商品调查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张灿坤 《中药材》1994,17(3):14-15
经调查及收集资料,共计有5科16种1变种植物作苦丁茶使用或称做苦丁茶;通过对七个省市地区的商品调查及收到的植物标本鉴定,全国目前有4科11种植物的叶在不同地区作苦丁茶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非中药专业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现状,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以专业为分类依据,以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的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模式。该模式符合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的理念,符合不同专业对中药鉴定技术知识的多样化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及其主要混淆品五棱冬青Ilex pentagona S.K.Chen,Y.X.Feng et C.F.Liang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苦丁茶在性状和显微方面与五棱冬青具可明显区分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苦丁茶的真伪鉴定及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传统鉴定方法在中药鉴定过程中的不足(如多来源药材品种鉴定),结合分子鉴定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较为精确的中药鉴定方法,中药系统鉴定法.文章介绍了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中药系统鉴定法的提出,不仅从性状、显微、化学等“表型性状”方面揭示中药“种”的特征信息,还从其遗传物质DNA信息(基因型)的角度,更深层次的揭示“种”、“亚种”、“居群”等分类及演化关系等,为中药鉴定学科的深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西特产药材山绿茶Ilex hainanensis Merr.进行中药炮制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降血压实验研究。方法使用不同炮制方法对山绿茶进行炮制;采用尾动脉法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对不同炮制品山绿茶进行降血压实验研究。结果通过不同炮制方法、不同烘烤程度药材炮制,共得到11种炮制药材;与模型组比较,不同炮制品、不同炮制工艺山绿茶均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不同方法炮制山绿茶药材,以传统炮制品降压作用最佳,不同烘烤炮制品,以200℃烘烤30 min组降压作用最佳。结论初步确定山绿茶最佳炮制方法为传统炮制法,此方法炮制出的山绿茶药材对SHR血压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The genus Ilex L. has been used as remed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quifoliaceae and beverag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due to abundant pharmaceutical bioactivities. There are 600 species in genus Ilex L. containing various compounds such as terpenoids, saponins, glycosides, etc. Three species, I. cornuta, I. chinensis, and I. rotunda have been admitt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to treat dyspepsia, stomatitis, and hyperactivity cough and protect the liver and kidney. Recent studies showed that several species have been daily drunk to promote human health and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folk. Here we reviewed the genus Ilex L. in phytochemistry, ethno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logy.  相似文献   

13.
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需求驱动下,探讨运用大数据理论研究处理中医药数据的方法,分析中医药大数据的新特征。方法:分析对比中医药信息学现有学者对中医药数据特征研究的文献,总结学者们关于中医药数据特征的研究文献,结合中医药人工智能新的技术路线、研究思路和技术成果,提出中医药大数据新的特征。结果:总结并优化研究者提出的中医药数据特征的结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医药大数据中的应用,突出中医的整体观、抽象性、模糊性等特征,提出中医药大数据典型的四大数据特征即持续循环、动态处理、整体系统、价值可见。结论:遵循中医药大数据四大特点,在中医药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中医药数据,为中医药科研、临床、产业等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中药饮片中重金属与有害元素残留现状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疗效独特、不良反应少、来源丰富等特点受到世界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经常发生中药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超标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名誉和信誉。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总结了影响中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的内外因素,并提出其解决措施,予期为中药饮片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以及传播策略进行简要回顾,对漫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发现将中医药文化与漫画和"互联网+"产业相结合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及可行性.文章基于中医药文化传播视角,试图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探索中医故事双语漫画的制作方法,以期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中药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长期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我国中药的发展史作概括的叙述,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中药、关心中药、热爱中药和研究中药。  相似文献   

17.
基于CIPP模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九标度法和百分权重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为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院校科学有效地培养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医急诊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知识点多且繁杂。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中医急诊学的教学要求,所以实施案例教学法对中医急诊学的教学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当前中医急诊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