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海燕  陈勇  张辉 《中成药》2001,23(3):185-187
目的:探讨炮制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苦参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苦参不同炮制品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与生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炮制温度、辅料、酒和米醋使苦参炮制前后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铁苋菜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总黄酮的含量,探讨炮制方法对铁苋菜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没食子酸含量,流动相乙腈-0.05%磷酸(4∶96),检测波长270 nm;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运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15 nm。比较铁苋菜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酒炙品、醋炙品、生品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结果:铁苋菜炮制前后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各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含量排序为炒黄品酒炙品醋炙品炒焦品生品炒炭品;总黄酮含量排序为醋炙品酒炙品炒焦品炒黄品生品炒炭品。结论:炮制方法对黔产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含量具有一定影响,炒炭品中这2种成分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白芍几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为今后合理制定其炮制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 :芍药苷的含量 :生品>麸制品>酒麸制品>炒制品>盐制品>酒制品>醋制品>土制品>煨制品>焦制品>制炭品。结论 :白芍经炮制后芍药苷含量均下降 ,但降低幅度不一 ,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牡丹皮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全面评价牡丹皮的药效与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RP-HPLC测定丹皮酚和芍药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55:45)和乙腈-0.1%磷酸溶液(14:86),检测波长依次为274,230 nm.采用Al(NO3)3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8 nm;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检测波长485 nm. 结果: 丹皮酚、芍药苷、总黄酮及总多糖在不同炮制品中含量排序分别为酒炙品>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炒黄品>生品>酒炙品>炒焦品>炒炭品,酒炙品>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生品>酒炙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品. 结论: 多指标成分测定有利于阐释牡丹皮的炮制机制,并有助于牡丹皮炮制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小鼠出血、凝血时间及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探讨生品及不同炒炭方法对铁苋菜止血作用及没食子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剪尾法及玻片法测定小鼠出、凝血时间;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品及各炒炭制品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均有显著性(P0.01);与生品组比较,中火炒炭制品对小鼠的止血作用具显著性(P0.05),文火炒炭和武火炒炭制品比较无显著性。铁苋菜生品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炒炭制品随火力增加没食子酸含量逐渐降低。结论铁苋菜炒炭宜选用中火炒制,可发挥更好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肖惠  刘鹏  徐为人  汤立达 《中草药》2008,39(8):1180-1182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牛膝中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牛膝不同炮制品中多糖,比较各炮制品中多糖的差异。结果牛膝酒制品、盐制品、牛膝炭和生品中多糖分别为9.06%、8.20%、4.88%、6.05%。以酒制品中的多糖最多,牛膝炭中最少。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够影响牛膝中多糖。  相似文献   

7.
不同广豆根炮制品中苦参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海燕  陈勇  莫缓恒 《中草药》2002,33(10):894-895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广豆根中苦参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不同广豆根炮制品中苦参碱进行测定。结果:广豆根不同的炮制品与生品中苦参碱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辅料使广豆根炮制前后苦参碱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槲皮苷、槲皮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 对侧柏叶止血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38:10: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 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槲皮苷的含量以生品最高,炭品最低;槲皮素的含量变化为:炒炭品﹥炒焦品,其它炮制品未检出槲皮素.结论 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槲皮苷的含量逐渐减少;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推测与炭品中槲皮苷部分分解生成槲皮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麻中主要化学成分异阿魏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对同一批次升麻进行炮制加工,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升麻生品、酒升麻、醋升麻和升麻炭的异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升麻生品及3种不同炮制品异阿魏酸含量分别为升麻炭(0.404 7%)醋升麻(0.302 3%)酒升麻(0.262 4%)生品(0.231 3%)。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麻中异阿魏酸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虎杖不同酒制品大黄素及大黄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江海燕  黄拓  张林丽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75-2376
目的探讨酒制对虎杖中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不同酒制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酒制品中大黄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酒润品>酒煮品>酒炒品,大黄酸含量则相近。结论不同酒制方法及炮制温度对大黄素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牛膝不同种类、不同乙醇浓度酒炮制品中甜菜碱含量,探讨酒炙对牛膝甜菜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法。结果:不同种类、不同乙醇浓度酒炮炙的牛膝饮片中甜菜碱的含量从高到低趋势为:生品>白酒炙品>花雕酒炙品>加饭酒炙品>河南黄酒炙品。结论:牛膝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酒炮制品中甜菜碱的含量发生变化,酒炙后甜菜碱的含量有减低的趋势,但酒的乙醇含量与甜菜碱的含量变化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丹参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按<中国药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水分、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含量最高,且其含量随加酒量的增大而增高,以总丹参酮含量计,黄酒炙丹参和麸炒丹参含量最高,而从各指标考虑丹参炭质量均较差.结论 酒炙丹参质量最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柴胡的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黄国理 《中药材》1995,18(1):21-24
本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定量对生,酒灸,醋炙柴胡中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柴胡皂甙a,d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炮制品质量的主次因素为:炮制辅料的种类,辅料用量,炮制程度;从挥发油的角度含量高低依次为;酒灸品,醋灸品,生品;从柴胡皂甙(a+d)的百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酒灸品,生品,醛灸品;同时又得出酒制品优于醋制品。  相似文献   

14.
炒制对栀子饮片中鞣质含量及吸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最高。栀子炒炭品的pH普遍高于炒焦品。栀子及其炒制品电导率没有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栀子及其炒制品的吸附率及其鞣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炒焦、炒炭品的指标,pH可以作为栀子焦品与炭品的区别指标。为栀子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孟兆青  杨中林 《中成药》2005,27(1):49-51
目的:通过大黄不同炮制品的水煎液和甲醇提取液中结合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研究,探索酒炙大黄泻下力缓与结合蒽醌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甲醇提取液中游离蒽醌、结合蒽醌的含量.结果:水煎液中,游离蒽醌生品与炮制品相差不大,但是结合蒽醌酒炙品比生品高的多;而甲醇提取液中,生品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均较酒炙品高.结论:临床汤方,多为水煎,用结合蒽醌含量减少来解释酒炙大黄缓泻作用可能并不完全,酒炙大黄缓泻的真正原因可能需要从多个层次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绵马贯众不同切制方法及炒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绵马贯众不同切制方法生品和炭品的成分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合出膏率、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生品出膏率,炭品总酚类、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含量均以切碎品最高.结论:绵马贯众各切制品内在质量有明显差异,以打碎品质量最高.与<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相符.  相似文献   

17.
艾叶炭炮制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华  刘波 《中药材》1993,16(1):34-35
以艾叶水浸物、挥发油、小白鼠凝血时间及成品收率等为指标,对艾叶生品、炒炭品、砂烫品及煅发品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各炮制品挥发油含量及动物止血作用相差不大,但砂烫法操作简便,成品质量易控制,收率及水浸物含量较炒、煅品均高。认为文叶制炭可用砂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黄芩不同炮制品的成分含量差异,探讨科学合理地调剂黄芩饮片。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片、酒黄芩、黄芩炭中所含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随炮制时间及加热程度而降低,黄芩炭中黄芩苷含量最低。结论了解黄芩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含量的差异,有利于临床合理科学地调剂黄芩炮制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LC-MS法,对续断不同炮制品中各类型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与续断生药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指标成分含量略有增加;皂苷类化合物在酒炙品含量中最高;Dimethylsecologanol在盐炙品中含量高于酒炙品、清炒品及生药;而苯丙素类化合物(+)-1-羟基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在酒炙、盐炙及清炒品中含量相差不大。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不同类型化合物含量,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菟丝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生品及3种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金丝桃苷为对照品,建立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此方法测定生品及3种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结果:建立了菟丝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用此方法测定菟丝子生品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68%,清炒品为2.26%,酒炙品为2.27%,盐炙品为2.22%。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菟丝子总黄酮含量的测定,菟丝子炮制后的总黄酮含量较生品有了显著升高,其中酒炙品升高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