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成药》2016,(2)
中药狼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但未明确其植物基原,导致其药材来源产生了一些混乱。本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对该植物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梳理,并对当前药材基原的确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蒙药是祖国药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各民族人民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蒙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这是因为蒙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蒙医的临床用药安全.但在现代药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蒙药专属药材没有完整的质量标准,紫檀香就是其中之一.本论文通过查阅中国知网(CNKI)及现行各级质量标准等文献,对近25年来(1986~2013年)紫檀香性状及显微鉴别、薄层色谱、理化鉴定、红外图谱、紫外图谱等研究状态进行了分析,期望为紫檀香的质量评价提供完整的可参考的依据,以利于蒙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蒙药紫檀香可操作的总黄酮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理化分析对蒙药紫檀香进行定性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定蒙药紫檀香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确系蒙药紫檀香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同时建立紫外检测方法,芦丁标准品和紫檀香分别经过Al(NO3)3-NaOH-NaNO2显色后最大吸收波长在340nm,其浓度在1.4859-8.915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553C+0.1526,(R2=0.9970,n=6),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1.21%);蒙药紫檀香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3.47%。结论:本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紫檀香药材鉴别及定量标准,同时为蒙药紫檀香开发复方制剂的新药及其指纹图谱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叶青名实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叶青是我国特有珍贵草药,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一直广为传用。传统认为三叶青具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化痰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确切药理作用。三叶青始载于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但未明确其植物基原。《中国药典》至今未收录该药。近代学者鲜有对其进行系统考证,因而其植物基原为何物、何时得以明确、资源分布如何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均未有定论。为此,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了三叶青的历史沿革,确定其植物基原,为葡萄科崖爬藤属崖爬藤亚属圆脐组植物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文章全面叙述了三叶青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状,尝试分析了2种可能成因,并概括性归纳出三叶青资源自然分布情况,在我国长江以南所有省份及长江流经的大部分省份均有自然分布,但长江以北各地少见或未见。建议尽快将三叶青纳入相关行政管理范畴,并建议《中国药典》以三叶青名收录,明确葡萄科崖爬藤属三叶崖爬藤为其唯一植物基原。  相似文献   

5.
经考辨,明、清本草学载的落花生有二种。一种为茄科植物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一种为豆科植物落花生ArachishypogaeaL.。  相似文献   

6.
沙参考辨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ex Miq.的干燥根。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Adenophora te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参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由于古籍本草中沙参没有南、北之分,通称沙参,加上各地用药习惯不同等原因,造成了南、北沙参混用现象,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本文对南、北沙参出典、性味、功效及混用原因作本草学考证。根据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二者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7.
王克勤  傅杰  方红  苏玮  邓芬 《中药材》2002,25(7):508-509
本文考证了药用茯苓名称、基原及拉丁学名的起源、演变,建议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对中药(含茯苓)名称加以规范,并认真考订拉丁学名。  相似文献   

8.
薤白基原与性效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本草文献中探讨天然药物薤白的确切基原与性效。方法:通过本草文献考证,结合实地调查 中知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结果:薤白,古今有别。古代本草文献所载薤白不是现代药用品种小根蒜。结论:古代医药文献所载薤白是百合科植物薤Aillium chinense而不是同属植物小根蒜A。macrostemon薤白小根蒜应分分别用名,分别入药,全国统编教材,《中国药典》收载薤白品种应定为薤,小根蒜应立中药名称。  相似文献   

9.
三焦考辨     
历代对三焦形态部位的认识,可概括为七种说法:(1)有名无形说(《难经·三十八难》、《千金方》等);(2)三焦即网膜说(陈无铎、唐容川等);(3)三焦相当于淋巴系统说(章太炎);(4)“焦”即脊椎之“椎”字(《灵枢·背腧篇》、何梦瑶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本草文献中探讨天然药物薤白的确切基原与性效。方法 :通过本草文献考证 ,结合实地调查中医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结果 :薤白 ,古今有别。古代本草文献所载薤白不是现代药用品种小根蒜。结论 :古代医药文献所载薤白是百合科植物薤 Aillium chinense而不是同属植物小根蒜 A.macrostemon薤白小根蒜应分分别用名 ,分别入药。全国统编教材 ,《中国药典》收载薤白品种应定为薤。小根蒜应立中药名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梳理紫草药用品种变迁,正本清源,并分析其现在药用品种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紫草在不同时期的用药基原进行考证,对古今历代本草及其药图中所记载的本草进行对照,并结合含量测定结果对紫草当前市场供应品种进行调研;结果: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正品本草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或Arnebia guttata Bunge有所差异;结论:根据紫草药用品种的变迁规律,应结合不同基原紫草的资源分布、成分等情况,对紫草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陆维承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68-2269
竹叶为禾本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 var.henonis(Miff.)Stapf ex Rendler的叶.淡竹叶是禾本科多年生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全草.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已完全将淡竹叶代替竹叶使用,竹叶已名存实亡.为保证疗效和中药名称规范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本草考证,加以辨别纠正.  相似文献   

13.
陆维承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68-2269
竹叶为禾本科常绿乔木或灌木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r的叶。淡竹叶是禾本科多年生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全草。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在临床上已完全将淡竹叶代替竹叶使用,竹叶已名存实亡。为保证疗效和中药名称规范化,因此有必要进行本草考证.加以辨别纠正。  相似文献   

14.
15.
祖国医学对黄疸型肝炎的认识: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了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目黄者曰黄疸”,“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灵枢经·论疾诊尺篇》说“耳痛而色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以后如《金匮要略》有五疸;《诸病源候论》有九疸候,并附急黄、劳黄等十多种不同的病型;《外台秘要》诸黄方中有急救黄方;《圣济总录》载有36黄的症状和治疗。金元以后,各家皆有发挥,使后世对黄疸的认识日趋完善。但中医所记载的黄疸,可能包括一切能够出现黄疸的疾病,故在指导临床工作中,也出观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篇论述范围为急性黄疸性肝炎,本病发病较急,病势凶猛,病情复杂,需要早期积极恰当治疗。否则易致病势缠绵,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6.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其成为外感性致病因素时又称为邪气,即六淫。关于六气(六淫)的属性,风、火(热)、暑为阳,寒、湿为阴,已被公认。至于燥气,历来都有争议,现行教材中只讲有温燥、凉燥之分而不明言其阴阳属性。笔者管见,燥气属阴。本文对此略加考辨,以就正于同道。一、燥气的来由及其属性六气是古人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而归纳出的六种气候特点。《内经》中的运气学说(五运六气)把二十四节气划分为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梳理柴胡记载中关于"柴胡劫肝阴"的源流发展及其兴盛的原因,结合近代诸多名家的认识,认为柴胡"劫肝阴"之说有失偏颇,现代临床使用不应受此束缚而惧怕使用柴胡。  相似文献   

18.
付滨  王宝娟 《天津中医药》2008,25(6):475-476
切脉的技法早在<内经>已有记述.迟脉、数脉是临床上常见的脉象,其诊法无疑也非常重要.但由于脉法流传久远、文辞古奥,近世医家难免误读,故对迟脉、数脉进行考证,指出迟、数脉应根据患者的呼吸,脉搏比率确定.而不能只依靠患者的脉率确定.  相似文献   

19.
山楂为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距今已有1 400余年的药用历史;我国现有已知的药用山楂有11种1变种,多为民间习用品。现行版《中国药典》中规定本品为山里红或山楂,历代本草收载则以野山楂为主,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炮制及功效等方面古今差异不大。山楂药材来源多且分布广,通过本草文献学考证方法,查阅古今本草及文献资料,对山楂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明确历代本草中药用山楂的来源及道地产区,以期规范当前山楂药材流通及应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山楂药材资源。  相似文献   

20.
药引 ,是根据患者病情及医者所开处方内药物性质的需要 ,加入药剂中同煎或另制成汤汁送服成药。它是中药学中独特的配伍形式 ,是中药方剂的特殊组成部分。灵活运用药引 ,可增强药效 ,扩大药物治疗范围 ,减轻其毒副作用 ,故被历代医家广为运用。中医治病最讲究的是立方遣药。临床经常会遇到虽选方用药正确 ,祛病却难中鸱鹄 ,此时若于原方中加一二味药作药引 ,则会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无怪清代药学家张睿中在《医学阶梯》一书中云 :“汤之有引 ,如舟之有楫”。尤在泾亦曰 :“药无引使 ,则不通病所。”药引的作用主要有 :其一 ,引药入经 ,直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