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新生儿黄痘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24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83.3%),有效3例(12.5%),无效1例(4.2%),总有效率95.8%。而对照纽显致7例(29.2%),有效9例(37.5%),无效8例(33.3%),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退黄疗效确切,减少患儿注射痛苦,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黄疸 (Neonatuljaundice)是临床上常见病症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表明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而上升[1] 。我们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加苯巴比妥治疗该病 5 0例 ,与用传统方法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光疗 )治疗 30例进行对照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病案共 80例。男性 4 8例 ,女性 32例 ;胎龄为 37~ 4 2周的足月产新生儿 ;出生体重均在 2 5公斤以上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30例。1 2 临床表现 婴儿皮肤黄染 ,母乳喂养 ,小便赤黄 ,… 相似文献
5.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对76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38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89.5%),有效3例(7.9%),无效1例(2.6%),总有效率97.4%。而对照组显效21例(55.3%),有效11例(28.9%),无效6例(15.8%),总有效率84.2%。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2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口服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分组治疗,治疗组20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20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72例(86%),有效24例(12%),无效4例(2%),总有效率为98%。而对照组显效32例(16%),有效56例(28%),无效112例(56%),总有效率为44%。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显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84例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于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采用间歇光疗照射,同时给予茵栀黄注射液3mL/次,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于生后半小时内开始喂奶,采用间歇光疗照射;两组都给予肝酶诱导剂,纠正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补足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两组均用新生儿比色板,每隔一天查胆红素一次。结果观察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间歇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明显优于单纯间歇光疗。结论间歇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伴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96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动态变化、治疗6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d中每天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显效与好转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基础治疗中,应积极辅助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可促进患儿TBiL水平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5,(11)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口服茵栀黄方法(中西医结合)对新生儿黄疸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黄疸新生儿70例,将他们根据数字表法分成平均的两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西医+口服茵栀黄)方法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2.86%),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口服茵栀黄方法进行治疗,其疗效明显,是一种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观察两组皮肤黄疸及胆红素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100%,对照组分别为57.9%和8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74、8.47,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胆红素下降(146.00±43.98)μmol/L,黄疸消退时间(5.3±1.64)d,对照组下降(96.00±46.13)μmol/L,黄疸消退时间(7.1±2.1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14、2.95,P均〈0.05)。治疗组6例出现轻度腹泻,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一定疗效,相对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茵栀黄注射液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口服;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1)两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胆红素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2)治疗组出院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治愈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退黄疗效确切,减少患儿注射痛苦,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6、8d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指南》2018,(10)
目的评价茵栀黄溶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溶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黄疸持续时间(5.35±3.12)d和黄疸消退时间(8.19±1.29)d,都短于对照组黄疸持续时间(8.24±4.58)d,黄疸消退时间(13.84±1.90)d,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较之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2组对比的再住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别不大,P>0.05。结论口服茵栀黄溶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案的临床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患儿7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苯巴比妥+蓝光照射,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结果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日均下降值为(29.33±16.78)μmol/L,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需要(6.8±1.1)d;治疗组TBIL日均下降值为(48.67±24.12)μmol/L,下降至102.6μmol/L以下需要(4.1±0.8)d。两组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茵栀黄颗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中加用茵栀黄颗粒。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2.0%,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讨论茵栀黄颗粒口服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茵栀黄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茵栀黄颗粒、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茵栀黄注射液组53例和茵栀黄颗粒组59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05.7±48.4)μmol/L和(150.7±37.3)μmol/L,茵栀黄颗粒组治疗3 d及5 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119.6±45.8)μmol/L和(139.6±35.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与茵栀黄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以用口服制剂代替注射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