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内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死亡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Ⅲ。其中80%发生于大脑半球,近20%发生于小脑和脑干。基底节区为HICH的好发部位,发生率约为60%。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死亡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病死率占脑出血疾病的首位。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7年11月采用早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术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hral hemorrhage HICH)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HICH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40%~5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有关HICH外科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不多,远远少于缺血性卒中,其结果也缺少对手术治疗的支持,但是理论上早期手术干预仍是合理的。本文对外科治疗手术术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传勇  刘海东 《吉林医学》2014,(6):1275-1276
<正>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病情严重,致残致死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导致HICH高致死率及致残率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脑血肿导致脑神经组织受到压迫以及脑出血导致脑血管受损而引起的病理组织变化。目前HICH的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HICH的临床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HICH的手术治疗报道,但关于高血压出血时机的选择国内外的研究则甚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实质内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自发性脑出血的70%-80%。基底核区为HICH的常发部位,发生率约占70%-80%,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很高,迄今为止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约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程复杂、致死致残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死亡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其中基底节区出血为HICH的常发部位。发生率约为60%。我科自2004年8月~2007年2月间,利用小骨窗手术治疗46例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200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6 h组手术再出血率显著高于6~24 h组与>24 h组。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死亡率低于小骨窗开颅术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且临床疗效较好,与其他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应于出血后6~24 h选择合理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世界人口三大死亡疾病之一,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eerebral hemorrhage,HICH)作为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而外科开颅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性差,术后恢复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广泛开展了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使HICH病死率降至11%~30%。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此技术治疗48例.获得较好疗效,现结合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兰菊  丁韵  赵志红 《新疆医学》2010,40(4):115-117
高血压脑出血又称出血性脑卒中成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内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死亡率居脑出血疾病的首位。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微创手术及专业的术前术后护理可最小化医源性损伤。达到最好的疗效,我科2008年5月-2009年4月,应用超早期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27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占脑血管病患者的首位,占卒中患者的10%~30%[1].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神经内镜、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发展,手术准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损伤已明显减少,并且HICH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目前该病趋向于手术治疗,并且已显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优于内科规范化治疗的趋势[2].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现就HICH外科治疗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脑出血(HICH)起病急,致死致残率高。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受压,阻断脑出血急性期的恶性病理机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我院采用早期小骨窗直视手术治疗HICH20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2组:经外侧裂入路清除脑内血肿组(A组,45例)和脑皮质造瘘血肿清除组(B组,45例)。分别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效果、GOS评分、ADL评定以及病死率。结果 :A组在血肿清除效果、GOS评分、ADL评定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但随访3个月后两组间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人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创伤较小、疗效确切、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HICH)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患者的脑实质内突然自发性大面积出血,通常伴有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损害,多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是高血压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之一。现将1994年9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7例HICH手术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才胜 《右江医学》2009,37(6):705-706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死亡和高致残率,一直是神经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其年发病率为60~80/10万,占所有卒中的20%~30%.病死率高达30%~40%,其中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则更高。我院神经内科于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46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7,(2):198-201
目的对比分析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6年9月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立体定向组,另选同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HICH患者作为开颅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GCS评分及ADL分级。结果立体定向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均较开颅手术组明显减少,术后3 d、术后1周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开颅手术组,术后6个月时ADL分级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的23.33%(P<0.05)。结论脑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铸型患者病情凶险,死亡率达35%~50%,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常采用显微手术清除脑内和脑室系统内血肿,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1998年12月~2002年12月对36例此类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现就术中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光喜 《当代医学》2011,17(25):55-56
目的观察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HICH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人,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骨瓣组和锁孔组,分别采取骨瓣开颅治疗和锁孔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孔手术组优于骨瓣开颅组。结论外科治疗HICH时,应首选锁孔手术方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廖光查 《微创医学》2007,2(4):313-315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出血也可破人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是常见急诊之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HICH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40%~5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在脑部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院1995年1月~1998年4月对41例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了外科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