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应激事件对官兵心身健康水平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对参加抗震救灾的252名官兵(救灾组)进行心身症状测评,对其中60名官兵进行血清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检测,并与未参加抗震救灾的来自同部队157名官兵(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救灾组SCL-90总分和躯体化、焦虑、恐惧因子分,以及CMI的部分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救灾组血清COR(176.77±31.53)nmol/L、FT3(161.15±19.03)p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2.51±24.79)nmol/L和(150.03±14.59)pmol/L(P<0.01)。结论抗震救灾应激对官兵心理和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王何刚  杨克  王世英 《安徽医药》2020,24(7):1356-1358
目的探讨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差异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病人病程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五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收治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病人共 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控制窗组( 50例)和呼吸试验组( 50例)分别根据肺部感染控制窗( PICW)和自主呼吸试验( SBT)确定序贯通气转换时机;比较两组病人通气用时、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用时、住院总用时、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结果呼吸试验组病人有创通气用时、机械通气总用时、 ICU住院用时及住院总用时分别为( 7.65±1.48)d,(10.10±2.10)d,(14.22±2.05)d,(20.74±3.51)d,均显著短于控制窗组的( 12.93±2.04)d,(16.33±3.17)d,(22.14±3.60)d,(29.47±4.64)d,P<0.05;呼吸试验组病人再插管率和 VAP发生率分别为 14.00%,8.00%,显著低于控制窗组的 38.00%,24.00%(P<0.05);同时两组病人院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病人根据 SBT确定序贯通气转换时机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加快病情康复进程,预防再插管和 VAP发生,价值优于 PICW。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胃癌病人临床指标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于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病人 40例为试验组。选择该院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2月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 40例病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创伤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分别为( 6.34±1.10)cm、(19.32±2.25)cm,术中出血量为( 212.21±46.43)mL、(362.51±61.6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 2.67±1.10)d、(4.31±1.42)d,首次流质饮食时间为( 5.36±1.88)d、(7.25±2.14)d,住院时间为( 9.38±2.86)d、(12.09±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5d试验组血清内皮素( ET)、 C?反应蛋白( CRP)、一氧化氮( NO)、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创伤应激程度更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际团体干预对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焦虑、抑郁的影响,为开展生理-心理-社会三维戒毒模式研究和工作提供可靠的实证材料。方法:抽取普洱市思茅区、墨江县、澜沧县和孟连县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3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70例,对其中一组在美沙酮治疗基础上给予人际团体辅导(以下称干预组),另一组只进行美沙酮治疗(以下称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做《焦虑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测定,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症状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s 8.6)vs(46.3±s 7.5),(14.0±s6.0)vs(10.2±s 7.8),P﹥0.05];团体辅导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38.7±s 6.3)vs(48.8±s10.2),(7.1±s 8.2)vs(12.9±s 5.8),P﹤0.001]。结论:以人际互动为主的人际团体干预对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焦虑、抑郁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对吸毒相关环境线索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在环境线索诱发下生理指标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自身配对设计,指导382名戒断康复期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放松训练后观看吸毒相关视频并展示海洛因模拟物及吸毒用具,用多导联生物反馈仪记录环境线索暴露前后的生理指标,并评估暴露前后的心理渴求程度,分析心理渴求程度与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暴露后受试者的心理渴求程度增加(17.6 mm±s21.7 mm vs 28.7 mm±s28.9mm,t=11.6,P<0.001);与诱发前比较,诱发后瞳孔变大(2.6 mm±s0.6 mm vs 2.8 mm±s0.6 mm,P<0.001)、心率加快(74.4次.min-1±s9.5次.min-1vs 77.1次.min-1±s10.4次.min-1,P<0.001)、血容搏动增加(74.2次.min-1±s9.4次.min-1vs 76.5次.min-1±s9.6次.min-1,P<0.001)、收缩压(131.7 mmHg±s15.2 mmHgvs 137.0 mmHg±s17.0 mmHg,P<0.001)和舒张压(84.6 mmHg±s10.1 mmHg vs 88.6 mmHg±s10.6 mmHg,P<0.001)升高,而呼吸频率减慢(14.6次.min-1±s1.8次.min-1vs 14.2次.min-1±s1.7次.min-1,P<0.001)、皮肤温度降低(32.3℃±s2.7℃vs 32.2℃±s2.8℃,P<0.001)。结论:戒断期海洛因依赖者暴露在吸毒相关线索下导致心理渴求增加,并出现心理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气腹针导引并经气腹针注入麻醉肿胀液在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宿州市立医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外科腹股沟斜疝病人 60例,采用气腹针导引并经气腹针注入麻醉肿胀液注射组(试验组)与传统 TEP对照组各 30例,试验组在传统 TEP手术基础上应用麻醉肿胀液行预分离,对照组行传统 TEP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中用时、出血量、腹膜破裂例数,术后疼痛、皮下与阴囊血清肿、排气及卧床用时。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 74.17±12.27)min比( 88.70±13.26)min、腹膜破裂例数( 1比 8)、术中出血量( 13.57±5.12)mL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采用SDS抑郁调查表、SAS焦虑调查表和SGRO生活质量量表.结果 护理后SDS得分和SAS得分的比较,对照组得分为(53.5±4.7)分和(51.3±5.6)分,试验组得分为(41.3±3.6)分和(37.5±7.4)分,可见后者低于前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RO总分的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57.5±13.6)分和(33.5±12.6)分,后者低于前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症状、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得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PEF为(7.94±0.46)ml/s,对照组患者PEF为(7.50±0.68)ml/s,试验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FEV1、FEF25-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肠溶片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18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和外用维A酸软膏,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吲哚美辛肠溶片和丹参酮胶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皮损面积、EASI评分及瘙痒程度(3.16±1.76,2.39±1.13,0.65±0.27)均低于对照组(6.73±2.42,5.87±1.26,1.86±0.42),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8.33%和6.38%,对照组分别为56.90%和24.24%,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1.53±8.53)天和(20.74±10.82)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吲哚美辛肠溶片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面部皮炎疗效好,起效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唐佳新  汪斐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2):905-906
目的探讨导致结肠镜进镜困难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7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前瞻性记录进镜到达回盲部所用时间。结果进镜到达回盲部用时平均值,男性组为(318±189)s,女性组为(416±241)s,(P<0.001)。45岁以下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2±152)s、(413±224)s,(P<0.001),45岁及以上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48±217)s、(421±257)s,(P>0.05)。腹围<80cm组,为(398±233)s,腹围≥80cm组,为(298±162)s,(P<0.001)。便秘患者为(617±359)s,无便秘患者为(465±284)s,(P>0.05)。结肠清洁度佳、良和差者,分别为(377±219)s,(370±223)s,(397±176)s,(P>0.05)。结论女性患者、年龄较大和体质消瘦可能为进镜困难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人凝血酶对扁桃腺手术创面止血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用人凝血酶对扁桃腺手术创面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 80例行双侧扁桃腺摘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n=40)和安全性对照组(B组,n=40),在A组自身对照观察有效性,即右侧创面局部给予人凝血酶,左侧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对比观察创面出血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和单位面积出血量。B组双侧均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对比观察A组和B组的凝血指标和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使用人凝血酶创面止血时间为(62.8±24.6)s,创面出血量(4.9±6.7)g,创面单位面积出血量(0.79±0.98) g·cm-2;明显低于使用生理氯化钠溶液创面的(94.7±36.9)s,(7.3±13.4)g,(1.14±1.95)g·cm-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凝血指标和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也无明显变化。A组10例患者观察HBsAg,抗HCV,HIV抗体和梅毒抗体等指标3个月无异常。结论:人凝血酶对扁桃腺手术创面毛细血管出血有较好的止血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军事演习应激对官兵生理机能和数字搜索能力的影响及其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方法以某部参加军事演习的186名官兵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名。研究组演习前进行4周的心理行为训练干预。在干预开始前2d内(演习前)和演习结束后2d内(演习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血压和心率测量、最大摄氧量(VO2max)测定、数字搜索能力测试(FST)。结果组内比较,研究组演习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演习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波动范围分别高于演习前(P<0.01),VO2max和FST总分分别低于演习前(P<0.05)。组间比较,演习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最大心率和心率波动范围均低于对照组演习后(P<0.05),VO2max和FST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演习后(P<0.01)。结论军事演习应激导致官兵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行为训练可减轻军演应激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金亚军  王明君  张青松  郑景珍 《安徽医药》2023,27(12):2429-2433
目的 探讨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法对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唐山市第三医院普外科急腹症急性应激性障碍病人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五行音乐联合正念减压训练法。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评分、自尊水平、正念水平、焦虑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的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SASRQ评分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29.13±13.62)分、(6.52±3.17)分]低于对照组[(47.83±17.04)分、(8.33±3.11)分](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自尊水平、正念水平及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组[(31.62±2.33)分、(68.67±9.66)分]高于对照组[(28.55±2.11)分、(58.26±10.24)分](P<0.05);两组病人干预1周、干预结束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  相似文献   

13.
陈敬君  马贤聪  杨泉  赵雯  王日升 《安徽医药》2022,26(6):1073-1078
目的探讨芍药苷调控环磷酸腺苷( cAMP)/蛋白激酶 A(PK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通路对脑卒中大鼠的影响。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9年 12月至 2020年 12月。 40只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药苷组(灌胃 30 mg/kg芍药苷)、 H89组[腹腔注射 1 mg/kg H89(PKA抑制剂)]、芍药苷 +H89组(灌胃芍药苷后腹腔注射 H89)芍,除假手术组仅进行动脉分离,其余各组均构建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进行药物干预,持续给药 2周,模型组、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根据 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记忆行为学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 cAMP/PKA/CRE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受损严重,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 P<0.05)记忆行为学能力、脑组织中 cAMP[( 0.31±0.05)比( 1.03±0.23)]、 PKA[( 0.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及构音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言语功能及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接诊的自闭症儿童60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20例.A组采取音乐疗法,B组采取构音训练,C组联合采取音乐疗法及构音训练.统计三组干预前后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发育障碍心理教育量表(C-PEP)评分、自闭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行为检查量表(ABC)、CARS、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评分.结果 干预后C组模仿、口语认知、认知表现、粗动作、精细动作、感知评分[(6.06±1.13)分、(5.09±1.10)分、(7.44±1.12)分、(9.55±1.22)分、(9.02±2.01)分、(6.35±1.05)分]高于A组[(3.53±1.10)分、(3.28±0.98)分、(4.48±1.09)分、(6.86±1.02)分、(6.69±1.89)分、(3.98±0.90)分]、B组[(3.49±1.08)分、(3.39±1.02)分、(4.51±1.08)分、(6.71±1.05)分、(6.81±1.95)分、(4.02±0.87)分](P<0.05);C组干预后社会、感知、社交、语言评分[(15.01±5.81)分、(14.71±3.98)分、(14.38±3.36)分、(19.91±4.01)分]低于A组[(18.99±5.15)分、(18.51±4.04)分、(19.15±4.03)分、(20.02±3.95)分]、B组[(19.12±5.30)分、(18.62±4.20)分、(18.93±4.20)分、(19.91±4.01)分](P<0.05);干预后C组语言、生活自理、交往、运动、感觉评分[(15.18±2.51)分、(8.32±1.23)分、(11.10±2.28)分、(9.61±2.01)分、(6.96±1.18)分]低于A组[(18.64±2.10)分、(11.01±1.54)分、(14.91±1.89)分、(12.97±1.88)分、(8.98±1.28)分]、B组[(18.19±2.66)分、(10.79±1.71)分、(14.69±2.01)分、(13.11±1.96)分、(8.81±1.35)分](P<0.05);干预后C组CARS评分(29.21±3.35)分低于A组(33.93±3.98)分、B组(34.09±4.01)分,语言能力(48.34±6.23)分、个人社交评分(43.13±5.91)分高于A组[(42.21±5.80)分、(38.90±4.94)分]、B组[(41.97±5.69)分、(39.66±5.13)分](P<0.05).结论 联合采取音乐疗法及构音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实施干预,可调节其心理状态及行为状况,提高疾病治疗疗效,改善言语功能.  相似文献   

15.
吕品  褚会军 《安徽医药》2021,25(11):2228-2232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AO/OTA 31-A2,A3型)病人12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9例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61例行PFN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测定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6.68±2.19)cm比(11.43±2.65)cm,P<0.05],总失血量[(565.93±173.68)mL比(946.37±325.31)mL]、术后引流量[(72.48±10.61)mL比(82.65±11.42)mL]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63.56±8.77)min比(82.08±9.13)min]、住院时间[(15.68±4.14)d比(22.76±5.43)d]、部分负重时间[(10.18±2.06)d比(16.91±5.29)d]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9±2.64)d比(11.35±2.46)d,P>0.05];随访1年两组Harris评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且随访1年观察组Harris评分[(83.63±11.32)分比(80.05±7.64)分]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90.09±3.13)分比(79.85±4.26)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且术后7 d观察组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56%比23.73%,P<0.05).结论 闭合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优化多项手术指标,提高髋关节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失血量,且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聚财  王杰  康春梅 《安徽医药》2024,28(1):114-118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成像(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慢性腰肌劳损(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CLMS)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就诊的74例CLM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RUSI生物反馈脊柱稳定训练,对照组给予脊柱稳定训练。于治疗前后观察病人多裂肌厚度[静息时(T0)、收缩10 s(T1)、收缩20 s(T2)、收缩30 s(T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生活质量(SF-12 MCS和SF-12PCS)。结果 干预后两组病人T1、T2、T3时的多裂肌厚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T1[(27.93±2.60)比(25.35±2.14)mm]、T2[(27.11±2.13)比(24.89±1.89)mm]、T3[(24.36±2.86)比(26.85±2.93)mm]时的多裂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周后两组病人VAS和ODI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17.
范成友  刘婧  彭松 《安徽医药》2021,25(8):1684-1688
目的 探讨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药学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糖脂代谢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出院的83例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药学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80 d.比较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血压达标率;比较两组干预期间用药情况包括评价病人服药依从性、药物调整情况、药师建议采纳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SBP[(139.27±19.61)mmHg比(131.15±16.62)mmHg]、DBP[(87.69±15.47)mmHg比(81.03±13.56)mmHg]高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35.71%比60.98%)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PG[(8.31±2.31)mmol/L比(7.35±1.01)mmol/L]、HbA1c[(7.59±1.71)%比(6.83±1.35)%]高于观察组,血糖达标率(42.85%比65.85%)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TC[(6.86±1.14)mmol/L比(6.27±1.12)mmol/L]、TG[(2.96±0.51)mmol/L比(2.55±0.39)mmol/L]、HDL-C[(1.69±0.33)mmol/L比(1.31±0.29)mmol/L]、LDL-C[(3.69±0.71)mmol/L比(3.23±0.51)mmol/L]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6.87±0.91)分比(4.41±0.7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接受药师建议后就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例数[31(73.81%)比12(28.57%)]、药师建议接受例数[37(90.24%)比14(3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药师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糖、血压达标情况,改善病人糖脂代谢情况,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促进病人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主动接受药师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峰  刘敏  赵潇 《安徽医药》2021,25(10):1938-194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调控微小RNA-1(miR-1)表达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的影响,qRT-PCR检测舒芬太尼对MHCC97-H细胞中miR-1表达的影响;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抑制剂(inhibitor)及阴性对照转染至MHCC97-H细胞,实验分为Control组、舒芬太尼(Sufentanil)组、转染对照(Sufentanil+NC)组和转染(Sufent-anil+miR-1)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Control组比,Sufentanil组MHCC97-H细胞中miR-1的表达[(1.00±0.09)比(2.25±0.24)]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0.54±0.05)比(0.34±0.03)]、侵袭[(106.24±8.25)个比(51.34±5.02)个]和迁移能力[(37.36±4.01)%比(16.34±1.72)%]降低(P<0.05),MMP-2[(0.33±0.04)比(0.15±0.02)]和MMP-9[(0.24±0.02)比(0.11±0.01)]的表达下调(P<0.05);与Sufentanil+NC组比,Sufentanil+miR-1组MHCC97-H细胞中miR-1的表达[(2.20±0.21)比(1.42±0.15)]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0.32±0.03)比(0.46±0.04)]、侵袭[(52.36±5.14)个比(91.16±6.06)个]和迁移能力[(17.11±1.71)%比(29.85±3.10)%]升高(P<0.05),MMP-2[(0.15±0.02)比(0.27±0.02)]和MMP-9[(0.13±0.01)比(0.19±0.02)]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通过调控miR-1的表达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2和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临床辅助疗效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中医护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风偏瘫症状积分肢体功能、痉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总体干预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中风偏瘫症状总积分(11.14±2.37)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0.13±2.18);干预后上肢Fulg-Meyer评分(21.40±3.37)、下肢Fulg-Meyer评分(22.08±3.08)与ADL评分(72.14±9.04)组间比较显著性高于对照组(18.16±2.90)、(18.75±2.77)、(62.38±9.31),CSI评分(9.69± 1.27)组间比较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1.2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运用中医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姜俊红  汪泉  吴德 《安徽医药》2023,27(9):1756-1760
目的应用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量化评价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常规步行训练对痉挛性偏瘫病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 2020年 1月至 2022年 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痉挛性偏瘫病儿 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 20例)和对照组( 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研究组在常规步行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均治疗 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测量两组病儿步态时空参数、时相参数及动力学参数指标。结果对照组病儿治疗后步速( 0.58±0.10)m/s、步频( 106.16±6.84)步 /min、步长( 0.27±0.04)m、跨步长( 0.53±0.08)m,研究组病儿治疗后步速( 0.65±0.12)m/s、步频( 108.31±7.97)步 /min、步长( 0.30±0.06)m、跨步长( 0.60±0.12)m,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病儿步速、步长、跨步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病儿治疗后患侧支撑期百分比( 61.56±4.49)%、迈步相百分比( 38.38±4.53)%、步态周期( 1.13±0.35)s,研究组病儿治疗后患侧支撑期百分比( 64.47±4.28)%、迈步相百分比( 35.50±4.30)%、步态周期( 1.08±0.34)s,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侧支撑期百分比、迈步相百分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儿治疗后地面冲击力、大腿抽动加速度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常规步行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病儿的步行能力,便携式步态分析系统为痉挛性偏瘫病儿的疗效提供科学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